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箭射中了主帅,他却砍掉箭身,谈笑风生继续指挥

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唐高宗头痛的突厥人又叛乱了。这次是十姓突厥的车薄反抗朝廷,不过让唐高宗稍稍安心的是,他还有王牌裴行俭。突厥人三番两次的叛乱,都是由这位老将平定,他奇谋诡计频出,又能征善战,突厥在他手上吃尽了苦头。

可是,令唐高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被任命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的裴行俭,就在出征前夕突然病逝在长安的家中。唐高宗固然难过,不过更让他担忧的还是边关战事,既然裴行俭不在了,那还有谁为大唐对付这群野心勃勃的叛军呢?

主帅人选,对于古代行军打仗是至关重要的,唐高宗久拖未决,后来才决定让年纪更大的薛仁贵出征。可是没想到,边疆传来了战报,突厥叛军竟然已经平定的。

胜利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来临,这是因为突厥人又碰到了一个名将——王方翼。他本来就是裴行俭的副将,曾经跟随裴行俭出生入死,经略西域,多次打败了突厥。裴行俭入朝后,他就带兵驻守西域。没想到,突厥叛军阿史那车簿啜反叛后,首先就围攻的是他所在的弓月城。

王方翼率军在伊犁河边与突厥人对峙,随后主动发起攻击,杀死突厥先头部队一千余人。叛军很快以十万大军包围国来,王方翼丝毫不惧,仍然发动当地各族军民,同心抗敌。

这一战在热海打响,西域的荒漠寒光逼人,凄冷无比,只有震天的喊杀声,却又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王方翼深得裴行俭的兵法,布阵如同行云流水,唐军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在乱战之中,一支流矢划破天际,竟然不偏不倚射中了王方翼的手臂。

当时手下的亲兵,正在聚精会神观察占据,旁边的将领谋士也在焦急等待,竟然无人发现王方翼已经中箭。王方翼痛苦地哼了一声,也没有让他们发现。他悄悄抽出佩刀,将箭身砍断,用衣袖遮住箭头,继续谈笑风生。

这一战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王方翼以镇定自若的表现让唐军安心,也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然而,王方翼马上又接到了一个并不美妙的消息。他军中的胡人因为受到突厥的蛊惑,竟然设计准备绑架他以获得赏赐。

肯定不能坐以待毙,然而也不能打草惊蛇,毕竟涉及了七千名胡人。于是,王方翼想出了一个觉妙的主意。他传令着急七千胡人的头领开会,等人到齐后,宣称要给予他们奖励。当念完一个名字,此人就去营外领赏。

其实是什么领赏,而是早已埋伏好的唐军就地一刀,送他上黄泉路。但是王方翼在外敲锣鸣鼓,营内的胡人将领还以为是庆功的锣鼓。结果当天营内锣鼓响个不停,胡人也死个不停。最后,等到这些头目都被杀后,王方翼这才派人趁着风起,将生育群龙无首的七千叛军杀得干干净净。

就凭借战场上的勇猛镇静与战场下的谨慎小心,王方翼赢得了胜利,让唐军的捷报送至长安,而此时出征的大军还没开拔。唐高宗欣喜万分,连忙召见了王方翼。他看到王方翼的袖子上有污迹,忙问是什么原因。王方翼这才脱掉袖子,将来龙去脉告诉了唐高宗。

唐高宗感慨万千,长吁短叹,赏赐了不少财物。然而,也仅限于此,并不敢重用王方翼。原来,王方翼是已废王皇后的本家,而王皇后则是武则天最痛恨的情敌之一。以这层关系,王方翼当然得不到唐高宗的重用,只能得到几声长叹而已。

更令人唏嘘的是,王方翼后来还是因为被武则天记恨,被贬至最偏远的崖州,人还在半路就因颠簸而去世。一代名将,未能马革裹尸还,而死于自己人之手,岂不是一个遗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