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体用化之五味五行心悟

金民 金民 今天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辅行诀体用化之五味五行心悟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辛味散之性,顺其肝德

在散之性,内经云以辛补之,辛味在肝则为补,辅

行诀云辛为肝之用味),以酸泻之(其肝脏虚而

不行,不行则肝郁,郁则滞,内经云以酸泻之,

酸在肝为泻,辅行诀云酸为肝之体味),肝苦急

(肝苦于急迫,急则刚),急食甘以缓之(甘缓其急,

其性由刚化柔,内经云急食甘以缓之,辅行诀云

甘为肝之化味,由辛酸合化为甘,辛为肝之用味

,助肝之升发,酸为肺之用味,助肺行布雨,由

肝升肺降,升降相宜,注肺雾露之灌溉,注入脾

化合为甘,以甘养脾,脾用味为甘,用甘而缓肝

急)。

心德在耎(软)———以咸补之(咸味软之性,顺

其在心德为软之性,内经云以辛咸补之,咸味则

在心为补,辅行诀云在心咸为用味)。以苦泻之

(其心脏虚,则脉不行,不行则滞,滞而化热,

心病由心包代罚之,内经云以苦泻之,辅行诀

云苦为心包之体味)。心苦缓(心苦于缓,缓则滞,

滞则热化),急食酸以收之(酸收其缓,其脉则畅

,内经云急食酸以收之,辅行诀云酸为心之化味,

由苦咸合化为酸,苦为肾之用味,以苦坚肾,咸

为心之用味,以咸软心,使肾水上承于心,心火

降于肾则水火既济,心脉通肺,苦咸注

入于肺化合为酸,为肺之用味,用酸以收心之缓)。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甘味缓之性,顺其在脾德

为缓之性为补,内经云以甘补之,因甘能缓脾之功

能故辅行诀云甘在脾为用味)。

以辛泻之(脾虚则失运,失运则土壅,木克土,以

肝木疏土之壅,辛为肝之用味,辛为脾之体味,

故以辛泻之)。脾苦湿(脾阴用阳,脾阳除湿,湿聚则脾阳失运,

则脾苦于湿),急食苦以燥之(苦以燥湿,则湿去,

则利于脾运,内经云急食苦以燥之,辅行诀云

苦味为脾之化味,甘为脾之用味,以甘养脾土,

辛为肝之用味,以辛助肝畅达以疏土,脾阳将辛

甘注入于肾合化为苦,以苦坚肾,苦为肾之用味

,用苦以燥脾湿)。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酸味收之性,顺其在肺

其德为收之性,内经云以酸收之,酸味在肺为补,

因酸能收肺之功能,故辅行诀云酸在肺为用味),

以咸泻之(肺虚则郁滞,咸为肺之体味,故以咸泻之)

。以肺苦气上逆(肺主节治,主宣发肃降,失司宣降,

则气逆,故苦于气上逆则病咳喘),急食辛以散之

(辛以宣肺,肺气得宣,方复肺之肃降,则气上逆

则平,酸为肺之用味,以酸敛肺,咸为心之用味,

咸助肺以软润,肺酸咸注入于肝化合为辛,以辛

宣散,酸咸合化为辛,辛为肺之化味)。

肾德在坚———以苦补之(苦味坚之性,顺其在肾

德为坚之性,内经云以苦补之,苦味则

在肾为补,辅行诀云在肾苦为用味)。以甘泻之,

(肾虚则肾浊不化,故以甘泻之,甘味为肾之体味)

,肾苦燥(肾为水火之宅,肾燥则肾阴虚而不含阳,

则龙雷之火浮越,肾易阴阳诀离,其气乃绝,故

肾苦于燥),急食咸以润之(以咸润肾则肾精充足,

肾精充则肾阴可含阳,肾阴阳平秘,苦为肾之用

味,以苦坚肾,甘为脾之用味,以脾之精微濡养

于肾,以苦坚肾,以肾水及以肾火助脾阳生精微

化合注入心化合为咸,化赤为血)。

传承中医,宏扬国粹!

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临床技能,欢迎中医同仁们参与经方临床医案讨论中来,中医理论体系构架不同,医案讨论答案不同,故医案答案没有唯一,只有最佳,这样在探讨医案中,升华我们的灵感,期待您的参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