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诗人余光中逝世三周年|爱荷华大学|余光中|香港中文大学|梁实秋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2017年的今天,余光中先生谢世。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余光中的去世,在七十年的台湾文化史上,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疼痛彻骨的迁徙流亡思乡,到意气风发的“希腊天空”的追寻,到回眸凝视决定拥抱枋寮的泥土,到最后在自己拥抱的泥土上又变成异乡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他或许曾经因时代成见而保守,可是数十年来在风吹草动、价值混乱中忠于自己的真实情感、执着于自己所信仰的美学,不随浪潮的推涌而附从漂流,可以说,走得“光在心中”。
2006年,余光中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这几十年来,我努力用中文写作,不但把文言的长处融入白话,更把唐魂汉魄召来字里行间,常与李杜韩柳欧苏对话,常在西化的滔滔浪潮之中撑住中国文学的砥柱。中国文化乃一大圆,圆心处无所不在,圆周处无处可寻,而以中文为其半径,半径有多长,圆周就有多大。
二战时,一个美国人问流落到此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你远离祖国,感到孤独吗?作家回答说:凡我在处,就是德国。余光中也说: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中国读书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只要不放弃中文,这个文化同心圆的半径就始终在延续。
余光中很喜欢苏东坡,他说读苏东坡晚年被流放海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南蛮荒岛上写下的诗篇,最终将会回归中原。这是苏东坡的写照,也是余光中的写照。他的一生,历经疼痛,他的离开,应该圆满。
著名话剧演员何冰朗诵余光中写给莎士比亚的信
▽
余光中:一生影像
余光中先生生前最后一本亲自审订的散文集
▽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乡愁是心头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处处亦可为吾乡。在文学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和余光中一起,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在暮年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
▲
1938年,余光中与母亲孙秀君合影。这一年,在日寇侵华的战火中,母亲带着他逃亡上海,继而辗转香港、越南海防、昆明、贵阳到重庆与父亲团聚。
▲
1947年,余光中在金陵大学的入学证件照。这一年,余光中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他同时考取了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最后还是选择了进入金陵大学外文系。
▲
1949年,余光中(左)与同学柳云才。
▲
1951年2月28日,余光中与父亲余超英(1895-1992)、母亲孙秀君(1905-1958)合影于台北同安街寓所。这一年,他在台湾大学外文系念书,已经开始在台湾诗坛崭露头角。
▲
1952年,第一本诗集出版。梁实秋先生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
1956年,余光中与范我存女士结婚照。这一年,余光中刚刚退役,在东吴大学担任兼课教师。
▲
1958年,摄于爱荷华大学宿舍。这一年,30岁的余光中经历了人生很多变革:六月,长女珊珊诞生,一个月后,母亲孙秀君撒手人寰。十月,余光中获得亚洲协会奖学金,启程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文学创作及现代艺术等课程。
▲
1958年,余光中临摹德国画家马尔克斯的木刻画。
▲
1959年,31岁的余光中与85岁的美国诗人佛罗斯特(Robert Frost)摄于爱荷华城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教授寓所。这一年,余光中在爱荷华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启程回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
1959年8月10日,余光中身穿硕士服,摄于爱荷华大学校园内。
▲
1961年,余光中英译《中国新诗选》出版茶会在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庄莱德寓所举行。左起:郑愁予、夏菁、罗家伦、钟鼎文、覃子豪、庄莱德、胡适、纪弦、庄莱德夫人、罗门、余光中、范我存、叶珊、蓉子、周梦蝶、夏菁夫人、洛夫。这一年,余光中还与宋淇(林以亮)、梁实秋、张爱玲等合译了《美国诗选》。
▲
1961年,梁实秋先生写给余光中的信。
▲
1964年,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诗歌朗诵会。前排:英千里、梁实秋;后排:余光中、杨景迈。朗诵会后,余光中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
