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国时期最让人怀念的君王,诸葛亮、李白都疯狂歌颂他

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诞生了不少英明的君主。在他们之中,燕昭王的名字并不响亮,然而,他却是被后世文人们深深怀念的国君,甚至连诸葛亮、李白、李贺、汤显祖也疯狂歌颂他的功绩和美德。

若论功绩,燕昭王确实突出,他振兴了伤痕累累的燕国,更是开疆拓土将强大的齐国几乎灭掉,让燕国跻身为战国七雄之一。但这些在历史长河之中并不算什么,比他更伟大更厉害的比比皆是。燕昭王最令人怀念的还是识人用人的胆识和魄力。

燕昭王的上位,是在燕国最为困难的时期。他的父亲燕王哙突发奇想,将王位让给了子之,结果惹得国内大乱。齐国、中山国借口平叛,却占据了燕国的大片土地。赵国不愿意中山就此强大,便将在韩国当人质的公子职送回去,当上了燕昭王。

可以看到,燕昭王继位时的窘迫。如何振兴燕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在两千多年前,他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人才才是最贵的。但是如何选用人才,又如何让人才投奔他这样一个没落国家,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问老臣郭隗,要他推荐人才。郭隗却给他讲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故事里的国君宁愿巨资买下千里马的骨头,有这样的决心,千里马自然不难获得。郭隗狡黠地说:我没有什么能力,如果君王连我也能善待,害怕没有才德的人来吗?

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有水平的加薪理由,燕昭王也不傻,但他却老老实实照办。他拜郭隗为老师,而且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给郭隗居住。在燕国的沂水之滨,他设立了高台,上面放了几千两黄金,都作为投奔而来贤士的见面礼。

在那个时候,能人异士很多,想有所作为的人也很多,听到燕昭王求贤若渴,果然纷纷而来。大阴阳家邹衍就是其中之一,他来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各国国君都会出城相迎。燕昭王却做得更谦卑,他甚至亲自拿着扫把,为邹衍清扫开道,并拜为师父,自己陪坐。

于是,剧武从赵国赶来,居庸从卫国赶来,当然最著名也是最有价值的还是乐毅。他被拜为亚卿,制定了燕国的法律,整顿了燕国的军队,安置了无数的流民。燕国一天天的好起来,强大起来,也一天天接近了向齐国讨还公道的时候。

在乐毅的外交攻势下,各国联军一同攻打齐国。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为了独占胜利果实,乐毅又礼送各国军队,并且以卓越的指挥才能,连克齐国70余城,让齐国不得不龟缩在莒和即墨两座城池之中。这是燕国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胜利,燕国人从来没有想过能将强大的齐国逼到灭国的边缘。

即便在这个时候,燕昭王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太子受到大夫骑劫的蛊惑,向燕昭王进献谗言说乐毅三年还没拿下剩余的两座城池,完全是因为养寇自重,想自立为齐王。

这是古代君王最容易上头,也是最容易被蒙蔽的时刻。然而燕王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对太子大发雷霆:如今能够一雪前耻,难道还不是乐毅的功劳吗?别说他想当齐王,就是真当齐王,也是应该的!

此后,燕昭王下令立乐毅为齐王。这是何等的胸襟和魄力,也是何等待人的胆识。作为国君,他并没有别的长处,唯有用人一项足矣笑傲战国。

后世的文人,都将燕昭王作为自己的偶像崇拜。诸葛亮经常用乐毅自比,就是希望遇到燕昭王这样的明主;李白在多首诗歌中盛赞燕昭王,并且“哭天呼昭王”;李贺明确表示,愿意为这样的国君战死;即使到了元朝,汤显祖还写下《黄金台》表达倾慕之情。士为知己者死,想必他们都将燕昭王当作自己的知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