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神女”到底是怎么来的?
“巫山神女”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很高的。
人们形容梦中美人,会提起巫山神女,比如齐代沈约在《梦见美人》中写道:“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引用的楚襄王做梦时遇到巫山神女,然后巫山神女自荐枕席的故事;
人们调戏生活中的美人,也会想到巫山神女,比如唐代岑参在《醉戏窦子美人》中写:“朱唇一点桃花殷,宿装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着莫许归巫山。”也是将“阳台女”比作巫山神女;
人们形容爱情表达内心情感,也会想到巫山神女,比如宋代苏轼的《蝶恋花》中有:“记得直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梦。”高唐梦的来源是宋玉《高唐赋》,其中的高唐神女也是巫山神女的化身。
在几千年发展中,“巫山神女”从起初一个神话人物的形象,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之一,不仅丰富了意境,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型。那么,“巫山神女”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 巫山神女与《山海经》
说起巫山神女,人们通常认为她是西王母的女儿瑶姬。追溯关于瑶姬最早的记载,就是在《山海经》中。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蘨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大意就是说,“帝女”死在姑媱山上,之后被人们叫做“女尸”,变成了蘨(yao)草,如果吃了这种草,可以魅惑别人,能够让别人爱上自己。
或许正是因为“蘨草”中“蘨”的读音,与“瑶姬”相同,又因为从古传记中考据,“帝之季女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因此西王母之女瑶姬的身份,在被后人流传的时候,逐渐与《山海经》所记载的“帝女”化为一体。
根据唐代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所记载,瑶姬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女,又叫云华夫人,瑶姬和她的姐妹们都是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女神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因为身为女神,她们身上各自背负着不同使命,降临凡间,发挥各自的效用。
瑶姬当时是降临到峡江地区,成为当地的女神。从巫山神女相关的文化作品中,不难看出处处体现着峡江文化的痕迹。但是瑶姬是怎么跟巫山联系到一起的呢?这就涉及到巫山的地理地貌了。巫山当地有座山峰,名叫望霞峰,直立而狭长的石柱远远望去,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当地非常崇尚敬拜女神的文化习俗,大概是外形相似,再加上人们发挥想象力联想那是一位女神在守护一方土地,因此这山峰又被后人称作“神女峰”。
二、 巫山神女与宋玉《高唐赋》
后来,在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中,巫山神女又有了另一个称呼:高唐神女。
在宋玉的记载中,我们很容易追溯和联想到另一个出名的典故。战国时期,楚襄王在晚上做梦,梦到一位美貌的神女,楚襄王很心动,但是向神女求爱并未成功。醒来后的楚襄王久久难以忘却,就让宋玉为这件事作赋,于是便有了《神女赋》。宋玉的《神女赋》分为三部分来写神女,包括楚襄王梦神女告知宋玉而作赋、楚襄王求爱而不得以及神女离去楚襄王苦苦思念三个部分。从头到尾,楚襄王与神女并未发生任何关系,因此也就有了那句出名的“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然而转折是在《高唐赋》。《高唐赋》中有描写,宋玉和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梦见一妇人,妇人说自己是巫山女,愿意自荐枕席。
正是通过宋玉在《高唐赋》和《神女赋》中的描写,瑶姬“高唐神女”的身份就此确定了。不同的是,《神女赋》中对神女的描写是非常圣洁而不可侵犯的,但《高唐赋》中神女却自荐枕席,“巫山云雨”的由来也出现了苗头。还有一说,“高唐”也是用作祭祀的“高台”,神女还有另一重“巫女”的身份,之所以自荐枕席,是为了满足祈雨祭祀仪式的需要。这一点,则是峡江当地文化在神话元素中的体现。
三、巫山神女与屈原《山鬼》
除了楚襄王所遇的“高唐神女”之外,许多人认为,屈原所作的楚辞《九歌·山鬼》中,所描述的“山鬼”与巫山女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山鬼是山中的女神,但并不是传统的正神,所以被称作“山鬼”。屈原所描写的山鬼是个多情的女子形象,身披薜荔,腰束女萝,驾乘赤豹,后跟花狸,口饮石泉,采食山珍,栖身于松柏之间。她生性多愁善感,期盼和思慕君子。
追溯文学作品相关记载发现,最早有这样的联想,是从杜甫开始的。杜甫在《虎衙行》中写:
“巫峡阴森朔汉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鸣,山鬼幽忧霜雪逼。”
这首诗第一次直接将巫峡和山鬼联系在一起。而之后的许多文学家或学者,也都渐渐将巫山神女与山鬼的形象联系起来。正如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山鬼注》中说:“山鬼为神女庄严面,而神女为文士笔底之山鬼浪漫面。”
还有后人直接将《山鬼》中这通篇场景的绮丽描写,与战国时期宋玉《高唐赋》联系起来,认为这就是神女自荐枕席之前的一段描写,如此倒也说得通。但仍有学者坚持认为,山鬼和巫山神女是来自两个不同的神话体系,一个走的是精英路线,另一个走的是民间路线,而且山鬼的传说在很早就流传开来了,是有标志性的信仰文化,在屈原所处的时代达到顶峰。对于山鬼究竟是不是巫山神女这一点,还是有争议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巫山神女”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文学作品,都是实实在在的文化精华。虽然只是神话中的一个小小的元素,但经过历史的更替和时间的冲刷,它非但没有被淹没,反而内涵变得越来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