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意强|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

编者按:2016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曾刊登曹意强教授的文章《发掘中国画论活性基因》,旨在倡导如何在国际艺术史的参照系中去发掘中国艺术和画论的独特价值。具体内容可参见文末链接。早在2006年,曹意强教授就曾在上海组织过专题研讨会,探讨中国美术史研究与通史写作的问题。他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后来整理发表,引起学界较大的反响。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内在的思想观念,即如何在一个开放的国际学术视野中更好地反思与理解中国美术史,并促进中国现代学术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今天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予以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
    
曹意强/撰
通史的教学与写作构成了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心也偏向于通史的撰写。从20世纪初开始,对于新史学的倡导者梁启超等人来说,现代通史观念的引进与通史的编撰简直就是史学革命的根本问题。[1]姜丹书于1917年出版的《美术史》,堪称我国出现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通史。在简短序言中,姜氏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美术文献的弊端,认为我国一直重文轻艺,对艺术的记载仅限于与文接近者,专事绘画,尤其是文人画,而完全忽视“雕刻、建筑以及工艺美术之类”。即使记载绘画,“亦不过东鳞西爪,散见杂籍而已”,并无系统可言。他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无通史论其由来之变迁、历史之进化”。
《美术史》,姜丹书编著,1917年,商务印书馆。

姜丹书的观念代表了当时的普遍意见。1929年,郑午昌在出版《中国画学全史》时,对传统的美术记载模式进行了更尖锐的批评,他说:“欲求依时代次序,遵艺术之进程,用科学方法,将其宗派源流之分合,与政教消长之关系,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叙述之学术史,绝不可得。”郑氏还特别提到日本人在中国美术通史上所作出的成绩,而“深愧吾人之因循而落后”。

姜、郑对传统史学的发难,主攻其两个要害:一是忽视绘画与其他艺术、社会和文化的关系;二是缺乏描绘艺术进化的模式。按传统史学理想概括,即丧失“会通”的精义。

姜丹书采用通史的体例,试图叙述中外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史的嬗变,并附带讲中国书法印章。郑午昌力图以功能或论题编织中国绘画的发展,将之分为“实用”、“礼教”、“宗教化”、“文学化”四个时期,旨在突破传统樊篱,创造新的美术通史模式。
从姜、郑的时代至今,中国美术史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术史已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其教学和写作也处于国际学术大环境之中,尽管如此,我们前辈所提出的通史问题依然面对着我们,并在新形势下衍生出新的问题,我们如何以新的史学角度看待美术通史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它直接关乎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姜、郑前辈对传统史学的不满,无疑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我们如今所谓的“通史”就其观念和编撰方法而言,乃是欧洲19 世纪史学的发明。在下文中,我将较详细地阐述欧洲通史观念的实质,在此,我希望先简单地讲一下西语通史词义的多义性。西语中的“通史”为Universal History,我们通常译为“世界史”,因Universal 一词有“宇宙的”、“世界的”之意。这个译法并未传达其完整含义,Universal History包含横向与纵向两层含义,我愿用“包罗万象史”概括其多层含义:其横向性指全人类和人类方方面面的历史发展,包括艺术;其纵向性表示:只有在连续的故事中才能显现出个体发展的关系与意义。这种“通史”观念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信念:即历史的运动服从于某种法则。历史不是一种随意的连续,也不是事件的无意义的撮合,而是按照某种神圣智性的超然设计而显现的可理解的过程。西方“通史”的观念首先见于《圣经》,信奉历史是上帝创造的世界的一个方面,包容全体人类的生活。作为创世纪,历史有开端,通过神的智慧,历史起源中就包含了发展与终结的种子。历史有起点,有终点,呈现一种线性进步的方式。《上帝之城》的作者圣奥古斯丁运用《圣经》通史模式,在世俗历史中辨认出古代四个伟大帝国即亚述、波斯、美索布达米亚、罗马的兴衰,以此标示人类历史的四个发展阶段。奥古斯丁的通史模式一直主导着西方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家曾冲破过这种宗教式史观,恢复古希腊传统,强调国别史,但从根本上没有动摇其根基。奥古斯丁式通史在18 世纪的法国达至巅峰,伏尔泰等人出面进行抨击,欧洲其他史学家如休谟、吉朋、孔德试图利用理性而非宗教观念探究历史,他们发现历史是关于世俗的自足体系,由此创造了一种内在的而非超验的历史意识,亦即发现了历史变化和进步中的内在进化模式。他们认为,正是这类模式将凌乱的人类事件连成有机的序列。

