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没点脾气与性格 何况我是那漫山野长的普洱茶

时珍《本草纲目》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于茶叶性味的说明,最有名的应该是出自陆羽《茶经》的“茶之为用,味至寒。”……据此,茶性属寒,当然这仅指茶鲜叶而言,中医惯讲辩证施法,那么成品普洱茶性是寒、凉、平、温、热的哪一属?

先说说目前公认的“绿、白、黄、青、黑、红”六大茶类寒热属性的不同。

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是根据制法与系统性加工中的内质主要变化,尤其是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而来的,也即通常所说的“发酵程度”。经过了“发酵”工艺,具有强收敛性和强刺激性的茶多酚类,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等,茶汤颜色随之加深,汤感变得更加醇和滑润,茶性变得温和。

绿茶:核心工艺是“杀青”,不发酵茶;水清茶绿,本性寒。

白茶:基本工艺是“萎凋”、“干燥”,新茶属性与功效大多接近绿茶,但在逐年陈放的过程中,茶性也会由寒转凉及至平和。

黄茶:核心工艺是“闷黄”,口感较绿茶醇厚一些;茶性与绿茶很接近。

青茶:核心工艺是“做青”和“焙火”。发酵轻的清香型铁观音,茶性更接近于绿茶;发酵适中或较重的乌龙茶则与红茶接近。

黑茶:核心工艺是“渥堆”,发酵程度高;茶味醇和,茶性温和。

红茶:核心工艺是“发酵”,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很高;香气醇厚,味甘性温。

由此可见,“性温味香”的普洱茶,应系经过发酵制作的普洱熟茶;而“味苦性凉”的普洱茶,应该就是现今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普洱生茶了。

普洱茶之茶性,应结合其原料、制程、仓储的综合结果而定。以现代常见的普洱生茶工艺制作,古树生茶性偏凉,台地生茶性偏寒,新制的熟普洱茶性虚热。普洱茶的茶性经过一个个仓储周期,会完成茶性的一个转变,呈现寒→凉→平→温的趋势。不同的仓储环境,具有不同的仓储转化周期。中药材经过不同的炮制工艺,会有不同的药性改变,而在普洱茶的茶性转化中,仓储起到的作用,可以近似的看做一种在环境条件与时间条件协同作用下的缓慢的中药“炮制”过程。就如同我们常言“时间总是在改变一切”,而普洱茶就是“时间的味道”。

除了普洱茶茶品自身的茶性,茶友在饮茶时,还应结合自身的体质条件。比如北方干燥、平均温度低,肉食较多,饮食偏咸,茶友体质多偏热,不适合长时间饮用新制普洱熟茶,日常品饮应以普洱生茶为主,可少量搭配一定年份的熟茶。而南方年平均温度湿度较高,饮食多偏甜,南方茶友体质偏寒,可以普洱熟茶为主,搭配普洱古树生茶,尽量少饮寒性较重的台地生茶。

当然除了地域性的体质差异,茶友还应具体的了解自身的体质,选择相应的茶品,至于个人体质之辨识,可依据自身平日身体状况,或是洽询专业的中医医师。总之,一泡历经时间洗礼、精心典藏的古树普洱好茶,才是绝大多数茶友的首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