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万能公式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意外”。有时是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有时是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有时是从未出现过的实验故障,有时是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对这些“意外”如何处置,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对处置过程的深入反思,则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在一堂化学课上,山东潍坊的荆秀红老师就有过一次被自己“脑子一热”的随机出题“吊”在讲台上的窘境,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难点,我想通过几个练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能够配平方程式的“万能方法”。

上课伊始,我故作神秘地问学生:“大家想不想学一种万能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配平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们异口同声:“特别想!老师快教我们。”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三个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尝试配平:一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二是酒精燃烧,三是CxHy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几分钟后,学生基本做完,我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寻找能适用于配平所有化学方程式的“万能方法”。

通过点拨指导,学生探索出解决办法: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最繁琐的化学式,把它的化学计量数看作是1,然后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也随之改变。若出现分数,就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去分母,各化学计量数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就诞生了。

我让学生自己举例进行验证。经过初步尝试,学生发现这个“万能方法”果然奏效,非常高兴。

为了强调这个方法的规律性,我又举例进行强调:“请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我开始利用该方法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进行配平。可是当我把氧化铁的化学计量数看作1,铁的化学计量数变为2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却无论如何都配不平了。这可把我急坏了。刚在学生面前夸下海口,说这个方法万能,可万能方法却在我手里失灵了,学生们对此也产生了疑问。

我的脸涨得红红的,手心都急出了汗,大脑一片空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教学以来,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于是,我只能故作镇静地对学生说:“老师遇到难题了,下面请同学们给老师解围吧,看一看这种万能方法到底能不能适用于这个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危难之处显身手。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像开了锅似的异常热闹,有的学生凝神静思,有的学生开始动笔配平,还有的则展开了激烈争论……5分钟后,一个学生跑上台来:“老师,万能方法真的是万能的!它也可以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进行配平。”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又惊又喜:“那你就讲给大家听一听。”他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指着刚才我没有讲完的化学方程式,说:“其实,老师说的没错,万能方法确实是万能的,对这个方程式仍旧适用。大家看:

CO+Fe2O3 高温 Fe+CO2

若把三氧化二铁的化学计量数看作1,铁的个数变为2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只能相等,设都为x,根据式子左右两边氧原子的总数相等得等式,x+3=2x,求得x=3。”还没等他说完,我高兴地蹦起来:“太妙了!”学生们也被我的激动感染了,恍然大悟:“哇!原来还可以这样。”

此时,另一个学生“嗵”的一声站了起来:“老师,还有另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从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多了一个氧原子,而这个氧原子只能由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一个氧化铁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这就需要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3,因此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也为3。”

此时,教室里掌声雷动,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满足。

看来,当万能方法失灵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受到阻塞。我得感谢这节课的窘迫,因为它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

潍坊市教育局的赵徽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点评。赵老师指出:

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思维创新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理想课堂的追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让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就能达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教师能否设法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挑战思维极限的境界。

文似看山不喜平,优质高效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欲罢不忍、欲进不能的境地,更能促进学生奋然前行。

其实,在上述课例中,不论万能方法最终被验证成立与否,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在帮教师解围的过程中,真正拥有了思维过程———积极挑战思维极限。

这种利用现实矛盾来组织学生向思维高峰冲刺的举措,不能仅仅是教师摆脱窘境的权宜之计,更要成为制造矛盾冲突点进而还给学生思维过程的有力支撑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化解矛盾的过程。有些学科专业水平很高的教师通过“讲”把矛盾给掩盖了,有些教师通过制造虚拟的“假矛盾”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但是,这些办法远不如利用现实矛盾来引发学生通过“思维地震”来化解矛盾更有效,这是促进学生重构认知体系和产生良好情感体验的一种更巧妙的教学策略。

为此,教师要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引发真实的矛盾,在生活资源、文本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错综关系中制造矛盾,让课堂在大开大合中开放起来,这是拉动思维需求、产生认知张力的一大诀窍。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这些真实矛盾转化为学生与已有认知体系的矛盾,成为学生思维需求的制造者,力争使自己成为拉动学生思维内需的高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