对西方通史观念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史学观念。黑格尔认为,历史的进步并非是人类物质存在的进步,而是人类精神发展的进步;人类精神通过综合和反命题的辩证过程而演进。在马克思眼中,普遍历史概念的本质体现于如下方式:占有生命方式的斗争主导一切历史的发展。

Universal History这一通史观念渗透于西方人的世界观,尽管时常有人如伏尔泰、维科出来质疑这个模式,但它深入人心,一如既往地充当着西方史学的核心假说。由此出发,西方人将时间和历史设定为一种线性运动,一种箭头,从过去射向未来,射向终结。在这种史观里,世界历史发展是含目的的,人类的一切事件有头有尾。它是某种种族、某种精神内在理性的呈现,由此而论,西方通史的观念一直没有超越圣经的模式。汤恩比在《历史研究》中极形象地揭示出这种宗教模式的无所不在:“历史是上帝创造的行进视像,从上帝的源泉趋于上帝的目的。”

可见,驱动西方通史观念的动力是寻求历史的意义。

除了上述动因,通史之所以主导19世纪和20 世纪初的西方史学,还有现实的原因,其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状况,促使史学家去弄清人类如何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轨迹,并从过去的发展推测未来。其二是欧洲秘而不宣的尘封档案向史学家们开放,使之能查阅第一手的史料。正是这种新的条件激励了英国史学家阿克顿爵士发起编撰著名的剑桥史。他希望由此实现当时史学家们的一个高贵的梦想:通过来自世界各地优秀史学家们的通力合作,借助新开放的史料,将历史的碎片拼贴成一部完整的世界通史。在这部通史中,人类的方方面面都是值得回忆的篇章,艺术虽然仅作为书尾点缀,没有纳入通史的机体,但毕竟成为值得注意的人类文明的一个侧面。西方的美术史也即从这种通史衍生了出来,这一点我在《艺术与历史》的第二章中有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加赘述了。

《艺术与历史》,曹意强著,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这种通史的观念不但改变了西方美术史的写法,而且促使西方人关注其他文化的美术,包括中国美术。最早译介到中国来的是英国人波西尔1904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姜丹书、郑午昌等中国美术通史的开山鼻祖就是受到了西方通史观念的刺激而反思和批评传统史学,并进行通史写作实验的。从此以后,西方的通史模式即讲述一个首尾相贯的美术发展故事的方式主导着中国美术通史的写作与教学。我的美国朋友埃尔金斯教授近年来对中国艺术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不无遗憾地发现近代的中国美术史写作的套路是属于西方的。我们看到,他的观察不无道理,但就通史的观念而言,未免有些武断。

“通史”这个概念并不是舶来词。通史在中国史官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它肇于司马迁,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将通史分为二体,一为《史记》体例,二为《汉书》体例,认为一述一代之事,一总历代之事。刘知几以“通识”作为《史通》的主旨,通识即“总括万殊,包罗万有”,用西方的观念就是Universal。据传梁武帝曾撰《通史》六百二十卷。宋代郑樵的《通志》本名《通史》。后人由于不明此意,将它与《文献通考》一类书并列,攻击其体例。清章学诚替郑樵抱不平,在《识通篇》中指出,《通志》乃是一部欲包罗众史的别具心裁的通史。郑樵自己明确申明编撰通史的意图,他认识到,“自司马(迁)以来,凡作史者皆是书,不是史。又诸史家各成一代之书,而无通体。樵欲自今天子中兴,上达秦汉之前,著为一书,曰通史,寻纪法制”。

郑樵反对断代为书,力主编写通史,认为历史是一个整体,如同江河,后代之事与前代之事有着“相因依”的联系,惟有借助通史,才能理解这种历史的因果关系。

郑樵将刘知几的“通识”发展为“通变”和“会同”,将之作为史学探索的两个原则。在《通志·总序》中又将这两个原则合为“会通”。由此将刘知几的“总括”与“包罗”提升为一种历史观念。他早在《上宰相书》里就说过:“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会”即要求把各种学术和书籍集于一书,《二十略》的编纂正体现了这一“会”的实质,尤值得一提的是,郑樵创图谱一略,将图像纳入历史范畴。只有“会通”,才能“极古今之变”,即理解历史的进程与意义。

