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涛教授辨治眩晕典型案例分享(二百)

一般情况: 袁某,女,年龄:56岁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2018年11月02日初诊。

主诉: 间断头晕、头痛10月余。

现病史: 患者近10月余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头晕、头痛,自测血压波动在150/95mmHg左右,口服替米沙坦片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系统诊治,遂来诊,平素纳可,眠差,大便干,2-3日一次,小便正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1年;高脂血症病史10年。否认其他病史。过敏史:未发现。望闻切诊: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沉细。辅助检查:BP:140mmHg/93mmHg。

中医诊断: 眩晕病

证型: 肝胆郁热证

治法: 和解清热,理气活血

初诊方药:

2018年11月13日二诊: 患者诉服药后头晕、头痛较前好转,血压波动在140/94mmHg左右,平素纳可,时有胸腹部胀满不适,眠差,易惊醒,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沉细。

处理: 2018年11月02日方 加 乌药15g,罗布麻叶24g,炒槟榔12g。 10 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 患者以“间断头晕、头痛10月余”为主诉来诊,以头晕、头痛、血压偏高、大便干为主要症状,结合患者病史,当属祖国医学“眩晕”病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风气盛,则头目眩晕,故眩晕之病与肝关系最为密切。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的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本病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不足,髓海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失宁。本病病位在脑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四诊合参,本案辨证当属肝胆郁热证,治疗以和解清热,理气活血为主,方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应用。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配以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酒大黄配枳壳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栀子、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泻火;白芍滋肝阴,养肝血;赤芍、牡丹皮、五爪龙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金盏银盘清热泻火,平肝息风,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降压之效;桂枝温经通阳,活血通络;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葛根入阳明经以解肌清热,止烦渴;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合姜、枣、草以理气健脾和胃;炙甘草调和药性。本方寒热并用,气血同调,共奏和解清热,理气活血之功。患者二诊时头晕、头痛较前减轻,出现胸腹部胀满不适之症,故于原方中加入罗布麻叶清泄肝火,平肝息风;槟榔、乌药以行气消痞,宽胸散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