▲
1964年,余光中夫妇与三个女儿:珊珊、幼珊、佩珊(摄于台北厦门街寓所前)。
▲
1968年,余光中与四个女儿。1965年,最小的女儿季珊出生,余家四个千金,成为最让人羡慕的宝贝。
▲
1969年,在洛基山上西望故乡。这一年,应美方邀请,余光中赴美国科罗拉多州担任州教育部门外国课程顾问。
▲
1971年,余光中在台北主持“世界之窗”电视节目,这个节目的主题,竟然是介绍摇滚乐。
▲
1974年,余光中(左)与叶公超先生在第二届“中国新诗奖”颁奖典礼上。
▲
1974年,在何凡、林海音夫妇家中。这一年年末,余光中应聘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带着一家人入住沙田中大宿舍。
▲
197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宿舍六苑2B书房。书架上是余光中与佛罗斯特的那张照片,在这盏台灯下,余光中写下了大量诗作,这一年,他的《余光中散文集》也在香港出版。
▲
1976年,余光中(右)与夏志清(中)、何怀硕摄于纽约林肯中心。
▲
1978年,与香港电影界友人。前排左起,胡金铨、卢燕、陈之藩;后排左起,胡菊人、刘国松、余光中、杨世彭。
▲
1978年,左起:余光中、许倬云、刘国松,摄于香港。这一年,他赴瑞典参加国际笔会第四十三届年会,同时遍游丹麦、德国等地。
▲
1979年,在蔡元培先生墓前。
▲
1980年,余光中在香港宿舍招待朋友们。左起:蔡文甫、余光中、宋淇、邱彦明、梁锡华、思果、陈之藩、孙如陵、孙如陵夫人。这一年秋天,他回到台湾,担任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
▲
1981年,在法国里昂参加国际笔会年会,左起:徐东滨、吴鲁芹、余光中。
▲
1981年,梁实秋八十寿辰酒会。左起:梁实秋、余光中、韩菁清。
▲
1982年,余光中与朋友们,左起:余光中,高尧毅、周策纵、宋淇。
▲
1982年,余光中招待来香港访问的著名诗人辛笛。这一年,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出席“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研讨会”,见到了他几十年前就仰慕的文坛前辈柯灵、辛笛等人,他甚至还未辛笛看了手相。
▲
1983年,余光中拜访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左)。
▲
1984年,余光中招待到访香港的作家巴金先生。
▲
1985年,蓝星诗人聚会。前排左起:周梦蝶、蓉子、罗门、余光中;后排左起:陈素芳、蔡文甫、张健、向明、黄美惠
▲
1985年,在苏格兰文豪斯科特(Walter Scott)雕像前(摄于爱丁堡)。这一年秋天,余光中出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这是他一生最高的“官衔”。
▲
1986年,余光中与著名雕塑家熊秉明(右二)摄于巴黎
▲
1990年,在纽约参加长女珊珊婚礼。前排左起:女婿栗为政、余珊珊、范我存、余光中;后排左起:季珊、佩珊、幼珊。这一年,余光中当选中华笔会会长。
▲
1991年,余光中与著名作家於梨华摄于台湾垦丁
▲
1992年,余光中在北京拜访诗人卞之琳。这一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余光中前往北京访问,这也是他1949年后首次访问大陆,再叙“乡愁”。
▲
1992年,余光中在北京拜访诗人冯至。
▲
1992年,余光中在北京拜访诗人袁可嘉。
▲
1993年,余光中与林海音女士。
▲
1994年在上海市作协,左起:余光中、柯灵、辛笛、罗洛。
▲
1994年,余光中拜访著名作家柯灵。
▲
1996年,余光中与诗人、作家流沙河在成都杜甫草堂。
▲
1997年,余光中先生在大连新华书店举行签售会。这一年八月,长春举办全国书展,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余光中诗歌选集》和《余光中散文选集》共七册,余光中应邀在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和北京举行签售活动。
▲
1999年,余光中在岳麓书院“千年论坛”开讲“艺术经验的转化”,四百多名听众冒雨听讲。
▲
2000年,余光中回到母校金陵大学校园(现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这一天正好是重阳,也是余光中的生日。南京文化界举办了“余光中文学作品研讨会”,余光中还登上中山陵赋诗。
▲
2001年,香港阳光卫视主持人杨澜在高雄拜访余光中先生。这一年,余光中应江苏省作协之邀,参加江苏籍作家采风团,携夫人前往南京、扬州、无锡、苏州等地,特别是回到了母亲的老家常州。
▲
2003年,余光中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与太太范我存合影留念。
▲
2006年,全球华文青年文学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左起:金耀基、余光中、林文月、陆谷孙、彭镜禧。
▲
2007年,高雄中山大学为余光中先生举办八十大寿庆祝会。请到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共17位弦乐高手为余光中表演十种不同版本的生日快乐变奏曲,寓意余光中在未来都能十全十美。
▲
2015年,在故乡永春的“余光中文学馆”
▲
余光中先生手稿《观仇英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