“会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使史学家可以坚持刘知几的“据事直书”,避免以己意而诬以圣人之意的欺人之学。郑樵比19 世纪欧洲史学家先行数个世纪而强调历史的“科学性”。19 至20 世纪初欧洲史家主张历史的中性,倡言摈弃褒贬,客观地观察历史。欧洲史家和郑樵一样,认为一部时代相续的通史既可以明古今之变,又可以避免对史事的讳饰,因为编写通史,无需为一朝一代而曲笔忌讳。唯有如此,才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

就美术通史来说,郑樵“别识心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首创《图谱》,提倡以图证史,以图证物。其思想虽然没有对中国美术史写作发生直接的影响,但也构成了中国通史传统中的有趣内容,这种包罗万有的思想,在西方直到18世纪才萌芽。可以说,通史的传统在中国史学中曾有光彩的一页,并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美术通史的写作观念与实践。从唐代张彦远到元朝夏文彦,以绘画为主流的中国美术史学,似乎对应着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清史稿》的史学变迁,按照纪传体等“正史”体例,实现史学的认识、教化和审美功用。《历代名画记》堪称包罗万象史,《图绘宝鉴》也可说是一部有意识地构想为绘画通史的著作,因为它较全面地吸收了前人的材料与观念。但这个通史传统在此之后便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狭隘的专题史,如《国朝院画录》、《女画史传》及其他宗教人物、竹、墨梅等,或《越中见闻录》之类的“方志史”。

中国传统美术典籍极为丰富,如果将之分为品评体,画论体,著录体和画史四个种类,那么相较之下,画史(其实本意也指鉴赏与收藏)是最薄弱的一种形式。正因为如此,余绍宋在编撰《书画书录解题》时,在分类上遇到了难题,他觉得将近代受西方影响的论著定名为“艺术通史”不成问题,但20世纪以前的旧籍就难以挂在这个名目之下,因为依他看来,中国从未有过真正的艺术史,除了记录书画家实践和行为之外,传统画史并无意于艺术的进化问题。

在此,余绍宋和姜丹书、郑午昌一样,受到西学的影响之后,开始考虑前人无意考虑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史?阮璞教授与余绍宋的意见相左,他不同意把《历代名画记》这样的著作归入“通史”范畴。其文章的标题就很能说明问题:《〈历代名画记〉的本质——绘画史和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画目的混和》。表面看来,这场关于美术通史定义的论争,也许不能得出实质性的答案,但反思片刻,我们就会发现它与中国特殊的传统史学根源密切相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场辩论恰恰是由于忽视这个历史事实而引发的。

这个西方史学未曾有的历史事实,赋予了中国美术史独一无二的特征,其优缺点皆源于此。

中国传统史学的独特性就是强调历史为国家制度服务,强调政治实用性。[2] 只有当历史能为行动提供实际指导,能够为统治者提供明确信息,据此而采取明智行为的时候,历史才有意义。因此,“史”在我国一直是国家职能部门的组成部分。唐代设定了史馆,浩繁的中国史籍出于官僚之手,又服务于官僚。据我所知,在西方,自古典古代之后,只有到了19世纪,当基佐、麦考利、蒙森、梯叶里等政治家插手编写历史时,才出现类似的史官文化。但是,当西方的政治家为了解释当时正在发生的历史而运用历史时,中国的史官文化的功能主要是证明皇朝统系的合法性,证明天授皇权的延续性,用史学术语说,就是以古鉴今,以过去来为现在辩解。英国史学家巴特费尔德将这种实用史观称为“辉格党解释法”。这种功利主义的史学使撰史逸出了自身的界限而像郑樵的《通志》一样,囊括所有的知识,使之成为一种通过历史而传承的政府体制参考书,一种可付诸实践的教化工具,一部可查询的百科全书,这有点类似于18 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工作,但它并没有一个推理的方案,也没有试图去寻求理论上的综合性。就这一点而言,巴特费尔德的观点不无道理,他认为中国传统史学由伟人功业所主宰,不讲求更宽广的因果说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鉴赏学、画学和著录学如此发达,而通史则如此贫乏的原因。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变法者所发动的新史学革命就旨在摧毁这种传统模式。早在1599年,一位法国学者曾断言,史学将经历四个阶段:诗、神话、编年和“完美的历史”。就通史而言,至20世纪初,中国史学从未走出编年阶段。还无人写出一部犹如希罗多德或修昔底德那样连贯的、有机的叙述,中国美术史的编写尚未掌握把艺术风格、人物生平、思想和时代背景揉为一体的方法。正因为如此,20世纪初以来的美术史家都将中国传统的通史观念搁置一边而吸收西方的通史写作观念。

