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万能公式 六大突破技巧,让你在考试中分数提升15-20分

几年前有这样一则新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湖南岳阳籍高考考生、青年作家张一一参加高考。在高考作文中,他以《“最美乡镇干部”为何八年未提拔?》为题答卷,作文仅得29分。

而在此之前,他已出版过十本书、发表过近千万字文学作品。

张一一将湖南教育考试院告上法庭,要求公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等。

但作家的上诉并未成功,更让人不解的是,大多数网友都纷纷表示,作家的这篇作文理应只得这么点分,偏题了。

其实有很多作家都曾经参加过高考,而大多的语文考试都不太理想。

作家写不好高考作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个性化的表达和文字的积累,他们能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但高考作文和平时创作真的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以为竞赛作文(创作作文)得分高,就等同于考试作文得分高?

事实恰恰相反,屡获竞赛奖项的学生,在中高考中往往发挥并不好,得分普遍偏低。

原因在于中高考作文是规定了选拔动作的特定写作,不同于创作,强调“个性”,中高考作文规定的 600 字、800 字有写作规律,开头 80 个字内必须亮出主题。

而这一点往往被竞赛作文的作者们忽视,在考场作文中铺垫过多,主题不鲜明,这样怎么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呢?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理解。如果竞赛作文是在写 8 分钟发言的“提案”,那么中高考作文就是写三分钟发言的“演讲稿”。

这显然需要不同的呈现方式。

孩子平时的作文好,也并不代表中高考作文就好。因为平时教师是教练兼裁判,他们的评价会偏高一些,他们对待考试是一个通过式的心态,强调“大同”,习作缺发展性,只停留在基础等级,同时还受对学生的印象影响。

而中高考作文得分往往偏低,因为教练、裁判分开,裁判被大量的千篇一律的惯性影响,造成阅卷的审美疲劳,极易产生压分现象。

这类选拔考试作文更偏重“差异化”。基础等级只是保底分,真正的突破在发展等级。

而且长期以来高考作文由于考生与阅卷者的磨合,业已演变成一种特的“文体”,在很多人眼里拥有固定的范式。

这些人,当然也包括阅卷的老师。

也有作家试图用作家的眼光教孩子写作文,但结果常常是不如人意。

最出名的例子,就是郑渊洁替儿子写作文的故事。

郑亚旗不愿意写作文,郑渊洁出于对没完没了的家庭作业深恶痛绝的情结,答应帮儿子写篇能得高分的作文。

没想到,郑亚旗看了爸爸写的作文后肯定地说:“你这东西在我们老师那儿百分之百通不过。”

郑渊洁不相信于是父子两个打了赌:如果亚旗赢了,郑渊洁写假条协助儿子罢课一个星期;如果郑渊洁赢了,就获得一年不参加家长会的权利。

结果——郑渊洁惨败。

老师在郑渊洁的作文上用红笔只写了 11 个字:

文章怎么可以这么写?

重写!

这就是目前作文教学的真相,范式的作文教学和选拔,如果你试图突破它,用作家的想法去进行文学的创作。

那么,你的作品,就算本身是金子,也很难逃过被埋没在沙子里的命运。

在考场作文得分不靠运气,也不完全取决于平时的写作实力,还要靠一定的考试技巧。

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公式:

考试作文 = 写作能力+开放式阅读能力+考试技巧

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场赛车游戏,你要了解比赛规则,为自己的车选台好发动机(确定主题)、为自己配台好车(选好材料)、走近道超车(确定表达方式)、做好起步与冲刺(开头与结尾)。

作文考试可以按照 45 分钟的文字游戏进行训练。

考试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借助600-800字,展现考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卷老师会通过主题评判考生是否厚重,通过选材评判考生是否渊博,过表达形式评判考生是否聪明,通过文笔评判考生是否有才气。

因此一篇高分作文必须是 ' 色香味 ' 俱全。

在这场赛车游戏中,我们首先要根据比赛规则制定策略。

要想在这个比赛中获胜,做到中考“有特色”、高考有“发展等级”,综合全国作文的特点,无外乎六大突破:

突破一:观点“鲜明”

观点鲜明区别于“观点突出”。

如“我爱我的祖国”因包含面广泛,可以算做“观点突出”。“我爱我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哪些民族英雄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则属于“观点鲜明”,这个观点精确到“不屈不挠”这个“点”上。

突破二:立意“独到”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对材料的开放式分析能,寻找到 3-5 个主题,正反主题皆可;二是对对手的分析能力,寻找到超越 80% 考生的“立意独到点”。

突破三:选材有新意

这样的选材一定是众所周知的“正材”(主要材料)。为达到这一点,考生须在平时积累一定数量的历史事件,熟记国朝代变革时期准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一般中考需要准备30个,高考需要50-80个。

选材有新意不是要学生去“杜撰”材料,而是“选”那些评委知道,但可能连他都想不到的材料。

例如:《家的声音》

大多数同学会选择自己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声音。选材就缺少新意。

我们可以这样选材:

公元前 202 年 12 月,在垓下,十余万楚军被五十余万汉军团团围困。

四面有楚歌传来。楚歌?那可是家的声音!此刻项羽想起了……

接下来文章可以以楚歌代表和平的呼唤,与战争的厮杀声形成对比,彰显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这类材料就达到“选材有新意”的标准。

这类料的准备和多主题运用的训练可以安排在小升初、初升高、或者7、8年级和10、11 年级的寒暑假进行封闭训练。

背会材料不难,难在个性化运用的训练。

突破四:想象力丰富

这个规则有风险,一般不主张过渡突破。在内容和主题上想象有风险,但是在形式上的突破可以尝试。

突破五:语言有文采

主要表现在文字有节奏感、韵律感、画面感、逻辑感,这需要1-2年的专项训练。

什么才是有表现力有文采的语句呢?

例如:

昨天傍晚有一阵风把我们家院子里的银杏树吹得落叶纷飞。

如果改成:

傍晚时分,秋风掠过。银杏树落叶纷飞,院子里一地金黄。

高下立判。

突破六:结构有特色

结构的特色突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角度突破,如采用第三人称、“我是主角”、“我是配角”等角度来行文;

二是形式突破,如摒弃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四大文体,采用日记、书信、实验报告、微博体等创新形式;

三是在风格上突破,可以是优美的散文风格;惊险的冲突风格;幽默的喜剧风格;深沉的哲理风格等。

这项训练将结合学生自身个性来设计。

这种赛车游戏式的技巧训练在中高考考前尤为重要。往往没动笔胜负已分。

每一个环节都配置、训练到位,则完全可以解决小升初、中高考的作文难题。

漫长的12年的学习就如一个车手训练车技的过程。我们需要做出系统化的安排。

小学先学素质作文,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主题的深度思维、选材的宽度思维,形式的创新思维等以及阅读的理解能力训练。

小升初开始材料积累与训练。

初高中开始阅读和理解能力的专项突破,9年级和12年级开始考试技巧训练。

那么,你的考场作文一定可以在高考中突破 15—20 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