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机会,永远是留给意识到它的人
曾国藩的人才大计
人们提起曾国藩,一般认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平定太平天国和兴起洋务运动。
其实除此之外,曾国藩一生致力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培养人才。
曾国藩一生对人才问题非常重视,他认为选拔、培养人才是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
曾国藩的幕府规模很大,盛时保持着一二百人的幕僚队伍。一切出类拔萃和著名的人物,都被他的品德和声誉,吸引过来。
曾国藩幕府的特殊更在于它很像一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长,就是曾国藩。他在幕府中对待下属,就如同老师对待学生一样。
为什么要把幕府办成学校呢?这是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决定的。
要办大事,必须用可用之人。科举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废才,就是半成品。要想适用,就要自己动手,进一步陶铸。
所以曾国藩的幕府既是储备人才之库,也是陶铸人才之所。
曾国藩的人才实践,第一步是求才。寻找人才,要如同饿鹰扑食,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
事实证明,其招揽与聚集人才的办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第二步是观察。每有新人来投靠,曾国藩都会亲自接见,认真面试。
然后让他们到前线去经历一段时间,一是让他们直观了解湘军的面貌,二是通过他们来了解前线近期的情况,三是通过这种方式鉴别他们的能力。
安排好工作后,接下来的第三步,就是培养。曾国藩认为,天生大才极少,中等以下人才都可通过培养教育造就出来。
他的教育方式,一是进行定期考试,以批答的方式来检测他们的文字水平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是谈话,也就是今日所谓面授,向幕僚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读书心得。曾国藩长于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曾国藩用人,还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全力给他们制造发展的机会,帮助下属立业成才。
曾国藩从内心里希望他们发展得好,这样,他们才从内心感到感激。
曾国藩在保举下属方面非常尽力,他的幕僚大部分都在幕府成材,然后成就自己的事业。当他死去的时候,所有的总督都曾经做过他的部下,并且是由他提名的。
培养接班人李鸿章
做大事的人至少要看出三步。当初曾国藩在大规模裁撤湘军的时候,留有后手,那就是“裁湘留淮”:
他虽然将手中的湘军遣散,但是却保留了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虽然裁撤了湘军,但是并不意味着曾国藩完全放弃了这份权力。
保留淮军“以济湘勇之穷”,可以让湘系集团继续稳操兵权,从而保住在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决定性地位。
把军事重心由湘军转移给淮军,也就意味着李鸿章是曾国藩在部下中最器重也最信任的人,曾国藩已经选定李鸿章做自己事业的接班人。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在名将如林的湘军集团中,选择一个非湖南籍的李鸿章做接班人呢?
李鸿章是一个综合型人才,既能办事,又长于文字。因为身边缺乏文案高手,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批稿奏稿。
初到曾国藩幕府时,李鸿章身上缺点和毛病确实多。
他智商高,才华出众,自小又一帆风顺,自恃翰林出身,科名地位比其他人都高,所以经常不自觉流露出目空一切的气概。
曾国藩认为,若将来真要他独当一面,还须再经一番磨炼,所以要先声夺人,在大家面前折折他的锐气。
李鸿章以口才自雄,曾国藩就经常有意让左宗棠、李元度等口才高手与李鸿章辩论,以挫其傲气。曾国藩还经常将李鸿章带在身边,让他与天下第一流人物接触。
曾国藩身体力行,努力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
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让他养成了每日早起的习惯;
李鸿章平时好说谎吹牛(合肥俗语“打痞子腔”),但在曾国藩面前他从来不敢造次;
李鸿章心思太灵,遇事容易动摇,曾国藩经常对他讲“挺”经,教导他遇到困难要挺得住。
不光是幕僚们从曾国藩这里获得收益,曾国藩本人也从幕府中收获巨大。
李鸿章思维清晰敏捷、作风明快果断,往往一眼就能看出大局的关键。因此一遇大事,曾国藩往往求助于李鸿章的分析决断。
经过多年培训历练,曾国藩认为李鸿章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当咸丰十一年十月,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时,曾国藩派李鸿章前往上海救援,并创建淮军。
在京期间,曾国藩曾经教李鸿章作文。在幕府中,曾国藩又曾教李鸿章做人。现在,他又给李鸿章上了第三课,建军。
这是曾国藩教授李鸿章的最重要的一堂课,他详细教导李鸿章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挖壕,如何待敌,亲手为淮军制定营制营规,从湘军中调拨成熟得力的队伍供李鸿章使用。
除了军事上的难题,曾国藩还教导李鸿章如何处理洋务。
李鸿章后来的外交卓有成效,也是因为他遵照曾国藩指示,对洋人讲信义,所以洋人很愿意和他打交道。
李鸿章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曾国藩全方位提携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他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出众超群,天生善于并喜欢处理复杂局面。
在曾国藩的指导下,李鸿章的才华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而李鸿章领导的淮军,也曾在曾国藩麾下多个分部中跃居战斗力第一。
李鸿章的才华是让曾国藩决定日后把班交给他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一位接班人来说,仅有才华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德”。
李鸿章独当一面之后,曾李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在饷源分配、兵力调拨等方面产生矛盾。
与左宗棠、沈葆桢等相比,李鸿章无疑显得更为顾全大局。知道退步,知道感恩,这是李与沈、左的最大不同,也是曾国藩日后交班给李鸿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长远筹划,裁湘留淮
曾国藩之所以决定抽身退步,将军事衣钵传给李鸿章,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李鸿章是曾国藩亲手培养起来的人才,对许多重大问题比如军事和洋务的看法和见解,与曾国藩有高度共鸣。
其次,李鸿章的才与“德”靠得住。
最后,李鸿章比曾国藩年轻十二岁,并且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为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刚强坚毅。
因此经过多年全面考察,曾国藩决定裁湘留淮。
曾国藩是一个凡事从长远筹划的人。早在他决定派李鸿章创建淮军的时候,就已经给这支军队预定了多年之后的“剿”捻任务。
同治四年(1865)五月初三日,正忙于两江事务的曾国藩突然接奉上谕,北上“剿”捻。
虽然有李鸿章派出弟弟李鹤章和淮军中的精锐三部全力配合,曾国藩的“剿”捻进行得却不顺利。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人,在对付捻军的问题上,他吸取了僧格林沁的教训,制定了“河防”战略:
曾国藩计划东以大运河为防线,西以沙河、贾鲁河为防线,在这三条河的河岸增筑木栅,挖土筑墙,择要分兵驻守,以压缩和限制捻军流动作战的范围,把捻军驱逐到角落里加以歼除。
曾国藩的河防之策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实施这个策略需要花很长时间,地方也不配合。
慈禧和咸丰一样,急于求成,一有挫败,就想换人,计划让李鸿章来取代曾国藩。做事一贯坚持到底的曾国藩不得不接受半途而废的局面。
李鸿章接任后,曾国藩对李鸿章全力支持,自始至终为李鸿章积极筹饷献策,尽心尽责。
他诚心诚意希望李鸿章能尽快把“捻匪”荡平,在他看来湘淮一体,曾李一家,合则两利,离则俱伤,曾国藩是深明这个道理的。
事实证明,李鸿章毕竟是可以信赖的杰出人才。他接手“剿”捻后,力排众议,坚决执行曾国藩的河墙战法,最终将捻军镇压下去。
河防战略的首创者是曾国藩,收获成功的是他的学生李鸿章。
曾国藩以自己的抽身退步,完成了湘消淮长、曾李瓜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