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记忆中的宣南大吉巷

在宣南的核心地带,近几年建起了一片高档次的新住宅楼,起名为中信城。开发的这一片老城区南至南横街,北至骡马市大街,东至粉房琉璃街,西至菜市口大街,拆迁时被命名为“大吉片”,这就使得大吉巷这条名不见经传的胡同在她即将寿终正寝前大大的露了脸。我家就是北大吉巷2号的住户,拆迁时我家坚到了果子巷和米市胡同几乎无法进人了,胡同里应该不到十户人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大吉巷。
大吉巷东西走向东口开在果子巷,西口开在米市胡同,按门牌不到五十户(准确的讲老门牌排到东口的44号),与喧闹的骡马市和果子巷相比,这里十分清净。历史上这里曾经的名称是“打劫巷”,估计曾经有过一次案件,可见是闹市中背静的所在,不知哪位高人改名为大吉巷,高端大气上了档次。1965年北京市政府大规模调整地名,大吉巷南侧平行的胡同名为羊肉胡同,这个地名在北京有好几条,为此把羊肉胡同改名为南大吉巷,原来的大吉巷就以北大吉巷命名了。我儿时的活动空间就在大吉巷东侧和果子巷北侧,各个住户几乎无一不晓,凭借记忆写一些大吉巷里的故事。
2号院张家
我家住在2号院,房屋的用途是连家铺的格局,我家的买卖就是开在果子巷的天元祥绒线铺。前院的北屋有通往货场的门,有两间居室,有一条过道直通到后院,后院有南房,在大吉巷里开了后门,原来的门牌是果子巷12号后门,后来就是大吉巷2号。
大约在1930年前,父亲在这里学徒,掌柜是山东人,要告老还乡,就有意把店铺转让给我父亲,于是筹钱接下了店铺,把朝阳门的爷爷奶奶接来,自己做起了买卖。父亲有父母和五个孩子,他不但养活了一家大小,而且靠平日的积攒在解放前购置了两处房产,我对父母除了感恩,更有由衷的钦佩。临拆迁时,我把家布置得已经很温馨,真的不想离开生我养我的大吉巷。
3号院白云鹏故居
民国时期京韵大鼓的名家有刘白两派,鼓界大王刘宝全和常驻天津的白云鹏老二位,后起之秀的骆派小彩舞和少白派白凤鸣是他们的晚辈。白云鹏在北京的家就在大吉巷1号,我家和民记的后门开在大吉巷东口内,在1965年统一调整地名时,分别定为新2号和新1号,原来的白云鹏故居改为3号。
听说白云鹏在天津有大宅子,等我记事起,白家只有一位老太太,应该是白云鹏的夫人,个子不高,长得十分文静,我们叫她白奶奶,平时深居简出,从没和谁有过深的交往。她有个姑娘住在包头章胡同,有时见到白奶奶的外孙,都长得方面大耳、白白净净,穿戴十分体面。她家的街门里面是一座木质的屏风,从门口过很难看到院里的情景。这院里还住着王姓一家,王爷爷在四川营口推车买烟卷,有丽萍、丽华、嘉林等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拆迁后常在陶然亭见到她们。
7号院何家
5号院是在粉房琉璃街开馒头铺的冯家,再往西就是7号院的何家。门上的楹联是“中厚传家、诗书继世”,与传统的门联比,少了长久二字,但却更显文雅,这里住着何爷爷、何奶奶和他们的两个侄子,家里是书香门第,何爷爷高高瘦瘦的,教了一辈子书,估计解放前一定是总穿一袭长衫。可悲的是文革期间双双死于非命,我曾亲眼所见,他俩被搭在平板车上拉走了。
10号院钱家
10号院曾经十分齐整,住着钱姓一家,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二女儿是某学校的主任,一家的文化人。宅门宽大,有长长的门道,门上的楹联为“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一笔苍劲的隶书。他家住房不同于普通四合院,有高大的玻璃门窗,较宽的廊檐。后来街道要建厕所,说起来是不讲理,把他家的外院墙拆了,占了小院,紧挨他家街北方的后墙建了公共厕所。听老人讲,这处房产原来姓张,曾经是与蔡锷交好的小凤仙的娘家(我姑妄说之,各位姑妄听之,但有据可查的是小凤仙曾用名是张凤云)。拆迁时,听说他家要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证实一下,因为当初置办房产时原产主说房子的柁木檩架是金丝楠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12号何15号南顾、北顾家
12号是一个宣武区政府的办事部门,大家称这个院落为委员会,这个院子一直通到南大吉巷,可为深宅大院,房子高大,前有廊后出厦,木料讲究,当初正门开在羊肉胡同坐北朝南,多进的院子,全部磨砖对缝,是大吉巷数一数二的豪宅,由于在大吉巷路南开门大家称之为“南顾”。(在中国的历史中却有名气很大的“南顾、北顾”家族,大吉巷中的顾家是否有联系,我无证可查)据说这里是民国金融大员顾家的宅院,北平解放后房产被政府征用,作为办公场所。拆迁时很费了功夫,如此建筑,怎能下得了手!
南顾家的对面是15号院,据说也是顾家的产业,房屋高大,院落齐整,被大家称为“北顾”家。这里住着金姓一家,是一家回民,他家的老爷是当年内蒙古的金融大员,他家的老太太人很富态,我管叫金大妈,文革前后这院住进了很多人家,院子慢慢没落了,但高大的门楼,显示了当年的富贵。。