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史,我们在通史写作上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与此同时,这种倾向也体现了我们渴望使中国美术立于世界美术通史之林的强烈意识。薛永年教授《在美术史研究与中国画发展》一文中,对20世纪的中国美术通史进行了评述。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美术通史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项目、教材和通俗读物。从第一项来看,传统的官修体制依然在延续。然而,今天的“通史”观念已然超过郑樵的通史范围,其“通”字带有“跨文化”、“跨时间”的意思。如果要恰当地详述中国美术通史写作和教学的利弊得失,必须将之放到世界艺术史发展的情境中加以考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此省略这一部分。而将话题转向我们编写“中国美术史纲”的动机、方法与背景。

如果说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起,世界史学界出现了建构通史的热潮,那么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就是一个解构通史的时代。中国美术史在欧美国家也卷入了这一思潮,尽管这点至今才缓慢地漫延到大陆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从整体来说,国内美术通史在观念上迄今仍未超越姜丹书、郑午昌一代人的天真愿望,以为按时间序列、画派传承等他们称之为“科学”的方法,就能真实地勾画美术的进化。在这种通史观念中后来又加入了达尔文式进化论,例如著名的历史学家童书业就坚持反对历史倒退论和循环论,认为美术作品创作年代越近的越好,他研究美术史就是要证明这一必然规律。同时,美术通史的写作受到前苏联党史教程模式的左右,要求人们在美术史中寻找“像生物学那样的铁的规律”。李浴在其1957 年的《中国美术史纲》里就宣称发现了“现实主义和非现实主义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这一中外美术史发展的“共同规律”。总体而论,国内不少美术通史离不开所谓的规律,不论是形式、风格,还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规律,这些规律如同一顶大帽子,空洞地套在“剪刀加浆糊”拼贴而成的文字里。如果这类通史的作者不是有意东抄西凑,那么这种做法本身就暗示出一种错误的史学观念:以为见诸文字,尤其是见诸史书的史料就是历史的真实。许多通史作者的意图就是希望读者也相信这一点。其实,任何一部通史,不论作者花费了多大精力进行考证和史料甄别,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历史的真实,不但因为史料本身早已经过某种理论或观点的“过滤”,而且史学家个人的观点必然影响了其选择。关于历史这一固有的悖论,司马迁早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通史可以让我们观察历史的变迁,但这必须是个人观察的结果。[3]

黑格尔曾经断言,中国没有史学,只有史料编纂。20世纪初的西方史学家开始背离黑格尔的看法,把司马迁、刘知几、章学诚视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超前的史学批评家,他们觉得,从他们著作中可以找到西方新兴史学思想的对应物。他们明白这几位杰出的史学家早已洞察其所谓批判性历史科学的内涵,并且理解通史的特殊模式与寻求历史意义之间那“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矛盾关系。
如前所述,中外通史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寻求历史的意义。肯定美术史具有某种意义,就是断定美术从起源到结束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这样的历史必定与自然一样,服从某种法则,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的法则,前面提到的中外史学家都相信,信仰或理性能够提示这种内在的结构,没有这个或那个结构,通史就将成为一盘散沙。即使信奉历史的“铁定法则”,史学家对决定历史的法则也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有的信奉神性,有的运用辩证法,有的运用循环论,有的运用进化论,有的相信社会或经济决定论,有的追求艺术形式意志。如滕固讲形式与风格,郑午昌重进化论,胡蛮偏倚社会经济决定论,同样写中国美术通史,各执一家之法。他们的观点,无意之中对应了西方几本主要的美术通史著作和教材,如詹森的西方美术通史侧重于形式与风格分析,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以再现模式的进步为主线,昂纳和弗莱明合著的《世界艺术史》重在观察美术现象的同时,注重它与其他方面的内在关系。史观模式决定了通史的分期,潘诺夫斯基喜欢把西方美术史分为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四个时期;沃尔夫林将注意力集中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期,加德纳《各时期的美术》由“古代世界”、“中世纪”、“北欧洲世界”、“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和“现代世界”所构成;昂纳和弗莱明的《世界艺术史》分为“艺术的基础”、“艺术和世界宗教”、“神圣和世俗的艺术”、“创造现代世界”和“20世纪的艺术”五个部分。这部通史是迄今为止一部真正的艺术通史,至少作者们在主观上作出了艰苦的努力,试图使之囊括全球各类艺术。这部通史也反应了传统的通史观念即按时代序列讲述美术发展故事的做法的解体,它似乎回归到了布克哈特所创造、也曾为郑午昌所采用的以论题为经纬编织美术史的模式。

