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阅读通向幸福】◆樊丽丽
回想我从小到大的阅读,很多都是从被动开始的。自上学第一天开始,便与阅读相识,不管是否情愿,阅读便生生地闯入了我的生活,只所以是被动,因那时的阅读都是课内的书籍,有喜欢的,也有厌烦的,但不管哪一种,我都要每天与阅读相伴,大部分时间还要与其耳鬓厮磨,熟记于心,相处的并不愉快。直到我发现了课外的阅读,就像穿越了漫长的黑夜看到了黎明前光亮,惊喜万分,相见恨晚,愉悦的阅读相伴开始了。
《少年文艺》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一本薄薄的文学刊物,每篇必读,一个字都不肯错过,就连书中的插画也是百年不厌,那种阅读体验和阅读的喜悦现在每每想起,依旧会涌动起一股幸福的热流,在那个课外书贫瘠的年代里,书包里能有几本《少年文艺》,就像腰包鼓鼓的大老板一样趾高气扬,同学们之间相互传阅,也会有同学拿着最爱的小人书来交换。我想对于现在被无数课外书籍包围的孩子们来说是无法体会的。
没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和书城,没有舒服的座椅,手捧一本书随便在墙角一蹲,就沉浸书页的画面。那时的阅读带给我们童年伙伴最大的变化就是模仿,当时《少年文艺》里有很多同龄人发表的作品,相比课本上的范文,所以看同龄人的作品更容易激起自我感觉的表达;男孩子看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后,都拜把子称兄道弟了,义气当先,为兄弟两肋插刀不在话下,读过金庸、古龙就幻想终有一天终会执剑走天涯,扫平天下不公事。
不知何时,我与阅读的距离拉大了,或许是学业与工作的压力,亦或是家庭的琐事,随着年岁慢慢增长,我与阅读的距离越来越大,我内心积累的问号也越来越多,都说距离产生美,可这“美”没看到,突增的烦恼却像一个个漩涡想把我卷入其中,焦虑和苦恼伴随而来,没有了阅读的生活,就像一棵无根的大树,没有了绿肥红瘦,没有了阳光雨露。就像网络上说的一样,现在的阅读越来越功利了,专业书都还读不完呢,谁还会挤出时间来读“无用”的书呢?
白岩松在谈及阅读时说,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好的成长,更重要是能把我们内心的问号慢慢地抻直,能帮助我们寻找到平静和幸福;通过阅读似乎又可以在白纸黑字里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鸣,仿佛回到了大自然。
有位大家曾说过,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顺序不能错,一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人与内心的关系。这三个关系从我们一出生就与我们结合在了一起,直到生命的终点,终其一生能把这三个关系解决了的人是幸福的,而阅读就是打开这扇幸福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