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发表(十)】“诗以虚涵数意见妙” (《语文报》第1087期)

“诗以虚涵数意见妙”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后两句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把人物置于青山绿水之中,让绿水青山融于清辉之下,悠扬的箫声在其中荡漾,并且对这种情景的理解并非一种,而是数种,让人读后有绵绵不尽之意。这种效果源自于词语的多义性,这多个意思和谐的融会在诗句中。

“二十四桥”是扬州胜景,关于名称,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扬州城里的桥有二十四座,一说是一座桥的名字,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玉人”,既可用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这“二十四桥”与“玉人”的两解,无论怎样组合在一起,都是一幅令人遐想无边的画。况且这一景致是在“明月夜”呢?月是扬州的精魂,古人早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佳话,也有“月明桥上看神仙”的传说,这几个意象结合于一处,情景想象的空间便阔大了,恰如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的“说出的话比不上没有说出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的话”。

“二十四桥”乃桥名,有二十四个女子吹箫于其上,所展现的美自不必说;即使理解为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亦美不胜收,从中可见扬州城水域之宽广,清风徐来之飘逸,月光上下争辉之迷蒙。“玉人”解为韩绰这位风流俊美的才子,与二十四美女相伴,“教”其吹箫,也够美的了;这风流倜傥中,似乎是韩绰,又似乎有有杜牧当年的身影。而如果“玉人”解为二十四位美丽的女子,“教”理解为“使”“令”,即在吹箫,也无不可;身着洁白纱衣,吹箫于月下,风吹扬的不仅是衣袂,更有那悠扬的箫声。而再结合“月明桥上看神仙”——画中的人,无论男女,都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了,大有“何似在人间”之感。钱锺书先生曾说,“诗以虚涵数意见妙”,此诗后两句,因词语意思的多义性,便让词意虚涵数意,迷离恍忽,极尽朦胧之美。

“诗以虚涵数意为妙”,文也以虚涵数意为妙。如苏轼《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望”字有三种含义;既可理解为“瞻望”,也可理解为“期望”,也可理解为“失望”。这句话也可作三种理解:①“瞻望”在天一方的美人。②瞻望在天一方的美人,却因“瞻望弗及”,而更加“期望”。③因“望而不见”“望而不来”,期望之情越来越强烈,然而愿终不能遂、志仍不能申,由思慕而至于埋怨进而转化成“失望”以致“绝望”。这句话是哪种含义呢?作者没有说,读者可根据文章内容、根据作者思想、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去理解。

词意清晰明净,是一种美;虚涵多义,朦胧而含混,似可解而又不可解,似可言而不可言,也是一种美。杜牧这首诗,可谓朦胧多意,迷离中有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