这种回归,除了受到新兴的世界艺术史潮流的推动外,人们对“美术”概念的看法的变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美术现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刻、建筑与书法了,从20世纪90年代起,它包括人类的一切视觉活动与产品,有人预言“视觉文化”一词将取代“美术”。西方目前出现了以视觉文化重构中国美术通史的著作,其中影响大者如柯律格[Craig Clunas]的《中国的艺术》[Art in China]和德国人雷德侯于2001年出版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柯律格的《中国的艺术》是牛津大学新编艺术史丛书的一种,该出版社曾委托我审稿,并撰写书评。柯律格曾是维多利亚-阿尔伯特美术馆中国部主管,对西方后现代理论颇为醉心,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明代社会文化的“视觉性”。他的著作颠覆了从波西尔到苏立文的通史模式(前者以器物分类法为宗,后者以对艺术作品的视觉感受描述务),把中国“视觉艺术”分为五种功能类型,即“墓室美术”、“寺观美术”、“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和“市场美术”,大胆解构了千百年来中外的美术“通史”观念,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通史传统。

在柯律格的新框架中,“司母戊”大方鼎这样的庙堂重器,倪瓒那样重要的文人画家居然找不到其应有的位置,而书的耀眼封面所用图像则是装饰性绘画《关羽擒敌图》。这说明旨在包罗万象的“视觉文化”也难以摆脱“会通”的内在悖论,一部没有“司母戊”和倪瓒的中国美术史很难说是一部合适的通史。雷德侯的著作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美术通史,但其“会通”性给人颇多启示。他参照康熙《古今图书集成》中涉及美术的若干部分,即文字、青铜礼器、陵墓塑像、作坊艺术、建筑、印刷术和绘画,展现了中国美术制作过程的奥秘,与柯律格的美术功能相互映发。

观念模式亦即史学家寻求意义的方式决定了通史的形式与结构,反复印证了司马迁一语道破的通史悖论。无人能够逾越这个困境,但这并不能质疑通史存在的意义和教育功能。我们每一个艺术史家都是从阅读通史起步的,通史不仅给我们展示了美术发展的基本线路,而且给我们描绘出了艺术兴衰点的地图。

基于对它的重要性的理解,我们构想了编写一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同时又能成为美术史学生入门书的“中国美术史纲”。我们特邀请了国内美术史界有精深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合作编写。我们要求撰写者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上,在叙述中融入国内外重要的观点,指出存疑的重要问题,这就是说要求作者关注国内外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状况,并且列出最重要的相关文献。我们希望这部简明的美术史纲能在传统的美术通史与现代“视觉文化”两者之间建立新的平衡,仍以历史时段为经,用相关时段的视觉文化作纬,从上古讲到民国。而在叙述中始终不忘世界艺术史的大背景,体现现代的跨文化、跨时代的“会通”精神。

同时,我们将配套出版中国美术史学论文集,由史纲编写者撰述他所涉及的时代与领域研究状况的评述性论文,为希望进一步研究美术史者提供本领域的总体面貌,从而也体现作为人文学科美术史的魅力。附带说一下,我个人还抱着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此书合适,将以英文版发行世界。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事实上对我国美术史研究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西方人在理解中国艺术时有其无法逾越的屏障,例如,领会文人画神秘的笔意。他们对于中国艺术的某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如果我们总从有利的视点去指责他们的错误,无助于他们理解中国美术的奥妙。让世界理解我们的艺术是我们的责任,而世界也在等待我们中国学者向他们亲述中国美术的故事。

