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27)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上)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27)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上)
王东海
【原文】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重肿。
【注释】原按:“脉得诸沉”一条,乃始论水气之脉,当列于篇首,但古本“脉得诸沉”之上,有“少阴脉紧而沉”四句,文义不属,并有脱简,不释。
诸沉者,两手寸关尺皆得沉脉也。水性就下,为阴邪阻塞气机,故脉沉也。水邪泛入肌肉之中而皮肤肿而厚,则脉道淹郁 而脉亦沉。
【原文】水气脉出者死。
【注释】水气之病,沉为应见之脉,若由沉而外出为浮者,乃正气虚而气外泻也,主死,但非若风水其邪在表之同言也;言出者,由沉脉而外出为浮也。
【原文】 问曰:病下利后,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何?
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注释】下利后,脾土虚而津液伤也,液伤则胃燥而渴欲饮水;脾土虚,不能健运而输化则小便不利,水停而腹满,前阴肿大,此水病成也;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而不病水也。
【原文】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注释】“其人消渴”之下,古本有“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者,有水可下之”四句,与上文文义不属,当另分一条,在本门五条之次,始合里水脉证。
目胞四周,为太阴所属,目下微肿者,乃是太阴脾土之虚不能制水,而水反浸渍于土,外形于目下也,目鲜泽者,水晶之色也;脉伏者,水病之脉也;消渴者,水蓄于中则正津不潮也。
【原文】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注释】人身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内经》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凡逐邪之法,就近而逐,因势利导。上者,从汗解则易;下者,从利小便去则易也。
【原文】病水腹大,小便不利者,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注释】病水腹大,小便不利者,水邪无由可去也;脉沉绝者,水邪雍塞,气机不行而脉道湮郁也。如此之证,据其寒热虚实,斟酌得宜而下之。
【原文】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注释】原按:“越婢加术汤主之”七字,当在后“太阳病脉浮而紧”条,“发汗即愈”之下,文义始属,必是错简在此。观其里有水之文自可知,非越婢加术汤之可治。
里水者,水由脏腑内伤而为水病也。病里水之人,脾胃必虚而湿胜,脾虚湿胜则水湿泛溢,则一身面目黄肿。以脾主肌肉,虚则其色外现也;水邪雍塞肌肉肿起则脉沉也;小便不利而病水也。若小便自利,此非里水之证,其面目及身黄肿者,乃脾胃两虚而气液涸而为渴也。
【原文】心下坚硬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白术汤主之。
【注释】常见胸窝下,胃之外处,皮肉且厚而坚,两旁渐薄及胁,皆水气所聚而成,枳实白术开通壅滞而胜水也。
【原文】枳实白术汤方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原文】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则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注释】此释病水之人,原有积寒积热之宿病,相因为患。趺阳为胃脉,病水后则脉道为水邪所因而沉伏也。今伏而且紧,紧为阴寒之脉,当知其人本有阴寒之疝瘕宿病,但腹中有大小不同之疼痛,医不知宿病属于阴寒,当温而不当下,若误下之,则阴上乘而为胸满短气,非惟水邪不去而更增病也。若趺阳脉当伏而兼数者,其人本自有积热之宿病,热者为阳,当消谷引饮,小便当数。饮多而小便反不利,此欲作水病也。
【原文】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注释】肝水者,肝病而成水气也。肝邪易于传脾而腹大也。肝处右胁肋之间,行气于左胁,肝脏病水则脏气不利,经气不柔,则不能转侧而胁下腹痛也。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泻,津液随升降而上下,气升则津液上潮,气降则小便续通。
【原文】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注释】原按:“其人阴肿”,当在肾水条中。
水属阴邪,心为火脏,心主一身之阳气。水能克火,水邪易伤阳气,阳气轻升而浮动;阴气沉重而停著,故身重而少气,阴邪犯阳,故不得卧、烦而躁也。
【原文】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难。
【注释】脾病而成水气之人,脾处腹中,故腹大;脾病不能行气于四末而苦重也。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而主升,水邪困之,不能升腾其液,则津液不生,不能布散精微而少气也;脾虚不能制水则邪水泛滥而小便难也。
【原文】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注释】肺主气而合皮毛,水邪干之则身肿,肺为水之上源,病清肃不降则小便难,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为阳明燥金,肺病水则燥令不行而鸭溏(鸭溏:大便泄泻,清稀如水,状如鸭屎)也。
【原文】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注释】原按:“面反瘦”之下当有上条“其阴肿”三字。
肾为水脏,土虽制水,乃其常也。自然之道:若不胜太过,则反侮所胜。此水邪太过,则不胜之水而反侮所胜之土,乃其变也;水邪侮土则水蓄不行而腹大、脐肿。腰者,肾之府,故腰痛也;肾病则气化不行,故不得溺也;水蓄其部则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阴肿而面反瘦者,阴盛于下,阳衰于上也。
【原文】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注释】此言阳气衰微之人,乃内伤病水,因寸口主乎上焦,脉沉而迟者,心胸之阳气不足也,阳不足则阴必扰之。
在人身日常所饮之水,赖阳之气化运行而排出体外。心主一身之正阳,若心胸之阳虚,则中下二焦之阳亦随之而弱也,由此则阴气渐盛,水气渐停。水质沉重而就下,其性寒,故沉则为水,迟则为寒。
趺阳脉伏,胃虚而气滞则水谷不化;脾阳虚不溉泌别汁则鸭溏;胃阳虚则水邪泛溢而身肿也。少阳脉卑者,水湿盛而相火衰也;少阴脉细者,阴邪盛也,一派阴邪,不得阳气之化。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水不通则血凝气滞,渐积而成水也,由经水不通而成水也者,名曰血分。
【原文】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厥冷,手足厥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气前通则恶寒;阴气前通则痺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注释】原按:“气分”之下,当有“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十五字。
此条与上条互相发明外肿与内胀二者之因,皆属内在脏气虚损所致。有内脏虚则气不行,气泛溢于外而为肿;有属内脏虚致营卫之气不行而为胀。寸口脉迟而涩,迟则卫外之阳气虚也;涩者,营中之血液弱也。阳虚则化寒,卫气寒则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营血少,则营卫之流行不利,营卫之盛衰,根于内在之脏气,以营主于心,卫主于肺。营卫二者始于先天之精气,长养于后天水谷之精气,故叶香岩谓:“胃为卫之本,脾乃营之源”。外之营卫盛衰,关系内脏之盛衰,营卫虚则内脏俱虚,故曰手足厥冷,即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内脏之阳气不外充于卫气,则身冷;阴血不外充于营气,则骨疼。若内脏之气渐旺,其气血渐行于营卫,若阳气前通于卫,由身冷转作恶寒;阴血前通于营,由骨疼转作痺不仁;若阴阳之气皆复而不偏胜,为相得,则内而脏腑外而营卫之气自行,则腹满肠鸣之气由气血自复、大气转旋而从失气与遗尿而散。
【原文】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 一两、细辛一两、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岀如虫行皮中即愈。
【方解】《伤寒论》“太阳篇”云:“太阳病下之,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彼风邪在表而误下,因人中气素实,邪虽陷于胸中为满,未全入里,尚有还表之势而脉促,以桂枝温里达表,因势利导;白芍味酸苦、性寒、滋液下降而走里,为汗出而用,此时需鼓舞邪气外出,不可用芍药抑制桂林升发之力。此证由真阳素虚则阴自盛,以致内而脏腑外而营卫之阳所存无几,则血凝气滞而不行,则日常水谷之湿不能输布于外而为腹满身肿,以桂枝去芍药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提少阴之阴寒外岀,壮真阳而行营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