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 乔延凤 :波茨坦一日
◎文/乔延凤
◎图 / 网络
2014年8月14日,星期四。
昨夜下了小雨,今早阳光灿烂,公园宾馆的草地格外青翠,树木格外葱茏,天空一片蔚蓝,淡淡的云絮轻轻飘动着。
简单吃了早餐,我们就乘地铁去市中心,在勃兰登堡火车站,改乘S 7线城铁,约半个多小时,便抵达波茨坦。
波茨坦离柏林35公里,位于柏林的西南,是个面积约100平方公里、13.7万人口的小城。它原为民主德国中部的一个专区,多湖泊、沼泽,河网密布,属温和大陆性气候;德国统一后,为该国勃兰登堡州的首府。
哈韦尔河从这里流过,它被易北河、哈韦尔河和众多的湖泊包围着,成了河流湖泊环绕着的一个岛屿,环境十分幽美,我从来未见过这么美丽的地方。
德皇威廉三世就出生于这里。
腓特烈大帝(1740—1786)期间,这里是皇室住地和普鲁士文化、军事的中心,地位几乎和国都相当。十八至十九世纪,这里为普鲁士王国夏宫;波茨坦市管辖区内,10%是水域,60%是森林和绿地。
波茨坦的地理环境,为冰川期造成的湖泊和丘陵,谷地与冰川留下的堆石山丘相交替。市内最高点海拔114.2米,最低点是哈韦尔河面,海拔29米。
无忧宫、新宫,就建筑在堆石山丘一带;而波茨坦会议的旧址——塞琪琳霍夫宫,则濒临湖畔,这座宫殿,外形为乡间别墅,是普鲁士德皇威廉二世为王储菲特立克·威廉和媳妇塞琪琳女公爵所建造的。
每年约有17万人,来这里参观会议旧址,重温二战历史。
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5月曾到此参观,并向新闻界发表了纪念波茨坦公告发表的著名谈话。
1990年,这儿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这次来波茨坦,也就是想观览这两个地方。
下火车后,走出波茨坦中心火车站,站前广场便有往返无忧宫的695路公交车,我们就乘车和前来这里的游人们一道,先去无忧宫。
公交车到站后,我们随着游人们,攀登石阶,来到无忧宫边。
无忧宫堪与法国凡尔赛宫媲美,而它也正是参照凡尔赛宫式样建造起来的。
沿着宫殿观览一遍后,我们又沿着六层台梯式的石级,一步步从上面拾级而下,来到了山下的广场。
从广场再向上仰望,更能看出无忧宫的恢弘气势:蓝天白云之下,它的中央宫顶、四边殿角,都闪闪发光。
山下的广场上,有巨大的喷泉池,喷泉池边立有众多的塑像,这些塑像,充满生命的活力,健壮、生动,洋溢着蓬蓬勃勃的气息,这正是普鲁士王国上升时期的气象。
无忧宫是按照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设计图建造的,腓特烈四世时又加以扩建,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
沿着广场下的石路,我们向新宫的方向漫步,距离广场约二里多地,便来到了一座别致的建筑——中国茶亭。
它的外形像一座蒙古包,为德国皇帝腓特烈四世所建造。
整个茶亭金碧辉煌。我仔细观看,沿着茶亭绕了一周。
腓特烈四世并没有到过中国,这亭子只是按照他的想象来建造的。亭子四面立有许多塑像,都是一个个手执各种乐器的生动的美女,这些塑像和这里欧洲的美女没有太大差别,所不同的是,她们都穿着衣衫,而喷泉一带的那些塑像,美女们都是裸体的,袒露着健美的胸脯。
来茶亭的一路上,四周都是青翠的草地、清澈的河水、高大的树木。
树木充满生机,各色野花竞相开放,水中凫动着许多野生的水鸟,草地是嫩绿的,沁人心脾,这种嫩绿,只有在透明如水的大自然中才会见到。
乔独行一边走一边连连称赞,跑到小河、花草的近处,把这些风光一一拍摄下来。
时间到了九点多,游人们略有增加。
我们从茶亭继续向前,穿过了一片更广阔的草地、树林,约莫又走了二里多地,来到一座宫殿前,而抬眼向山上望去,那里的宫殿更为壮观,这便是新宫了。它们基本上都建造在山上,与无忧宫一道,形成了这里的宫殿群。山下的一座宏伟建筑,正在整修中,为即将在这儿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做准备。
返回到喷泉广场后,我们就要前往塞琪琳霍夫宫了。
我后来查看了地图,塞琪琳霍夫宫实际位于波茨坦市新花园公园区的北端,它东北面临永芳湖。而当时我们是按照昨晚卫星定位的手机导向去寻找的。
我们先乘返回中心火车站的公交车,车子开出一站,便又下车,因从手机的卫星导向看,波茨坦会议旧址,已转向车行的另一方了。
我们按照卫星导航,先来到一处有院落的住宅小区,后经向一位这里的年轻妇女询问,她告诉我们说不在这里,并用手为我们指出了去旧址的方向,我们即按照她的所指,继续向前走去。