《什么是历史》,卡尔著,1961年。

在史学观念上,我们放弃各种宏大的决定论,但并不怀疑历史的意义。我们允许各位作者从个人的观点叙述其部分,并不要求体例的统一,[4]我们不相信所谓的史料搜集就会自动呈现历史的迷信,史料不会自行说话,必须通过史学观念表达意义。何炳松曾批评“吾国史家不辨史料与著作二家有别之流弊”,即为此意,历史不是往事的摄影,不是往事的实录,而是史学家研究往事的学术成果。我们坚持波普尔所反对的“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精神:即每一个世界观都受到了历史的决定,因而是有限而相对的;历史中的经验事实和逻辑技术不同于抽象的、一般性科学。美术史允许一代又一代的人对之进行重新解释,通史写作与教学的迷人之处也在于此。我们同样也愿借此机会重申波普尔观点的另一面:即他坚持认为历史没有最终的解释,[5]亦不存在兰克所说的“如同实际发生”的历史,史学家总是从现在的观点出发,依据当前的兴趣撰写或重新撰写历史。[6]我们期望写出一部开放的、有问题意识的简明美术通史,只有这样的通史,才能引人入胜,启人心智,才能接近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


注释

[1]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的何炳松在《通史新义》一书中开篇指出:“吾国自前清末季废止科举改设学校以来,一般学子及社会中人之需要中外通史借资挹揽,不可谓不亟矣。然迄今已达二十余年,西洋通史之著作虽已相当之成就,而本国通史之纂辑,则求其能合现代所谓新史学眼光者反寥若晨星焉⋯⋯著者愚见以为此盖因吾国编纂通史之人尚未能如西洋史家之能利用最新方法耳“,”吾国史籍门类自奉二体为正宗之后,不特所有文献永远回翔于二体之中,即通史一门亦从此几绝其独立之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史学方法在史学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有人认为,西方史学方法新顺多变,中国史学变不如西方,但切实可用则超过西方。见何炳松《通史新义》、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司马迁一语道出了历史的永恒命题:一方面,这指向了历史研究中的普遍性与殊相的大问题,另一方面点破了史学研究的永恒悖论:史学家必须求历史的大真,但不能没有个人的判断。这个永恒的悖论在史学界激发出截然不同的史学观念。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答客问上》中说:史家须“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唯有如此,才能撰成一家之言之史。克伦普指出,“史学家提出研究成果,必须坦然承受其中有个人特色,而非囊括一切,或绝无误谬。”《历史的逻辑》,P.Vii。这个悖论也导致了相对主义,迫使史学家放弃价值判断。1957年《新剑桥现代史》第一卷中的话就十分典型:“一切历史判断都涉及个人的观点,没有一种历史判断,能胜过另一种历史判断。”一旦放弃这个悖论,那么历史又会轮回到何炳松批评的“不辨史料与著作二家有别之流弊”。
[4]钱大昕曾抨击集体撰史之举:“官修之史,仓卒而成于众人,不暇择其材之宜与事之司,是犹招市人而与谋室中之事也。”《潜研堂文集·万孚野先生传》。罗素也持同样观点:“历史巨著必须是一家之学,而非集众专家各出其所长以凝成。”《作为艺术的历史》[History as an art],1954,P.14。
[5]卡尔在《什么是历史》[What is History, P.24]中说,历史是史学家与其史实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无穷尽的对话。
[6]克伦普[C. G.Crump]在《历史的逻辑》[The Logic of History]一书中指出:“史学家须知其写作乃是暂定的,求真是其宗旨,但欲获全部真实是不可能的。P.59。查尔斯·奥曼[Charles Oman]也说,对同一历史事件,“史家所见,可能分歧极大”。《论历史写作》[On the Writing of History] ,1939, P.V。

作者简介

曹意强,艺术史家、画家。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导。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设计分委会召集人,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及《新美术》主编。曾任国务院第五、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英国权威刊物Art History(艺术史)国际编委、英国World Art Studies(世界艺术研究)学刊编委、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高级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教授、克拉克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密西根大学访问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陵博物馆顾问。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提出“图像证史”“艺术智性模式”和“观念的隐形之链”等理论。专著有《艺术学的理论视域》《艺术与智性》《艺术与历史》《艺术史的视野》《时代的肖像》等。主编《艺术管理学概论》《美术博物馆学概论》等。

