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风韵:姜家豸山黄村桥
古桥风韵:姜家豸山黄村桥
研究遂安县历史和姓氏,郭村詹氏赫赫有名,詹安五子登科,詹騤高中状元,故宫收藏詹氏墨宝,以及瀛山书院朱熹讲学,都证明郭村詹氏盛极一时,名扬一方,成为遂安骄傲。
据《东源詹氏宗谱》,唐朝之后的五代时期,詹氏祖先至兰公出任睦州刺史,其后居建德。至兰生四子:承俊、承礼、承福、承旺。承礼、承福卜居遂安县新安(浪川、郭村原为新安乡)两源。尝憩两源口黄村树下,商榷所向,折木枝插地上,久而敷荣发茂,二老遂喜,承礼公居新安西源,承福公居新安东源,为东西詹二老也。
承福公居东源郭村,承礼公居西源浪川詹家,两支繁衍极盛。其中东源詹安之后人才辈出,中进士中状元,功名为遂安之冠。西源同样耕读传家,詹家、鲁村詹氏与郭村詹氏交相辉映。可惜元代之后,东源詹氏散居各处,逐渐式微,仅有横源马安脚还有詹氏流传。而西源詹氏后裔人丁兴旺,绵延于今。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也。
寻根溯源,黄村是詹氏发祥源地,当地人对当年古木保护有加。詹氏也极为重视。宋宣和间詹安就在此地建筑黄村桥,方便当地往来。詹安之子詹至考取进士,入朝为官,亦在树旁买地建筑詹氏宗祠,称二老(承礼、承福)祠,绘二老像,供詹氏祭祀。詹氏种德睦邻如此。
据民国遂安县志津梁志记载:黄村桥,县北二十里。宣和间邑人詹安建。裔孙詹建晖重修,建屋其上,邑人陆希和记。后圮。里人方灶用石卷砌。
根据县志,陆希和,狮城四隅人,明朝景泰间泰宁教谕,归老于家,邑令朱福聘修县志。郭村《东源詹氏宗谱》及浪川《蟾里詹氏宗谱》均收录陆希和《重修黄村桥记》,北宋末年,宣奉大夫邑人詹安在距邑西北一舍建黄村桥,以石辏架其流,聚水三道,高三丈有四,袤十有四丈。明朝,詹安十二世孙广德州判士詹英命从侄詹廷辉(旧县志记为詹建晖,与宗谱记载不同)修葺此桥。廷辉祇承从叔命,修桥完固如旧。又创屋于上,高广各一丈四尺,两簷设楯以蔽风日,楯楹置凳以憩行人。
笔者关注黄村桥已久,然而多为误导。一则因为,现今称黄村桥者多指黄村桥鲍家,此鲍家现有水泥拱桥一座,为公路桥,非石拱古桥。二则因为,宗谱詹氏二老祠记载的黄村桥在十六都下,东西两源口。而民国县志,浪川乡浪山叶家、芹川、新桥等为十六都上,郭村片为十六都下。黄村桥鲍家、山口等村则属十七都。詹氏所建黄村桥究竟在何处,有待细究。
前几年,好友洪美娟提供康塘洪氏宗谱,其中有豸山脚洪氏里居图,豸山脚村前溪上标有黄村桥,隔溪相对原有黄氏居住。东临郁川溪,上游为郭村,西临芹溪,通往浪川,正处两源口。这与詹氏宗谱记载相符。经咨询,古石拱桥遗存还在。为此,与夫人一道驾车前往豸山脚村。村中一株古樟独立公路边,一条水圳通向郁川溪。村民指点,古石桥就在村对面。沿圳而行到达溪边,一座三孔古石拱桥横卧溪上。目睹藤蔓缠绕的沧桑古桥,听随后赶来的老妇讲述有村民在桥下挖金子的故事,既兴奋又悲凉。作为千年文物,历经风雨侵蚀,依然保存,何其有幸!然而,古桥飘摇,又面临人为破坏,又何其不幸!
如果说瀛山书院是遂安詹氏在教育领域建立的历史丰碑,黄村桥便是体现遂安詹氏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瀛山书院而今已经列入修复工程,黄村桥作为遥相呼应的詹氏遗址,何时能够纳入政府法眼,修复之,宣传之?拭目以待。
【二老祠堂事实记】
詹氏二老祠堂在遂之新安乡十六都下地名黄村桥上。遂安惟詹氏为著姓。自邓之南阳散处江浙,居信这玉山,有孙名丕远,为右正言,处之缙云有孙乂,为给事中,度为户部尚书,居越之诸暨有孙名元家者为右司谏,居睦州为刺史者至兰公。皆一族也。遂安二老承礼承福,刺史公之子,来卜居遂之新安两源,尝憩黄村树下,商榷所向,折木枝插地上,久而敷荣发茂,二老遂喜,承礼公居新安西源,承福公居新安东源,为东西詹二老也。课子营生,且耕且读,家法甚正。至元符三年,六世孙讳林,始登正科。迨三舍法行,惟詹氏二族子孙频年登第,不问异姓。迄三舍法相为终始。至騤名魁天下。自林以后,其仕于朝者至执政从台列职省郎仕于外者监司郡守幕职令丞更历殆遍,一时荣之。所憩木折插,近三百尺,大类十围,里人警管而弗伐。绍兴丁巳六世孙左中奉大夫直秘阁封建德县男至,即木旁建祠宇,绘二老像,岁一月合两族祭奠,以申宗盟云。
五世孙宗乔之婿居莲塘进士出身朝请郎员外郎朱异记
【重修黄村桥记】
陆希和
距邑西北一舍有黄村桥者,宋宣奉大夫邑人詹安所建也,以石辏架其流,聚水三道,高三丈有四,袤十有四丈,迨今三百余年,岁月已久,风雨剥蚀,值桥之中崩损倾圯,其势欲压,过者危之。安公十二世孙广德州判士英者,一日祀先陇,道经之,顾而谓从侄廷辉曰:吾欲修葺此桥,奈赴任期迫,不克身亲其事,兴工而奏绩,然忍其圯而不治,弃先祖之成功,以贻后人之病涉乎?汝其勉之。廷辉祇承从叔命,夙夜不遑,首出金帛,复募众缘,鸠工庀材,视石损者易之,缺者补之,不敢苟且从事。其桥完固如旧。又创屋于上,高广各一丈四尺,两簷设楯以蔽风日。楯楹置凳以憩行人。佥曰此廷辉之力也,苟弗志坚珉则何以纪厥功而示后人。届节判公次子汝和来闽,欲予记之。汝和,予婿也,义弗能却。夫人莫为之后,虽盛弗传。今廷辉能遵叔父之命,先修其桥,而且建屋于上,远以继安公已成之业,近以述节判欲为之志,可谓后之象贤者矣。矧通衢往来如游康庄,其恺泽及人,悠远不息,视昔郑子产以乘舆济人于溱洧者,其德之渐被,大小不已相迳庭哉予故因嘉其举,一以应汝和征言之请,一以著廷辉修葺之功,略为之叙其始末,庶几安公建造之绩与斯桥永垂于不朽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