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子观测?双缝实验中观测是如何让电子的波行为消失的?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事物总是以它们既定的方式发生,不管我们看不看,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看见你桌子上的水杯了吗?不管我们看不看它,它一直在那,永远不会消失也永远属于你!这就是我们这个宏观世界的现实性和确定性。
当然,如果是上级或者自己暗恋的人在看你,你可能会感到不自在或者心跳加速,观察改变了你的状态,这可不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这是你自己个人的原因。但量子世界与我们这个宏观世界截然不同,量子世界的粒子都处在波函数的叠加态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我们观察粒子的时候,粒子就会表现出确定性的单量子态,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是量子“观测”?是观察者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让我们从这两个经典、古怪的量子实验说起。
是波还是粒子
首先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牛顿主导的“粒子说”一直统治着人们对光的认识,这里说的“粒子”和我们现在说的粒子不同,牛顿说的“粒子”是真真切切的实物粒子,就像石子或者沙子,任何你能想到的微小颗粒!
微小实物粒子的行为与波浪(如水波)不同。如果我们抓起一把石子向一个有双狭缝的屏幕扔过去,显而易见大多数的石子都会被屏幕挡住。但是在裂缝的位置,会有那么几颗石子有幸穿过去。结果就是通过狭缝我们会得到两堆石子,一堆来自左边的狭缝,另外一堆来自右边的狭缝!
这就是实物粒子的行为,不管你扔多少次,也不管你扔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这些石子,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每个狭缝后面各一堆石子。
那么现在我们把石子换成波,最常见的就是水波,也很容易制造。找一个水箱,在一端放置一个波浪发生器,中间也放一个有双狭缝的挡板,这样水波就只能通过两个狭缝向外传播,也相当于创造了两个波源。
而我们会在双缝挡板后面的屏幕上得到一个干涉图样,有波峰(高点)和波谷(低点),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暗带。这是一种波的干涉现象,波峰和波谷会互相叠加,也会互相抵消。以上就是波和粒子通过双缝后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是确定一个物质(光)是波还是粒子的手段。
在1799年至1801年间,托马斯·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就是为了验证光的性质,也就是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让光通过两条狭缝,我们就能确定光的行为是像粒子还是像波。这是我们在大学物理入门实验室里做的第一个标准实验,光通过狭缝我们会看到下图中的模式:
上图可以看到,光通过狭缝后发生了干涉现象。托马斯·杨的实验也就一举奠定了光的波动说。从此人们就认为光是一种波。但是到了20世纪初,光电效应的发现,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基础上将光量化为光子,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光电效应,这似乎又表明光是一个粒子,而不是波,但光也会形成波状的干涉图样,所以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奇怪了。
粒子的电子变现出了波的性质
在20世纪20年代,物理学家们做了同样的实验,但是这次用的是电子而不是光子。那么实验的结果会发生什么?
科学家在双缝处发射一束电子(从经历β衰变的放射源中获得电子)并在双缝挡板的后面放一个屏幕时,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模式?像粒子?像波?
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粒子的电子,表现出了波的性质,在屏幕上产生了类似于波的干涉图样!这个发现有点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所以科学家一开始也在想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次性发射一束电子流会不会是电子和电子之间有干扰?所以科学家就一次发送一个电子,看看屏幕上会出现了什么?下图就是不断地发射单个电子后在屏幕上形成地图案。
(a) 11、(b) 200、(c) 6000、(d) 40000和(e) 140,000个电子之后,电子通过双狭缝的图案。
不知什么原因,当每个电子通过狭缝时,它们都会与自己发生干涉!不仅是物理学家,我们这时也能想到一个问题:电子究竟是怎样和自己发生干涉地?如果电子是粒子,它们应该像石子或者子弹一样,要么通过一个狭缝,要么通过另一个狭缝。
观测导致了电子表现出了单量子态?
那么每次发射一个电子,它会通过哪个狭缝呢?科学家设置了一个“门”(用光子照射穿过狭缝的电子)来观察每一个电子穿过的狭缝地情况,并且很肯定地发现,电子总是通过一个狭缝或另一个狭缝。当科学家再次观察屏幕上出现的图案时,电子却表现出了粒子的模式,而不是波模式。换句话说,电子似乎知道我们在观察它!
上图可以看到单个电子在没有被观察的时候,表现出来波的性质,会同时穿过两个狭缝,并与自己发生干涉;当我们观察电子的时候,电子会表现出粒子的行为,会穿过两个狭缝中的一个,在屏幕上形成两堆电子!
正如物理学家有时所描述的那样,观察的行为会改变结果。这听起来真的很奇怪,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量子系统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事物发展的所有可能结果都处在波状叠加态中,直到你做出关键的“观察”,这会迫使系统给出一个真正的答案。这就是量子世界!
量子纠缠中的叠加态
许多粒子都可以创建一个纠缠态,在一个纠缠态的整体系统中自旋为0,例如,±½电子,±1光子等等,在进行测量之前,纠缠态中的每一个粒子都是正态和负态的叠加态。但是,一旦我们“观察”其中一个粒子的属性,我们就会立即知道另一个粒子的相应属性。如果你观察到一个电子得自旋为+½,那么另外一个肯定是-½。
量子纠缠的现象确实很奇怪,因为就像通过狭缝的电子一样,粒子在叠加状态时的行为与被迫处于确定状态时的行为不同。从理论上讲,两个纠缠在一起的粒子,即使另一个在一光年之外,通过“观察”第一个粒子,确定它的自旋状态,我们就能立即知道另一个粒子的自旋状态;并不需要等一年的光传输信号。
量子纠缠似乎违反在相对论中对于信息传递所设定的速度极限。也似乎违反了现实的局域性。
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但事实确实是如此。跟爱因斯坦一样,当时很多人对量子纠缠感到困惑,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贝尔提出,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贝尔定理,我们称之为非局域性现象。
观察两个粒子然后分开(a)。将两个粒子纠缠然后分开,每个粒子都处在都处在量子叠加态(b)。然而,观察(c)中的一个粒子,就可以让你瞬间知道另一个的状态!
虽然贝尔定理否定了现在的局域性,但是公平的说,这并没有打破信息传递的光速极限问题。当你测量你的粒子时,离你一光年远的人不会注意到他们的粒子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只有当你把你的粒子和一光年远的粒子放在一起时,或者从一光年远的地方得到信息,两者都受到光速的限制,你才能观察到两个粒子的状态。
那么什么是量子观察?是我们的观察决定了量子态吗?
与上文中说的正好相反,你是否认为正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让电子表现出了粒子的状态,让纠缠的粒子表现除了确定的量子态,其实这一切与你无关,与观察者无关。
关于测量和观察的讨论,这其中隐藏了一个真实的真相:为了进行这些观察,我们需要让一个量子粒子与我们试图观察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如果我们想要进行对量子粒子的特殊测量,我们就需要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一定的能量阈值之上!
量子的状态与你或“观察行为”无关;相反,量子的状态与你是否有足够的能量进行相互作用的“观察”有关。换句话说,就是“观察”时会将粒子限制在一个或另一个特定的量子状态中!
对于一个“观察”穿过狭缝的电子来说,这意味着强迫电子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而光子可以很好地约束电子的位置,从而让电子确定地穿过一个狭缝。对自旋+1或-1的光子来说,光子的偏振对测量十分敏感,“观测”会对光子的电磁场类型产生敏感的相互作用。
所以综上所述:观测是一种量子相互作用,它足以决定一个系统的量子态,也属于一种量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