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桠苦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

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只能遥遥相望

就像月光洒向海面

年少的我们曾以为

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

又到520,表白的日子。本是一般的日子,本是普通的数字,却被大家冠之特别的意义,爱情的故事永远可能是醉美的,也可能是醉伤感的。

植物世界里,给人们赋予爱情的物种不计其数。比如玫瑰、茉莉、百合、蔷薇、薰衣草……送一束花,说一句520,那是多么浪漫的事呀。

一直在琢磨这样的日子,什么植物最切题,这次我不按正常套路走了,来个三桠苦,惊讶么?不会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苦尽甘来呀,相思苦,苦相思……它们都与苦有关,也许今天的苦能换来明天的幸福,也许今天的苦,才让你感觉幸福的来自不易,让你备感珍惜。

这样的日子,还是来句很俗又很受欢迎的话: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快乐,白头偕老。

炎炎夏日,碰上熬夜加班又吃了一大堆垃圾食品,没什么比喝上一碗正宗凉茶更让广东人安心的了。

不用怀疑,凉茶就是广东人的救命水。凉茶,广东人的夏日特饮。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中国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

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可是有个事却不能不提,葛洪当年来的地方正是我的家乡,罗浮山,至今在那里还能找到历史的很多痕迹,那里的中草药极为丰富,至今仍是。而我回到博罗,漫山遍野的三桠苦,不正好说明这点么?!

构成凉茶的药物很多很多,不同药物的组合能达成不一样的药效。三桠苦就是其中常见的凉茶组成的药材之一。

三桠苦,芸香科、蜜茱萸属灌木或小乔木。芸香科的物种一定香么?未必,它就是芸香科家族中苦的代表,名字就老实告诉你了,还因为它的叶片为典型的三小叶而得名。它的名字好多,比如又名三桠苦木、三脚鳖、三支枪、白芸香、石蛤骨、三岔叶、消黄散、郎晚等,各种叫法大致也归纳出这种植物的三大特质:“三叉”、“味苦”、“散毒”。

而在广东,民间直接把它叫做三丫苦,因为它的叶片就是“”字形嘛。按广东有些地方发音,也有叫做三孖苦的。

它原来归属于芸香科的吴茱萸属的,拉丁写成Evodia lepta,新的分类系统把它归划入蜜茱萸属,三桠苦的拉丁名是Melicope pteleifolia,其中属名是意思是“(希)mel蜜+kope分开”指花的4个蜜腺分离,而种加词pteleifolia由pte(带翅的)+leifolia(三小叶)组成,道出它最大的特点:三桠。

它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南部,最北限约在北纬25°,西南至云南腾冲县。印度菲律宾、日本、越南、老挝、泰国等国也有。生于平地至海拔2000米山地,常见于较阴蔽的山谷湿润地方,阳坡灌木丛中偶有生长。

这个季节,在南方,只要走进山里,都能遇到三桠苦的花季,说真的,它的花密密匝匝的,一点颜值都没有,可它有内涵呀,而且现在正好是三桠苦叶片采摘的季节。

五一小长假的象头山保护区一行,除了各种珍稀植物,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白花花的一片长遍山野也是惹眼了,为了证实它的苦,我还真的摘了叶片在口里咀嚼下,还真不是一般的苦嘛,看来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回家路上经过华植,恰恰在能源区又遇上它的身影,感觉登堂入室的它,虽然没了那份野性,可是它的叶更娇嫩,花更纯白。

作为凉茶药材的一员,它在广东很多药用植物园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神农草堂,广中医的药王山,朋友在中山田心森林公园的百草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连胡建人都敢吃的广东人,喜欢吃是天下皆知的,可大家知道么,广东人还喜欢“自讨苦吃”?于是才有了凉茶的诞生,于是才有了各种“苦不堪言”的糕点,比如三丫苦糕。

珠海原本属于中山管辖,那会叫香山县,珠海中山的饮食习惯基本是一致的。刚来珠海不久,就知道中山出名的小吃是茶果,也就是各种可口的糕点,其中有种三丫苦糕也引起我的关注,可是,一口下去,还真的苦不堪言呀,难道是忆苦思甜、苦尽甘来的节奏么?

