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智慧路灯+“新基建”示范区建设启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记者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了解到,6月以来,该公司在意式风情区对传统路灯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新型城市照明基础设施综合示范区,升级后的路灯设施与大数据、5G等配套设施建设融合,为“新基建”落地和天津能源先锋革命城市建设贡献“路灯方案”。
据了解,新型城市照明基础设施综合示范区共涉及意式风情区景区和周边10条路、3个广场近300基路灯改造,改造后的路灯将在智慧照明、便民服务、大数据采集等方面实现路灯杆的革命性功能拓展。
同时,升级后的路灯可随时控制调整光照明暗,路灯检修也将从传统“被动抢修”变为“主动服务”,使照明更加可靠和人性化。在服务民生方面,智慧路灯开发了无线WiFi、便民信息发布、道路交通指引、移动设备应急充电、积水监测等功能,根据不同地段游客的不同需求,功能还可“个性定制”。
去年4月,国网天津电力在中新生态城率先试点建设了智慧路灯,对传统灯杆进行改造,开发智慧路灯感知共享平台,实现了对温湿度、PM2.5、便民广播等功能的拓展。在去年汛期,国网天津电力进一步试点“智慧灯头”,将监控摄像、语音广播功能和杆体中部水位监测装置相结合,实现水位传感、监控摄像、语音广播的融合联动,及时提示百姓平安出行。
今年,国网天津电力全力助推天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路灯转型升级,在智慧路灯试点工程基础上,在灯杆设置5G基站安装空间、同步敷设5G配套光纤,为5G通讯基础设施推广提供优良载体。路灯上各类感知设备采集的大数据也将为政府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此外,在标志性景点还将新增地面互动投影功能,增加景区趣味性和互动性。
国网天津电力将逐步对天津五大道等景区路灯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路灯结合“智慧停车”技术,为景区管理和市民便利提供更多服务,形成路灯与新科技融合互动。随着智慧路灯普及推广,未来的路灯就像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感知人冷暖,照明更人性,服务更贴心。
(来源: 北方网)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首次系统调试灯光
6月21日
关于新建通沪铁路跨江大桥的
正式命名文件已下
这座连接南通和张家港两地
承载着南通至上海通沪铁路一期工程的
长江大桥“大名”确定为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这也是江苏首座
融合了长三角三地地名的跨江大桥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大桥位于江阴长江大桥下游45公里,苏通长江大桥上游40公里,北起南通市通州区,南至张家港市,全长11公里,是通沪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
就在几天前,通沪铁路一期工程通过国铁集团的初步验收,大桥也开展了首次灯光系统调试,按照计划,将于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事实上,这座大桥也将成为江苏第一座以长三角三座城市地名共同命名的跨江大桥。与港珠澳大桥由粤、港、澳三方共同建设,因此命名融三城特色不同的是,沪苏通大桥实际只在苏州、南通落地。对此,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作为通沪铁路的控制性工程,这座跨江大桥将成为南通及苏北沿海城市高铁入沪的必经之道,同时这也是一座集国铁、城铁与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工程,其意义将远远超出一座桥梁对于当地交通改善的作用,它将带来整个长三角经济版图的重构,“沪苏通”的命名使其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重要地位一览无余。
最终的命名中,上铁局集团提出,应在大桥的“大名”中体现铁路元素。毕竟,这是除了半个世纪前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之后,江苏第一座公铁两用的跨江大桥,意义重大。最终,这座跨江大桥定名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据悉,即将投用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历时6年建成。大桥的主桥长2296米,主跨1092米,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大桥用钢量达到48万吨,相当于12个“北京鸟巢”,混凝土230万方,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大桥既走汽车,又走高铁,但是却非常坚固,可抗13级台风、8级地震,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
从上层公路来说,南连锡张高速公路,北接G40沪陕高速、G15沈海高速,将使南通与无锡间的距离缩短至1.5小时,为沿海城市与苏南尤其是无锡、苏州间往来的车主提供新的跨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