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被长信宫灯的光芒所掩盖,其实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国宝

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的发掘,是河北乃至中国考古的一件大事。中山国本来就相当神秘,它们的墓葬形式和陪葬品和中原诸国有很大区别,也为我们了解当年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意义。中山王墓的文物,大多都被收录于河北博物院,而这个博物院中还收藏中山靖王的满城汉墓陪葬品。相比之下,中山王墓的重要文物光芒,都被掩盖了不少。

比如说银首人形灯就是如此,它又被称为战国银首人俑灯,却在很长时期内被人忽略。说起去河北博物院参观,我们都会自然而然联想到长信宫灯。至于说这盏银首人形灯,不好意思,根本无人提及,其实它并不简单。

如果按照这盏灯的复杂结构和精美程度,其实远超长信宫灯。它由人俑、蛇、灯杆、灯盘和方座组成。最显眼的当然是人俑,他的头发是银质的,眼睛由黑宝石镶嵌而成,其余为铜质,这就是“银首人形”的由来。

我们可以看到,人俑的发髻相当精致,头发纤毫毕现,丝丝不乱。人俑的面貌也十分清晰,眼睛炯炯有神,含笑而视,仿佛如同真人一样。无论是眉毛、鼻子还是面部的笑容,都是那么真实自然,没有做作的痕迹。甚至连胡须,都微微翘起,似乎会随着人俑而颤动一般。

人俑的身上,穿着的是云纹右袵袖锦袍,这是一件华服,雍容华贵,典雅非凡。只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服侍上原来镶嵌的宝石、彩粉、颜料,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掉落了。我们只有通过那斑驳的锈色,龙飞凤舞般的图案纹路,感受到当年的精美绝伦。

人俑的腰间,还很细致地制作了一件带钩。古代带钩并不少见,现在文物市场都还有大把的出售,价格也不算贵。文物爱好者都知道带钩是作为古代的皮带使用,但在此之前却没有找到足够的资料证明如何使用的。直到这件文物的面世,人们才找到确凿的使用证据。

很多人以为人俑右手握着的是一条蛇,其实那叫作螭,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它的特点是肚大能容水,在灯具文物之上,显然是有防火的寓意。螭口衔着长长的柱子,柱子之上装饰着错银龙纹,十分漂亮。柱子之上还有一只小猿猴,仿佛在向上攀爬。柱子的顶端,就是一件灯盘。小猿猴似乎就是在探寻那烛火之光,在寻求光明。

人俑的左手,则是抓住了另外一条螭的尾巴。这条螭向外横出,口托另外一个灯盘。螭的下方,则是第三个灯盘。也就是说,这盏银首人形灯实际上有三处灯盘,可以同时点燃三盏灯,也可以根据需要,点燃不同高度的灯。

这盏灯的造型如此独特,肯定还有其它许多寓意,需要文物爱好者的不断琢磨和新的史料相互印证。根据它的图案、做工以及人物的服饰来看,它应该是战国时期的。

这件文物,当然是战国时中山王的心头所好,不仅在平时把玩、使用、珍藏,而且还在死后,让人带到坟墓之中,不愿意与之分离。相比之下,长信宫灯只是刘胜妻子的陪葬品,很可能是宫中赏赐之物,再加上特殊的环保方式,这才名声大噪。如果按照当时的背景分析,银首人形灯的地位,绝对不会不逊于长信宫灯。

当然,非得分个高下,实在没有意义。它们都是中国古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代表了当时令人赞叹的制作水平。只是希望朋友们在参观河北博物院时,也多看这件精美文物一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