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对仗(附录一之1)
最新帖子
快速跳到
→ 作品正文
→ 发表评论
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对仗(附录一之1)
【诗词曲创作漫谈】
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对仗(附录一之1)
编辑作者:呼正林
【附录一】对仗的分类与禁忌
一、对仗的分类
⒈ 按工整程度分类
⑴ 工对
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它要求很严格,不仅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而且要求同类词中的小类也要相对,并且相对的词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
① 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是工对。
如“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唐·白居易《余杭形胜》)“荷花”与“松树”,“三十”与 “一千”,“里”与“株”,都属于同类的词语。
② 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金玉;花鸟等,也算工对。
如:“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唐·元稹《赠严童子》)
③ 反义词也算工对。
例 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④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
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天地”自对,“有无”自对,同时又在联中相对。
⑵ 宽对
是与工对相对而言的,它只要求词性相同,门类不必相同。
如“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的“天意”与“人间”
⒉ 按上下两句的关系分类
⑴ 正对
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是并列的事物相对。
使用正对的一联由于两句内容相似,容易导致缺乏深意,但也不是绝对的,在现今流传的律诗中,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就是正对。
如杜甫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的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是正对。这个颈联中相对的两句互为补充,从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喜悦之情,写的气势奔放,语义的表达也更为充分深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⑵ 反对
指的是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如杜甫的《春夜细雨》的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就是一个反对。通过这一反对,两句形成鲜明对照,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也加深了诗意表达的效果。由此我认为无论正对反对,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为诗人抒发感情,表达诗意服务的。
⑶ 流水对
有两个重要的标准,“形式对仗,意义连贯”,指的是上下两句必须对仗,而且意思是延续的,即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
如杜甫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巴峡”与“巫峡”是自对,“襄阳”与“洛阳”也是自对,两句形成工对。“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而在意义上又是连贯的,这就是流水对。
⒊ 按调字遣词的方法分类
⑴ 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① 借义对
一字多义的,诗中用甲义,同时又借其乙义或丙义跟联句中相应的字相对。例如“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唐,孟浩然《归终南山》“青阳”是春的别称,这里用“青”的“青色”之意,和出句的“白发”构成对仗。
② 借音对
甲字的发音跟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如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字发音与颜色词“苍”字同,所以可与同为颜色的“蓝”字相对。
⑵ 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中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对“沙白”,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
⑶ 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
这种对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杜甫的《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出句中的两个'花'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鸟'字相对。
又如《江村》的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出句中的两个'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相'字相对。
⑷ 叠字对
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
如崔颢《黄鹤楼》的颈联“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⑸ 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
如许浑《寻周炼师不遇》中的“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零落”和“参差”都是双声,这对仗就称双声对。朱淑真的《元夜》“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缱绻”、“朦胧”都是叠韵,这对仗就称叠韵对。
⒋ 结构特殊的对仗有隔句对、错综对
⑴ 隔句对,又称'扇面对'。
四句组成的两个对仗,与一般结构不同,它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第二句跟第四句相对。例如:白居易《夜闻筝中弹萧湘神曲感旧》前四句: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⑵ 错综对
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
如刘禹锡《始闻秋风》首联的“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这一联中“君”与“我”对称,但错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