李万春先生故居与鸣春社院落
我们先聊聊这幅画,这是在大吉片拆迁过程中由号称“用画笔追赶推土机”郑希成先生的钢笔画,我见到原作,急忙借到手中,凭借自己在印刷界有熟人,扫描后归还了原图,其中的门牌号是我标注的。郑先生一丝不苟十分客观的再现了大吉巷的这一部分,对这部分我太熟悉了
李万春先生的故居在大吉巷老门牌35号新门牌22号院,这里曾经是京剧名家余叔岩的房产,转让给了李万春。1938年李万春先生在父亲鼎力帮助下在大吉巷老门牌8、9号(新门牌19、21号)两个四合院内创办科班,定名“鸣春社”,当年鸣春社的名望仅次于喜连成科班。李万春是京剧名家,擅长猴戏、水浒戏等武打戏,常年在西单长安大戏院演出。鸣春社与喜连成有财东支持不同,鸣春社是靠老的家业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日常开销大,天天演出也入不敷出,于1948年报散,他的老父亲于1955年在寓所去世,听街坊传闻,老人家清晨早起还在练功。鸣春社先后培养“鸣”、“春”两科学生三百余人,为北京京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有据可查“鸣”字的弟子有五六十人,其中被大吉巷人津津乐道的是“福禄寿喜”即:张鸣福、张鸣禄、董鸣寿、夏鸣喜,他们似乎都是大吉巷的老住户。
说几句题外话,我父亲在世时常念叨,吃水不忘打井人,民国时期市政的自来水管线只铺到果子巷口,是李万春独自承担把管道接进大吉巷,大吉巷住户们沾了光的,有条件的都用上了自来水。六十年代初期,文化部门调整京剧团体,李万春先生被派往内蒙古组建京剧团,文革中一批戏校学生来抄家,李万春先生和夫人李砚秀也遭了不少罪。
李万春先生的住宅与其他门口不同的是门前有四根护墙的石柱,有时孩子们抢着坐在上面不下来,还有在上面“拿大顶”的。该院落窄长、南房为上共4间,北、东、西房各为3间,南房西侧有游廊通往后院,院内有两明一暗的西房三间,为李万春、李砚秀伉俪居室。套院建筑风格与前院不同,房上的女儿墙为砖雕花图案。文化革命初期,全家被轰出该院,住进了军代表,一直到拆迁也没见到李家人回来。当年拆迁部门承诺对该院落保护性异地搬迁,不知后话如何分解。
这郑希成先生的图中,与李万春先生有关的是16号、18号,这里是李砚秀弟弟李凤翔的住宅,这两处房都很整齐,是很规矩的四合院,18号被房管部门租给了刘姓一家(刘家的老人在故宫工作),李家住在16号院,大闺女叫双喜(不知大名,恕我不恭)与我同年的是三喜,李凤翔解放前去了台湾,据传闻在解放战争后期,李凤翔与李万春的几个弟弟在南方演出,兵荒马乱的被携裹去了台湾,没想到一去不归。李凤翔的孩子是姐弟两个和母亲相依为命,在那个年代自不必说,但与街坊四邻关系很好。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就与父亲联系上了,父亲回到了北京,还在市政协任职,一家人终于团聚。
19号与21号院是鸣春社科班的旧址,21号院落很宽敞,是学院练功的场所,北京在深挖洞广积粮时,在这个院挖了通往菜市口的防空洞,洞口平时用铁板盖着。北屋说戏,西屋厨房,南屋做宿舍,19号的房子更精致些,估计是给教师的住所。
23号董家院 
23号较小,住着董姓一家,董鸣寿是李万春得意弟子之一,武功了得,平时爱穿灯笼裤,只是听说后来有伤在身,不再干本行了。他的父母我还有印象,董大爷有辆毛驴车,每当干完活回到胡同,总是撒欢的自己往家跑,西房有个驴棚。
25号院我祖父母家
我家的2号院只能称作做买卖家的“连家铺”,25号我祖父祖母的院落才称得上是住宅。这里有北房、南房和东房各两间。
院子的西墙下有一片花池,只住老两口,十分清净整洁。这处院落是我父亲在日本时期用开买卖积攒的钱,为父母购置的,听父兄讲当时的费用是八两黄金。 祖父母去世后,由我哥哥一家住,骡马市扩展时,眼镜店要盖锅炉房,哥哥的孩子也逐渐长大,同意了换到了楼房,门口也封上了。在郑希成先生的图册中有一小院的作品,像极了25号院的情景,只是画中略显大些,北房只有两间,如果西面砍下半间,就更像了。
27号马家院
27号的台阶很高,马家也是京剧世家,老爷子干净利落,总像是在站马步的姿势,很有气势,孩子中小六、小八,年龄与我上下相仿,长得精神漂亮。他们从不在街上惹事,其中有一位也进入梨园行。
20号罗家院
罗家是大吉巷中的老住户,从门楼就能看出应该属于高门大户人家,门道宽敞,房屋的间量也高大。罗家有兄弟二人,我们分别称为罗大爷和罗二爷,据说上辈人是为清廷做事,他们两家都是人丁兴旺。罗大爷家的大哥,喜欢风筝,自己扎、糊、画,曾在京城的风筝界有一号。
再往西的住家儿我就不熟悉了,但从小在这里常来常往。大吉巷小学通往大吉巷的小胡同对面是樊大夫家,小时候临街挂满了木匾,都是赞誉之词,我总爱看上面的字。还记得有西面有一家的门联是“子孙贤祖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小时候总是念不通,父亲讲:按三字经来念就对了,后来去山西的乔家大院,才知道此联的出处。
(0)

