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国泰

“国泰民安”,是今天我们习见的成语;但是,在我看来,或许我们应该把“民安”放在“国泰”之前——亦即作为一个国家想要太平,那么,必须高度重视民生;当老百姓拥有了安全感,衣食有了着落之后,那么,国家的安定那是顺理成章之事。并且,西汉之时的汉文帝刘恒就是这样做的。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下诏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该昭令规定:年龄八十岁以上的人,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再赐给帛和絮。凡是应当赐给米的,各县的县令要亲自检查,由县丞或县尉送米上门;赐给不满九十岁的老人的东西,由啬夫(掌管币礼的官员)、令史(县令属吏)给他们送去;郡国二千石长官要派出负责监察的都吏,循环监察所属各县,发现不按诏书办理者予以责罚督促。(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
在汉文帝的这份昭令中,政府救济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对于高龄老人的关心,更是到了可能让今天的我们都有可能十分惊讶的地步。当然,汉朝人均寿命只有30来岁,因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总量必然十分有限,甚至可以称作“稀有”有一定关系。然而,汉文帝关心的可不只是高龄老人,还有同样属于社会特殊群体的鳏夫、寡妇、单身与穷困之人,如此这般,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然而,可以想象的是,这些特殊人群如果能够得到来自政府的帮助,那么,他们的生活必将可以变困窘为保障。而这,对于一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所起的作用,那将是无法估量的——纵观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哪个朝代的更替,是不是都与民不聊生相生相伴?
不仅如此。如果作为皇帝,一心所想只有个人的享受而无视老百姓的困苦,那么,这个国家必将遭遇动荡。非常典型的是隋朝。隋朝的经济是相当发达的,以农业生产为例,有史料表明,即便是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存储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呢。然而,即便是粮仓充盈,当国家发生灾荒,百姓衣食十分匮乏,政府依然不让开仓赈济。如此这般,国家虽然富足,看上去似乎也足够强大,可因为老百姓却无法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人心思变,因此,社会怎么可能保持稳定?隋朝是这样,此前也曾经非常强大的秦朝不也是这样?
其实,无论是作为国君,还是百姓,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稳定与繁荣,应该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对于国君之人来说,稳定的政治局面,可以体现他们的“圣明”,让他们留名青史,也可以让他们或者他们的祖宗打下的江山,坐得稳稳实实,代代相传;对老百姓来说,谁做皇帝并无多大的差别,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念想,他们最为在意的也就是能不能把小日子过好。有鉴于此,如果一个国君高度重视民生,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与保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实现国家的稳定,并不是有多艰难的事儿——汉文帝以及其后的汉景帝,他们差不多都是采取的“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老百姓固然少受了很多折腾,而国家也保持了相当稳定的政治局面。
反过来说,那种把“国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视民生的,结果都不是很好,前面所提及的隋朝以及更早前的秦朝,都是例证。所以,我以为说“国泰民安”,还真不如说“民安国泰”。
(0)

相关推荐

  • 汉文帝的用人之道

    8岁那年,汉文帝刘恒被汉高祖刘邦立为代王.偏居一偶的生长条件让刘恒自小就养成了谦虚谨慎.宽容憨厚的美德.刘恒登基后,特别重视尽职尽责的老实人,着力打造清正廉明的政风,拉开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汉文帝重视 ...

  • 35.用好人管坏人何愁民不服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是鲁国的国君,而孔子也是鲁国人,所以这句话是国君问孔子的一句话,鲁哀公问孔子什么呢? ...

  • 诚敬立身岁月长——《论语》悟读【245】

    仁义处世时光远,诚敬立身岁月长. <论语>第十篇第十三章: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供奉或献祭)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