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为何两宋319年无法攻占,而朱元璋一年就收复了?

公元936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大将石敬瑭在太原叛唐,为了获得契丹支持,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从而站稳脚跟,建立后晋,定都汴梁。

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以后,中原王朝失去了一道天然防线,至此北方平原地带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此后,此后,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王朝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收复瀛、莫、宁三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连下数城,到了关键的幽州之地,本想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但因病重而不了了之,只能班师回朝,不久柴荣英年早逝,这可以说是中原王朝在军事上距离收回燕云十六州最近的一次。

除了周世宗柴荣的北伐行动外,北宋初年宋太宗也先后两次对辽朝作战,希望能够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惜两次作战全部以失败告终。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联合攻击辽国。此次作战,北宋在金国的帮助下,暂时收回了幽云十六州,同时也暴露了宋军战斗力低下的弱点。结果,在辽国灭亡后不久,金国铁骑就开始南下,攻占了被动都城汴梁,留下了“靖康之耻”!可以说,自后晋割让幽云十六州以后,中原王朝就不断着手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惜在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达成所愿。

直到三百多年以后,在元末乱世之中,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在公元1367年派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大军北伐。仅仅不到一年,就收复了中原,并且攻克了元大都,幽云十六州自然也是被收回。

那么为何两宋319年束手无策的幽云十六州,到了元末,朱元璋只用一年就将其收复了呢?

一、局势不同,唐朝留下的弊端和北宋重文轻武下,自然难以收回幽云十六州

北宋之所以收复不了幽云十六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为了纠正唐末五代留下的武人专权的弊端,北宋在处理时有些纠枉过正。

众所周知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藩镇林立,中央朝廷式微,直到最后灭亡的一刻,唐朝也没有解决藩镇问题。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更是军阀混战,成为一个重武贱文的时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宋太祖实行了重文轻武的策略。虽然,遏制了武人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同时,也导致了日后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将官不知战事的状况。

好在,宋太祖赵匡胤统治时期,久经战阵的宿将和禁军还在,他们还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帮助宋太祖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但是,随之中原统一战争的结束,宿将逐渐暮气沉沉,曾经的百战之兵也逐渐消亡。所以,在宋太宗两次北伐时,就难以抵御辽国骑兵的冲击。当然,这也与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40余年,经营日久有一定的关系。

在北宋建立初期军队战斗力最强的时候,都收不回幽云十六州,更不用说以后了。而北宋灭亡以后,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南宋,更不用想幽云十六州了,是遥不可及。所以,两宋319年的历史,一直无法重新攻占幽云十六州。

二、朱元璋本身雄才大略,局势对他也很有利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元朝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耗阶段。为朱元璋在江南崛起,并且统一江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到了朱元璋派军北伐的时,元朝的内斗还没停止。所以,整个局势对于朱元璋非常有利。

当然,在局势有利的条件下,必须承认一件事,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以公元1367年的北伐为例,朱元璋的部署就非常得当,不仅派出了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大将,甚至亲自参与制定了北伐的战略,先取山东、河南,再取河北,进而攻克大都,然后再下山西,直奔西北,以这样的高明战略手段,实现了古代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成功北伐,幽云十六州自然也是跟着收复回来。

可以说时势对朱元璋有利,他本身也是雄才大略,所以自然是一年便是收回幽云十六州。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

《宋史》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

#幽云十六州#、#北宋#、#朱元璋#

作者:苏鹏宇

责编:苏鹏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