相关推荐

  • 东西城同时官宣!787户可腾退!首个“一起干”的申请式退租正式开启!

    各位亲: 要说小编平时发的新闻也好,老北京的回忆也好 总是众口难调 但是有一点相信一直关注小编的邻居是不会否认的 那就是申请式腾退的消息 小编不敢说最先告诉大家,但起码是很快的 比如今年进行的大栅栏项 ...

  • 西交民巷中的名人故居

    西交民巷中除了多家银行.银号外,还居住过一些历史名人.在其附近的多条小胡同中,也有多处名人故居. 西交民巷周边示意图 双合盛啤酒厂创办人的大宅院 西交民巷西口路北87号是一所大宅院,出西口往北不远,北 ...

  • 老北京的故事----东总布胡同

    总布胡同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起建国门北大街,西至朝阳门南小街,南与顶银胡同.贡院西街.南牌坊胡同相通,北与大羊宜宾胡同.宝珠子胡同.北总布胡同.弘通巷.北牌坊胡同相通.元代 ...

  • 一组珍贵老照片,带你重拾记忆中的上海情愫(作者:唐超)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 海 " 记 忆 之 景 " 唐超 本图集分享一些难得的珍贵老照 ...

  • 兖州人记忆中的老街旧巷

    兖州人记忆中的老街旧巷 张金鹏 一座老城,繁衍生息着祖祖辈辈老城人,经历了战乱兵燹,风雨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还有那家家户户的悲欢离合.盛衰忧乐.古城兖州,那些耳熟能详的老街巷老字号老物件, 那些古 ...

  • 记忆中的雨巷【情感美文】

    记忆中的雨巷素材:网络:编辑:蕙质兰心 这个冬天,城里没雪,天空又飘起了小雨,丝丝雨中,泛起了记忆,每一颗雨珠,都是我滑落泪滴,你让我怎能忘记你.透过一帘靡靡细雨,清晰看到你微笑的样子,你知道,我最怕 ...

  • 记忆中的绵阳·老街巷 | 崔家巷:半生书卷清幽 半生霓虹喧哗

    周末好,小伙伴 婉妹儿每周日准时与你相约 绵阳·老街巷 本期婉妹儿带你走进 崔 家 巷 绵州城内的街名巷名有以方位命名的,如:西巷子.顺城街:有因标志建筑命名的,如:铁牛街.泗王庙巷:也有以姓氏命名的 ...

  • 记忆中的八仙巷

    友情提示:本文1538字,阅读约需5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一直很惭愧,近日多次被热心网友质问,为何写了那么多老潍坊大街小巷,唯独漏下了"八仙巷"而故意不写呢?? ...

  • 重走知青路时出现的一幕,勾起一代人珍贵记忆!

    上山下乡群 ..........................................................以下是正文............................... ...

  • 双汇“太子”反攻!曝光父亲万隆多宗罪:重美轻中,流走百亿外汇

    本该"躺赢"的千亿猪肉巨头"太子爷",却因为提出有关企业的发展建议,使得父子俩矛盾迅速激化,以至于头破血流! 两个月前,作为万汇创始人.亚洲"食神&q ...

  • 甘肃临夏八坊十三巷河州家宴之迷彩战友重走红军长征路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9月17日  17日上午9点整,我们从甘肃夏河县拉扑楞寺向八角古城出发.沿甘加草原行走,欣赏甘加草原后,前往八 ...

  • “宣化记忆”征文 | 重走宣化街漫忆 | 作者:朱全玺

    "宣化",即传布教化.宣化街自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济源县后,便应运而生. 记忆中的宣化街只有长一里半狭窄的土路(大十字至汤帝庙).1950年后,几经延长拓宽,现已发展为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