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深读”(二)让“行空”的哲学“落地”——《老子》的三点生活启示(《帅作文》)
让“行空”的哲学“落地”
——《老子》的三点生活启示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老子》是哲学著作。哲学虽是对生活的概括,但它探究的是人生问题,它与生活相关。因此,我们读《老子》,必须联系生活,调动各个方面的生活经验,力争让“空”的内容变“实”,“行空”的哲学“点地”,从而如阅读诗歌般从“有限”的文字中看到“无垠”的意味。下面我们谈谈如何联系生活阅读《老子》。
一、“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二二章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前两句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打比方(“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为的是引出后一句所概括的人生哲理:“少则得,多则惑。”怎么理解这句话?这得先从“惑”字说起。
“惑”,《说文》解为“乱”,《广韵》释为“迷”,《增韵》以为“疑”。这三个解释都与“惑”的造字法相关。“惑”是个形声字,“从心或声”——“或”是声旁,表读音,“心”是形旁,表意义;同时,它也是会意字:“或”为“或者”“也许”的意思,表选择——“心”字上托着一个“或”,即当人心里有太多选择时,人就容易迷“惑”!人为什么会迷“惑”?就因为选择太多!于是,老子从“多”“少”的对立统一中提出“少则得,多则惑”。
“少则得,多则惑”,可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相联系。
人有五官,互相协调共同感知世界,这是常人的幸福。因为五官并用,各个器官本身并不突出。然而,视力有问题的人,耳朵却特别敏锐,不仅能听到落叶的声音,甚至连人语气语调的细微差别也能精确辨认;听觉有问题的人,视力出奇好,不仅远方细小事物看得清晰,瞬间影像变化也能迅速捕捉——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补偿反应”。为何有这种功效?因为某一感官的缺陷促使其他能正常使用的器官发挥到极致,这即是“少则得,多则惑”。
《孙子·军争》说:“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对被迫撤退的或被团团包围的或走投无路的敌军,为何要“勿遏”“必阙”“勿迫”?其目的只不过是让敌军除死亡之外,还有选择;战死之外还有逃生的可能,就不再执一于作“困兽之斗”,必然军心涣散——这也是“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对战争中处于逆势的一方也同样适用。《孙子·九变》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困境中的军队,除死亡外没得选择,必然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有得选择,似乎是好事,实则往往容易导致三心二意,在选择时犹豫计较,表面是留有余地,实际常把最好时机耽误了。这是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在战争中的运用。
现代人是幸福的,因为物质的丰富,让我们的选择空间变大;现代人又是不幸的,因为选择的丰富,常让我们迷“惑”。我们常羡慕古人的高雅,觉得他们悠闲自在,吟诗作赋、弹琴作画、访亲问友,充满情趣。其实,他们的自在是在选择的有限下产生的。选择少,因而精进,而让现代疲于选择的我们觉得高雅,这也是“少则得,多则惑”——而对治的方法则是去奢去欲,选择简朴,这是老子给现代人开出的“药方”。
我们学习也是如此。难得闲暇的一个下午,又想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又想美美地睡一觉,又想把错过的电视电影看一看……犹豫计较、左右为难中,其结果必然几件事没有一件能能帮好。佛家修炼常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也即少,即“少则得”!
“少则得,多则惑”,仅六字,一闪眼即过;但联系生活去理解,它却能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此言简意丰的句子,非得联系生活去理解不可。
二、“有用”与“无用”
《老子》十一章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此则前三句列举生活实例,句四是从生活事实中得出的结论。车“毂”中间是“空”的,那三十根“辐”条才能和它对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用陶泥做成各种陶器,陶器里面必须是“空”的,才能装东西;房子是用来遮风蔽雨、保护隐私的,它必须用墙与屋顶包围起来,但如果只有“实”的墙与屋顶,连安门窗的“空”隙都没有,光线空气进不来,人也不能出入,这就不是房子了。于是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子、器皿、房子等能够给我们提供便利,恰恰是因为其组成部分中有“无”(即“空”)的部分,不然它们就不能发挥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而我们总喜欢把事物分为“有用”与“无用”两类,有用的东西,我们倍加重视,“无用”的东西,我们往往丢在一边。这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说明我们常被生活假象蒙蔽。
比如在平地上画一条一尺宽的路,所有人都能沿着这条路大步往前走,甚至在上面跑;但如果把这条路抬升一米,要在上面走,就得小心翼翼了,能在上面跑就显得特别厉害了;而如果把这条路抬升到五米、十米的高度,那就只有特技人员敢在上面行走、奔跑了,一般的人站或坐在上面,很可能是瑟瑟发抖——因为“恐高”。为什么会“恐高”?因为这条一尺宽的路外边没有空地!我们走路,除了脚掌所踏地面之外,还必须有“余地”;“余地”越宽,我们便越放心。脚掌之外的地方,似乎对于我们走路是“无用”的,其实作用特别大,特别“有用”——有“余地”,让我们有安全感。而我们固定思维中,脚所踩到的地面就是“有用”的,脚掌之外的地面似乎就“无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老子》的智慧,便表现在他不仅看到了“有”的作用,也看到了“无”的作用,更看到了“有”起作用与“无”有关,他另具一副“天眼”。《淮南子·说山训》承老子观点道:“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我们生活中,空闲时间之于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于事业,闲聊海谈之于认识……不也如此吗?邵雍《路径吟》说:“面前路径无令窄,路径窄时无过客;过客无时路径荒,人间大率皆荆棘。”说的也是这意思,也即我们常说的做事要“留有余地”。这是《老子》智慧,拨开生活的迷雾,直面生活,让我们看清本质——所以,读《老子》,必须联系生活。
三、“知人者智”“自胜者强”
《老子》三三章曰:
知人得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用世俗眼光看,能“知人”,已够有“智”慧;能“胜”人,已相当了不起。但老子认为这还不是最高境界。他以为“知人”比不上“自知”,“胜人”不如“自胜”;“自知”的人才是真正的“明”,“自胜”的人才是真正的“强”。一般人对于别人往往知道多多,评论起来头头是道,而落到自己身上,却茫然一片,即俗话所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钱锺书戏之曰:“上阵厮杀,忘了枪法。”一个人能“自知”,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定位自己,这比对外人判断重要得多。常人爱与他人比,高于别人,欣喜无穷,低于别人,失落无尽,宠辱若惊。其实,一个人最应比的是自己,最应战胜的是自己;今天的我比昨天进步,明天的我弥补了今天的不足,一步步克服自身毛病,战胜了自己后战胜别人,则是“自胜”后的副产品,是意料中的事。一个人,如果连自身的弱点都战胜不了,而整天想着超过别人或者担心被别人超过,这样的人,必然患得患失、碌碌无为。因而,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重要,“自胜”远远超过“胜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其所”,才能做到“死而不亡”。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比赛上,车手纳瓦罗骑车跟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不幸遭遇爆胎只能扛着自行车跑向终点的埃斯特万身后,拒绝超越,就因为他明了“知人”“胜人”与“自知”“自胜”的关系;而在里约奥运会上,得了冠军的霍顿却抵毁孙杨“服药”、讽刺菲尔普斯“老鱼”,则其“自知”“自胜”思想缺乏可见一斑,何者能“死而不亡”也不辩而自明了。
我们常谈输赢,常论胜败,都是与他人比较而言;老子则与自己比较,他突破世俗观念,跳出思维定势,细致体察生活,把思维向更深处推进,如此言论,我们非得联系生活去理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