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琐细小事,饶有趣味(819班)
昆
明
的
雨
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昆明的雨》,发现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美与诗意。
自主学习活动一
读文悟情,以“声”传美
学习要求:
1.从“景物之美”“滋味之美”“人情之美”“氛围之美”其中一个板块中选一句(段)内容,小组合作,在任务单上设计朗读,组长记录,并选出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展示朗读并录音。
2.朗读设计包括“重音”“停连”“语气”“情感”等。
3.示例:我选择第四段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这一句讲的是昆明的雨的特点,因为雨不是连绵不断的,而且并不使人气闷,因此应该用平静甚至有些喜悦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其中“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处停顿,读出下雨的感觉;“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两句之间读得快一点;“并不”重读,读出内心的愉悦与景物之美。
佳作展示1
我选择第七段的“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zhái)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朗读设计】暂缺。
佳作展示2
我选择第五段的“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zhǎng)。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朗读设计】我们组选择的是“景物之美”。这句话用很多形容词来形容景物的美好,所以我们觉得“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要读得夸张、欣喜一些;“浓绿的”要重读,体现出特点,然后在这里停顿;后面“枝叶里”要停顿,“过分的、近于夸张的”要重读,最后的“旺盛”读得稍微平淡一些。
佳作展示3
我选择第五段的“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zhǎng)。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朗读设计】我们组选择的是“氛围之美”。这一段描写了雨的特点:明亮、丰满,这样的雨使人情动心摇。“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富有诗意,可以用缓慢的语速,拉长音。“草木的浓绿”语气可以生动鲜活,读出草木在雨季里的勃勃生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重读,读出颜色上的浓郁与形态上的旺盛之感。
自主学习活动二
读文悟情,以“声”传美
学习要求:
1.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小组合作,探讨其中的“趣味”。组长右手边的同学负责填写任务单。
2.示例:我觉得第7段的“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这两句话富有趣味。
两句话几乎全用口语,“下来”写出了牛肝菌集中上市的情景,“色如牛肝”这一比喻通俗易懂,之后只用简单的“滑,嫩,鲜,香,很好吃”几个字写出牛肝菌的味道,如话家常,平淡自然。“连……都……”说明西南联大当时很穷,“滑,嫩,鲜,香”几个词语之间用逗号,刻画了当时是穷学生的汪曾祺慢慢品味很普通的牛肝菌时的画面,富有趣味。
佳作展示1
暂未完成。
佳作展示2
暂未完成。
佳作展示3
暂未完成。
结
束
语
~
四十年后,先生回忆起当时的雨,他说: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四十年后,先生还忘不了那天和德熙一起饮酒避雨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在岁月的流逝中,细节总会隐去,但好在情味依然留存,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美妙所在。
关注
供稿:杭师大东城中学819班
编辑:少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