不远处就进入一个风景特别幽美的所在,这便是波茨坦市著名的新花园公园了。
碧草如茵的草地,四周长着高大的树木,一位老人正带着一条狗在小路上行走,我们向他询问,他不但指了路,还带着我们走了一大截,直到认定我们不会走岔了,才向我们挥手道别。老人的家就在草坪、绿树之间的一栋别墅里。这里的别墅造型各具特色,一家一户,都有独立小院、阳台,宁静而雅致,这也是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别墅了。
继续向前,阔大的公园内,人影稀少,那么广大的草地上,很少见到行人。
草地伸向四周的森林,草地上也有零星的树木,都是自然状态下生长起来的,天地之间,它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有一株独立的,有两株相依的,有三株合抱的,全都高达二、三十米,在蓝天白云之下,自由地呼吸,树龄都好几百年了。这种生存状态,令人感叹不已。
这样的风光我也从未见到过,我想,这就是真正自然状态下的树了。
是庄子所称的“散木”。
我曾经两次到湖北的神农架去过,那里也有原始森林,有自然状态下的树木,而那里的冷杉树,并没有这里见到的这样高大,这样众多。
不远处,一座乡村别墅式的建筑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终于来到了波茨坦会议的旧址。
这座宫殿由五个院落、175间厅室构成,为两层加屋顶的形式;从外表上看,它与无忧宫、新宫的形制,完全不一样,给人一种更加自然、朴素的视觉。
这座建筑1912年动工,建成不久,德皇就被迫退位了,德国废除帝制后,这里被允许威廉祖孙三代居住。
波茨坦会议之所以在这里举行,是因为二战结束攻克柏林时,战争将柏林城毁坏得太严重了,已找不到一处能够供开会的场所,而波茨坦这里依然保存完好。当时,这里是由苏军占领的。
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有中文解说器,供参观者一边看,一边听解说。
展览室内,陈列着众多的图片资料。
正式举行会议的大厅,原是菲特立克王储会客的地方,现在仍按照波茨坦会议召开时的原状保存着,当年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和他们的外长、军事助手们围坐的大圆桌仍在,三国国旗、主座等都跟原来的一样。我们仔细观看着,边走边想,当年三巨头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晃动。
参观会议旧址,需要购票,参观之中如要拍照,还要另外缴费,发个纸质的臂套,戴上了臂套,就能在观看之中随意拍摄,乔独行边参观,边拍照,留下了不少张有资料价值的照片。
这些图片、资料、实物,生动地再现出这一震动世界的历史瞬间。
大门的进口处的地上,有一颗巨大的红五角星(这是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布置的),至今仍保存完好。
历史的风云一直在我的眼前飘动,这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一切并未走远,都还触手可及。
会议旧址的大门外,是绿篱环绕的庭院,2013年5月26日,李克强就是在这里,向各国的记者们发表著名讲话的。
从波茨坦会议旧址出来,我们信步来到了永芳湖边,只见湖水无比清澈,泛着淡淡的波纹。
远处,当年的柏林墙依稀可见。
我们沿着湖边的小道,向波茨坦街区方向走去。
水边的树木,也都很高大,就连一株株立杨、白杨,都是那样自然,在天地之间,尽其天年;水中的鱼儿,在清波间游动;野鸭、水鸟,凫在水波上;远处,有游泳的人,正在湖水中游动;人很少,这里没有杂音,只有大自然运行的声音;一切的生命,都在时空中存在着、运动着……
树丛之中的情形又怎样呢?
我披开灌木丛,向路边树林深处攀去,脚下看不到泥土,只有树叶堆积的腐殖质层,人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厚厚的地毯上,足足有二尺多深。
从新花园出来,过一处门栅,外面不远就是波茨坦市区了。
街上的车流、商店、楼房,都带有小城特有的情调。
是一种宁静中的动态。
这天返回柏林的公园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我们仿佛意犹未尽。
波茨坦一日,是我终生难忘的。
这是在柏林的最后一晚,明日,我们就要飞往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