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件王羲之真迹有楷书也有行书草书,而负责鉴定和整理这些真迹的人就是大书法家褚遂良,在这3000卷当中,其中草书最精彩的一卷便是这件《十七帖》,被褚遂良排在了其中的第一位。 这件《十七帖》在中国书法史上
在历代传世的经典法帖当中,每一种书体都有许多传之千年的法帖,比如楷书领域有著名的《化度寺碑》和《皇甫诞君碑》,被誉为“唐楷第一”。在行书领域,有著名的《集王圣教序》堪称行书的教科书,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一件学书范本,而同样,在草书领域,也有这样的一件神帖,此作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书中龙象”的称谓。
之所以被誉为“书中龙象”乃是因为此作每一个字都平和中正,后世学习者都能够从中引申出许多技巧和法则,每一个字都能够有几十种变化,蔚为大观。此作便是著名的《十七帖》。
这《十七帖》的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这件作品有17件字帖,而是因为起首的两个字是“十七”的原因,此作总计有二十九件信札,乃是王羲之从公元347年到公元361年,这十四年间写给他的好朋友周抚的信笺。据说唐太宗曾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的王羲之真迹,同时也不惜巧取豪夺,将王羲之的法帖据为己有,到了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在内府当中所藏的王羲之法帖真迹总计有3000多幅。
这3000多件王羲之真迹有楷书也有行书草书,而负责鉴定和整理这些真迹的人就是大书法家褚遂良,在这3000卷当中,其中草书最精彩的一卷便是这件《十七帖》,被褚遂良排在了其中的第一位。
这件《十七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价值,全篇1166个字,基本都是常用字,后世学习草书卓有成就的人无不是从这件作品当中汲取营养而卓然成家的。
从书风的气质与风格来看,王羲之之所以被誉为“书圣”,乃是因为他的作品没有风格,或者说他的风格是“中正平和”的,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学王羲之的人能够充分在他的字法体系当中尽态其妍的一个原因。形成一种千人千面的面目。
相反来讲,当代一些人学习“某楷”,习气一养成,写出来的字就会千人一面,与正统书法相去甚远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