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茅盾文学奖作品《主角》:是什么限制了你的人生格局?
陈彦:“有人说,我总在为小人物立传,我觉得,一切强势的东西,还需要你去锦上添花?我的写作,就尽量去为那些无助的人,舔一舔伤口,找一点温暖与亮色,尤其是寻找一点奢侈的爱。”
图片来自网络
《主角》一书出版于2018年,一部近80万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牧羊女成长为秦腔皇后的故事,主角忆秦娥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际遇,浮浮沉沉,有时代的变迁,有“主角与配角”之争,人生百态一览众生。
忆秦娥身上有一股子韧劲,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无人能撼动和取代的主角,成为无可争议的秦腔皇后,即便如此最终她依然没能得到内心的富足和通融,那么到底是什么助她达到事业的巅峰,又是什么限制了她的人生格局呢?
在逆境中开出最美的花,全世界都为她喝彩。
忆秦娥有三个名字,对应着三种人生高度。
本名易招弟,一个普通而且极具时代感的名字,农村里一个乖巧的养羊的女娃儿而已。
第一次改名在她11岁的时候,在剧团敲鼓的舅舅领她进了县剧团,并将其改名易青娥。
第二次改名在她18岁的时候,省秦腔剧院将她挖走,剧作家秦八娃帮其改名为忆秦娥。
图片来自网络
易招弟的人生模板可想而知,那是一种没有人可以看得见的平凡人生。小说里忆秦娥在省剧院演出成功的时候,她喜极而泣,当时她只觉得演戏真的太苦太苦了,做主角的压力太大太大了,她当时就想,下辈子要是允许她选择,她一定选择放羊。即便放不成羊,她宁愿去烧火做饭,也不愿再唱戏了。尤其是不唱这种拿体力、绝技拼命的戏了。
记得易青娥在第一次烧火房住在灶门口的那个夜晚,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回到九岩沟。她放了一群羊,有几百只,不,是几千只。一沟两岸都是羊,全都是她家的羊。她数啊数,越数越多,咋都数不清。羊把她包围着。开始,她的脚是站在地上的,后来,羊就把她抬起来了。她在羊身上躺着,滚着,好柔软、好暖和的。后来,不知咋的,她也变成了一只羊。它们就都卧在坡上晒太阳。太阳太暖和了,晒得每只羊的毛,都是金灿灿的。
她只想当一只快乐的羊……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忆秦娥再也回不去了。
到了县剧团的易青娥因其嗜鼓如命的舅舅下狱而牵连,成了剧团食堂的烧火丫头。而小小的剧团竟然藏龙卧虎,有“苟存忠、古存孝、周存仁、裘存义”存字辈的四大扫地僧倾囊相授,还有“米兰”和“胡彩丽”两位老师护法。他们都对这个易青娥青眼有加,私下给她“开小灶”,鼓励她敦促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易青娥自己也非常努力,一边烧火一边抬脚练“朝天蹬”是常有的事儿。这种硬功夫,让人想起在奥运会赛场上跳水姑娘们,她们完美的纵身一跃的背后有多少伤痕累累的记忆。
易青娥的人生是历经磨难的一生,下苦功,结硬寨。
易青娥就是这样,凭一股子与生俱来的傻劲,痴迷于练功,把朝天蹬练到极致,心无旁骛地重复,当对手使绊子的时候,她在苦练基本功;当对手耍小聪明的时候,她在默默背台词;当对手在给领导送礼走捷径的时候,她在排练折子戏。有多少荣光,背后就有多少苦难。
小说里的人物朱继儒说:锥子装在布袋里,那尖尖,迟早都是要戳出来的,谁也挡不了捂不住。你们甭急着解布袋口,布袋口好解,有时一阵风就自己刮开了。果不其然,易青娥在折子戏《打焦赞》中成为主角,一举成名。
从此开启了忆秦娥的人生,不仅红遍三秦大地,还到美国百老汇献唱,万众瞩目,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角。成名之后的忆秦娥依然能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仍然不忘练习喷火绝技,继续打磨台词。人生的巅峰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沉淀,有贵人相助和自身的努力,忆秦娥成为秦腔皇后。
图片来自网络
戏里戏外谁是主角,努力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作家王蒙认为,《主角》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生动写出秦腔大地各色人等在时代洪流的不同人生。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在戏里戏外、在喧闹与寂静、在欢乐与痛苦、在世俗与崇高之间虚实相接。小说特别刻画的几个女性形象印象深刻。
【忆秦娥】当了40年的主角,但在生活里她并非一帆风顺,事业达到巅峰的忆秦娥在现实生活中却充满欺凌,一次次遭遇背叛,有人觊觎她的美色;有人在乎她的名气;有人寄生于她。忆秦娥只是一个善良单纯的瓜娃子,是一群男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所以她在生活中不是主角。
【楚嘉禾】她和忆秦娥形成鲜明对比,也和忆秦娥争了40年的主角。论形象,论背景,她都在忆秦娥之上,但却不愿吃苦,没有能撑起主角的过硬的基本功,却有“当主角”的执念,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和忆秦娥作对上,给领导送礼,给忆秦娥泼脏水,和戏迷“睡觉”……到最后也没能唱上主角,最终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小丑。
【周玉枝】舞台上永远的配角,在小说里着墨不多,她深知自己无法忆秦娥相比,便安心于自己的角色,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择偶时亦不攀比不赌气,踏踏实实地嫁给一位老师,生儿育女,反而活得坦然,戏里的黄金配角活成了现实生活的大女主。
图片来自网络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哲理,具有一定辩证性。
孜孜以求,依然弥补不了设限的人生格局。
如果把《主角》这本书分成三部分,那个前面两部分写得挺不错,但最后一部分写得太敷衍了。即便后记中作者陈彦说是想避免落入俗套写成一个奋斗励志的故事,想从多纬度去写,这一写就用力过猛了,反而把主角形象和性格走偏了,这或许是作者的局限性,也正是忆秦娥的局限性。
忆秦娥无疑是努力的,但是最后她无法抵达内心的通透,她和养女争主角的之中迷失了自我,失了艺术家的气度和格局,最后小说还写她到画展里情绪失控的泼墨行为,完全偏离了人物的性格,自相矛盾。这也正是忆秦娥受限的人生格局,那么到底是提升忆秦娥的人生格局,又是什么限制了忆秦娥的人生格局呢?
遇见过的恩师,提升了她境界的高度。
人的一生遇见什么样的人,就会带你低达什么样的高度,忆秦娥还是易招弟的时候,父亲酷爱皮影戏,舅舅是一个鼓痴,可以把鼓视为生命。随后她在剧团里遇见的多位恩师带领她走上一条不将就的曲艺之路,特别是民间艺术大师、剧作家秦八娃,他对于忆秦娥而言,有再造之恩。名师指路,是她人生的伯乐,是他事业上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