原来,在中山地区,每到农历的三月初一,乡下人就选定日子,要上山去摘采三丫苦叶。中山这时的山上,已随处可见枝叶繁茂的野生三丫苦,此时正是不老不嫩,味道最好的时候。

收得的叶子洗净晒干,接着就将干叶与糯米一道混合舂成粉,经过筛粉、揉粉,直至将粉盘放入蒸笼蒸熟做成三丫苦糕。

三丫苦糕,中山人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粉做成软糕,加糖、糖浆或蜜糖一起吃,也可蘸豉油吃咸的,软糯余甘,回味悠长。

另一种做法搓两种粉,一半加入三丫苦,另一半不加,上蒸笼时交替落粉,做成绿白相间的九层糕。这种九层三丫苦糕,晶莹悦目,更吸引小朋友,用手一层层掀开吃,甜苦相间,甚是有趣好味。

民间认为,用三丫苦糕点祭祖,可以辟邪避凶,不管其实际如何,但其祛湿清热、解毒和胃的食疗功效却是真真切切的。

要是你有幸光临中山,一定别忘了这个现在已成了中山特色的小食,获取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 第一种做法做出来的三丫苦糕。

▼ 第二种做法做出来的三桠苦糕。

(以上两图片均来自网络)

三桠苦那么受欢迎,那是因为它的药效被民间发掘出来,三桠苦木主治消热毒、治跌打,发热、作痛。

三桠苦木的根、叶、果都用作草药。味苦。性寒,一说其根有小毒。在中国及越南、老挝、柬埔寨均用作清热解毒剂。广东“凉茶”中,多有此料,用其根、茎枝,作消暑清热剂。10%的根、叶浸剂提取液,对于副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对于它的功效,它的特征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还是简单说说呗。

它的叶片是它的重点,3小叶,有时偶有2小叶或单小叶同时存在,叶柄基部稍增粗,小叶长椭圆形,两端尖,有时倒卵状椭圆形。

而它的花,实在喜欢不起来,很明显,它并不是靠它的颜值吃饭的。

它的花序腋生,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细小,花瓣淡黄或白色,雄花的退化雌蕊细垫状凸起,密被白色短毛;雌花的不育雄蕊有花药而无花粉,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略短,柱头头状。

三桠苦木的枝、叶、树皮等都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

树皮的韧皮纤维不甚发达,故剥离时不呈条状。散孔材,木材淡黄色,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硬而轻,干后稍开裂,但不变形,加工易,不耐腐,适作小型家具、文具或箱板材。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三桠苦为小乔木,树皮灰白或灰绿色,光滑,纵向浅裂,嫩枝的节部常呈压扁状,小枝的髓部大,枝叶无毛。3小叶,有时偶有2小叶或单小叶同时存在,叶柄长2.5~4厘米,叶柄基部稍增粗,小叶长椭圆形,两端尖,有时倒卵状椭圆形,长6~20厘米,宽2~8厘米,全缘,油点多;小叶柄甚短。

花序腋生,很少同时有顶生,长4~12厘米,花甚多;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细小,长约0.5毫米;花瓣淡黄或白色,长1.5~2毫米,常有透明油点,干后油点变暗褐至褐黑色;雄花的退化雌蕊细垫状凸起,密被白色短毛;雌花的不育雄蕊有花药而无花粉,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略短,柱头头状。

分果瓣淡黄或茶褐色,散生肉眼可见的透明油点,每分果瓣有1种子;种子长3~4毫米,厚2~3毫米,蓝黑色,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7~10月。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该种可长至高约20米,胸径40厘米。

中文正名        三桠苦

拉丁学名        Evodia lepta

别称                三桠苦木、三脚鳖、三支枪、白芸香、

石蛤骨、三岔叶、消黄散、郎晚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芸香目

亚目                芸香亚目

科                    芸香科

亚科                芸香亚科

属                    吴茱萸属

种                    三桠苦

(本文图片非注明的都是原创,拍摄于博罗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广州华南植物园等。)

编号:H4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