相关链接

曹意强 | 发掘中国画论活性基因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脉深厚,近百年来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建校之初即率先建立“艺术科学”观念,为我国的艺术学研究奠定教育根基。国内率先开始研究生培养,并于1980年、1984年分别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7年招收首届史论本科生;2008年获浙江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011年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获浙江省高校 “十三五” 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地位崇高,2015年获评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2019年,艺术史论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目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访问学者等层次丰富的人才培养,既是国际艺术史学研究的重镇,又以持续推进中国艺术研究为己任,是当代中国”艺术智性与新人文教育”的建设高地。

 编辑 |许溪 刘雨尘 杨可涵 宋俊杰 戴姗睿 王薇 孙梓钧 王思凡
微信ID:caaysrwxy
(0)

相关推荐

  • 专业篇丨历史学类:吾侪所学关天意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我们呼唤下一个具有命世之才.旷代之识的史学家. 数千年来,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高峰.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著史被认为是天人之际的丰功伟绩,出经入史是对一个传统中国学者的极高称 ...

  • 自学世界艺术史的9本必读书

    强烈推荐:足不出户逛完31座伟大博物馆1.<培生艺术史>[美]大卫·威尔金斯.伯纳德·舒尔茨.凯瑟琳·林嘉琳著,陆豪译,张坚审校:重庆大学出版社 <培生艺术史>套装,全6册,美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 | “八五”历史的真实叙述何以可能 ——关于“八五美术史实考据”

    ▲ 文/孙振华 2015年,"八五美术运动"三十年.这一年关于"八五"的回顾.阐释.研究成为热点. 本年度湖北美术馆论坛的主题是"八五美术史实考据&q ...

  • 国美研学经典 | 张坚《另类叙事—西方现代艺术史学中的表现主义》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推出"国美研学经典"栏目,推介近年来我校研创佳作.我校科研工作实施以"艺理兼通"为特征的研创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学科建构,聚焦学术经典,力推 ...

  • 曹意强|美术博物馆的定义与国际学术现状

    本文原载<新美术>,2008年,第一期,第38-50页. 一 人类以两种方式保存自己的记忆:文字与图像.史籍与其他形式的文献,如文学作品,用文字记载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痕迹,而美术则以图像的形 ...

  • 曹意强 | 中国画论与文艺复兴 ——写在第34届艺术史大会之后

    中国画论与文艺复兴 --写在第34届艺术史大会之后 曹意强 在北京召开的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有三个特色区别于以往各届.首先是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幕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庄严气派.其次是会议 ...

  • 曹意强 | 发掘中国画论活性基因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2016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第 015 版"文艺评论周刊·美术评论".该版编辑在"编者按"写道:"瓦萨里的< ...

  • 曹意强 | 美术鉴赏与智性模式(二)

    二.艺术有历史吗? 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价值,有人曾说,艺术就是艺术,犹如水就是水一样,它的美学价值无需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不过,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欣赏个别艺术作品,还是要首先理解它所导源的 ...

  • 曹意强 | 美术鉴赏与智性模式(一)

    美术鉴赏与智性模式 一.艺术与观察方法 美术作品在给人以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由此而塑造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从这个观点出发,艺术欣赏决不单是一个附加的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而应 ...

  • 曹意强:与其简单反对  不如积极建构

    [本期话题]美术实践类博士:为何屡遭非议?① 策划:李振伟 颜培大 编者按:今年两会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提案中提出,美术实践类博士学位的设置,违反了艺术本体的发展规律,影响了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 ...

  • 艺术与智性: 曹意强: 9787550308961: Amazon.com: Books

    <艺术与智性>文章可分为三类:第一组论述创作意图与智性模式,强调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智性形式:第二组结合写实主义的观念,评论绘画与自然,画家与媒介,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第三组以中外现代画家为 ...

  • 国美之路 | 曹意强: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模式

    艺术与智性模式 文|曹意强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艺术人文"这一命名,既隐含着本院90年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内涵,又表明艺术史应趋于的终极目标."人文&qu ...

  • 曹意强|艺术学科与创作论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新美术>2020年12期.感谢授权. 艺术学科与创作论 曹意强/撰 "艺术"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范围包括与自然相对的人类活动及其衡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