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82)|明曹全碑初拓本(“因”字不损本)

曹全碑初拓本(“因”字不损本)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年代:明

馆藏地点:上海博物馆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曹全碑》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据沈树镛《汉石经室金石跋尾》所记,此碑出土时最初拓本“因”字未损,但此拓本极少见。相传在明末时碑石中断,亦有人认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断裂,一般人们所见到的多为中断后之拓本,裂纹横亘在首行第三十八字“商”斜穿至末行第二十二字“吏”。此为沈树镛旧藏“因”字未损本 。

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故此碑刚出土不久的拓本极为少见,目前存世有二,一藏于故宫博物院,一藏于上海博物馆。

上博藏明代出土初拓未断本

箭头处为“因”字,未损

故宫藏博物院明代出土初拓未断本

箭头处为“因”字,已损

全碑拓,此时碑已断,右下角为“因”字,已损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其波磔之法与《石门颂》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

《曹全碑》系晋王敞等纪念曹全功绩而立。王敏、王毕等立石。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出生于敦煌名门望族,以戎马军功名扬河西边陲。然而不幸的是,正当曹全春风得意之时,却因政治势力之间的残酷斗争而含冤入狱七年之久。直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黄巾起义横扫中原,危在旦夕的朝廷无奈之下大赦天下,曹全才得以出狱,并被朝廷委任为酒泉禄福长,率兵镇压起义军。”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专家说,为了追回失去的光阴,实现“兼济天下”的宏大理想,曹全担任“合阳令”,对黄巾起义军实施了残酷的武装镇压。曹全的这一举动以及其在位期间廉政爱民的崇高威望,使得合阳57名郡、县官吏在王毕、王历、秦尚等人的号召下,感恩戴德,同心合力在合阳故城(今合阳县城东20公里处伏六乡和阳村附近),为曹全竖起了这座不朽的丰碑。《曹全碑》碑文除了记载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还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说起《曹全碑》的曲折故事,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叫行知省的人。抗日战争期间,西安、合阳等地屡遭空袭,曾经有一次,合阳遭到六架敌机轮番轰炸,死伤民众多达57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陕西省政府暨教育厅等有关单位为保护文物,曾严令各县采取措施。合阳县政府接到命令后,立即责成该县北护难村拓印碑石的工人行知省等人,在合阳文庙内就地用土构筑窑洞,维护《曹全碑》。为了保守秘密,严防汉奸破坏,行知省和同仁放出风声,假称“《曹全碑》已奉命运到省城”。从1939年到1944年,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曹全碑》能一次次地躲过敌机的狂轰滥炸,安然无恙,这与行知省的悉心保护是分不开的。1956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派来工人,将藏在合阳文庙夯土墙内的《曹全碑》挖出,用卡车运回碑林收藏。


隶书始于秦而兴于汉,尤其到了东汉,碑刻最为发达,留下了不少书法艺术的精品,其中的《曹全碑》可以说是隶书发展中技法最为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宗碑》,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碑阳凡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上列一行,二列二十六行,三列五行,四列十七行,五列四行。此碑无额,明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郃阳莘里村,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清康熙十一年后,碑身出现裂痕。从拓本看,《曹全碑》的字迹保存较为完好,虽不免少有风损,但字形轮廓及笔画的起讫用笔都仍清晰,这无疑为后人临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曹全碑》在历代学人及书法评论家的心目中地位较高。清孙承泽赞誉其:“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乃“汉石中之宝也”。万经平其曰:“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南海康有为先生则认为其与《孔宙碑》为“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徐树钧在其《宝鸭斋题跋》中称其碑阴书法“神味渊隽,尤耐玩赏”。从前人诸多评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全碑》最显著的审美特征是典雅逸静。与其同时代粗拙的汉碑相比,《曹全碑》若一位翩翩君子,具有极高的修养,其个性不激不励,中正平和,既符合规范,又飘然逸出,与《张迁碑》等以追求真率拙朴的碑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

  • 李隆基《石台孝经》隶书拓本

    唐玄宗书法媲美唐太宗,善行书,尤工八分章草.<石台孝经>得汉隶之精髓,风骨巨丽,丰厚腴美,清丽多姿,神采飞扬,堪称历代帝王最美隶书.此帖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高620厘米,共4面 ...

  • 隶书学习的范本——汉代《曹全碑》(明拓本) ​​​​欣赏

    隶书学习的范本--汉代<曹全碑>(明拓本) ​​​欣赏:

  •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二)明三龙二凤冠

    在外国人主要呆在北京的年代里,每天早晚长安街上的自行车潮,成为他们对这座古老都市的最深刻印象,确实,最多时北京可能真有九百万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三十年前,但却像两个世界. 也许,真有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 ...

  • 江西景德镇一少女墓,出土“逆天”瓷器,成首批禁止出境文物

    江西景德镇,又名"瓷都",不仅海内闻名,海外也广为流誉.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所携带的大量瓷器中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在如此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一位古代民间少女墓出土" ...

  • 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之铜奔马和它的仪仗队

    1969年,准备打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武威农民们在雷台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墓,勤劳的人们就把墓里的东西全搬回家了,直到若干天后被国家干部们连蒙带吓,才把准备卖掉换工分的这些文物献出来.经 ...

  • 国家博物馆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国宝

    大约一万年前,农业诞生了,通过种植被驯化的草本植物,以及饲养被驯化的禽类和奇蹄目偶蹄目的草食动物,人类终于有了定居生活,然后古人又用土加水再用火烧,制成陶器,这样才能煮熟农作物的颗粒. 随着人类农业收 ...

  • 甘肃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人形双系瓶

    7000年前的一个夏天,他烧制出了一件独特的彩陶瓶,瓶口是一个梳着整齐头帘儿短发的她的头像. 7000年后的专家将它命名为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也叫彩陶人形双系瓶.虽经7000年岁月剥蚀出现残损,但她的清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乾陵陪葬墓壁画

    无论怎么评价武则天的功绩,她也是个狠毒的母亲,因为她逼死了29岁的儿子李贤.她还是个狠毒的祖母,仅仅因为被孙辈们说了几句闲话,就先后处死了19岁的孙子李重润和17岁的孙女李仙蕙. 李重润和李仙蕙的父亲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

    在西安的民俗街逛逛,路边摊和店铺里都摆着一种青白的仿古瓷器,个头有大有小,造型都出奇的一致,价钱也好商量,小号的在路边摊大概20块钱,要是在商店里或是博物馆的纪念品中心,可能就要加个0了.这种满大街都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参观碑林前,一定要做好功课,一定要知道准备去看哪些国宝,因为碑林里的国宝都非常的低调,不起眼地分散在一个个屋子的角落里,就是那些收藏国宝的屋子也都非常低调,就是一间间老房子,而且大屋子里几十件碑刻就那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红山文化玉龙

    龙作为一种神化传说动物,早期地位并不高,传说中有的被黄帝当成坐骑,有的负责拉神仙的车辇,而且可以被豢龙氏饲养,还老得躲着会屠龙术的壮士.直到中古以后,龙的地位才上升,不过那也是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