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1个方,润燥、生津、预防咳嗽!

今天是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是寒暑交替的一个关键点。接下来,白天会越来越短,气温也会越来越冷,面对这种寒热变化,孩子会更为敏感,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问题会很高发。家长要注意跟随节气、气候变化而调整顾护孩子的原则和方向。今天就讲讲秋分后具体怎么做。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有“一半”的意思,因此,“秋分”也有“秋季的一半”的意思。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昼夜相等的。春分被称为“天门开”,阳气升腾而出,大地越来越暖;而秋分被称为“地门闭”,阳气消散耗尽,阴气逐渐强盛,天气越来越冷。

“阳生于阴”,今天以后,就要开始为来年储存阳气。阳气收敛储存得当,来年孩子的阳气就会很健旺,病痛会减少,生长发育也会更理想。

所以秋分是调理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节点,第一件事家长要做的就是要预防秋燥。

秋燥分“温燥”与“凉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分以后,雨水越来越少,干燥会更为明显。秋燥分温燥和凉燥,一般以中秋为分界点:

温燥:一般发生在入秋不久,降水减少,但暑热未消。预防和消解温燥,多用清热润肺的食疗,以平偏凉的润燥食物为主。

凉燥:一般指深秋的燥,气温逐渐下降,秋老虎有所缓解,凉燥会慢慢取代之前的温燥。应对凉燥,要温润,要以平偏温的润燥食物为主。

岭南地区目前凉燥还不明显,大多还是以温燥为主,每周可以吃1~2次甘凉清润、润燥润肺的汤或糖水;日常生活的居室或者卧室,要适当开点加湿器,保持环境中的湿度;孩子的皮肤也要做好保湿,适当涂点润肤乳。

秋分以后,要注意防“内燥”

上面提到的温燥和凉燥都属于外燥,而到了深秋,一些没有做好防燥措施的孩子,就会转为“内燥”。

内燥是由于阴血津液耗伤出现的燥证,导致内燥主要有两大原因:

1、燥邪伤津:秋季燥邪当令,阴血津液受损,体内阴津血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四肢五脏,孩子就会出现口鼻干燥、流鼻血、皮肤干痒等问题;燥邪耗损肺津,孩子就容易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大肠失于濡养,糟粕停滞不行,就会经常大便干结、便秘;没有津液的濡养,原本脾虚的孩子就很容易阴虚火旺、手足心热。这些看似“上火”的症状,其实都是内燥导致的。

2、阳气内敛,脾胃积热:夏季阳气升发,入秋后人体由阳入阴,阳气内敛,孩子脾胃阳气比长夏充足,胃口明显变好。小儿脾常不足,正常饮食都会很容易积食,如果秋季饮食不节,积食没有得到消导,就会出现脾胃积热的情况。脾胃积热最伤孩子的阴津,阴津受损,孩子就会出现内燥。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要正确区分“内燥”和“上火”。燥是缺水,比如孩子皮肤干痒、嘴唇皲裂、口干舌燥都是燥的表现,不一定是有火。但是燥会伤津液,体内阴津不足就会阴虚、阴虚火旺,孩子会出现嘴唇红、口腔溃疡、手心足热等“上火”的表现。这里的火是“虚火”,大多数是内燥引起的,不适合清热,反而要滋阴润燥。

记住4招,有效防内燥

1、控制消化,减少积食

预防内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避免脾胃积热。家长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看孩子舌苔是否厚腻、口气是否酸臭、睡眠是否安稳、大便是否正常(是否有大便酸臭、稀烂不成型、有残渣、干结、便秘等),有一项或以上方面不正常,说明孩子积食了,要及时用三星汤消食导滞,配合素食,坚持2~3天。

2、调整饮食习惯

我经常强调“适时而养”,意思是要根据季节、气候、环境的变化调整衣食住行的重点。秋分以后,岭南地区还是以温燥为主,饮食上选择凉润的食物,如莲藕、马蹄、百合、银耳、沙参、玉竹、麦冬等。家长要及时地帮孩子补足水分,可以适当吃一些水分丰富的水果,如石榴、葡萄、西梅、柠檬等。或者多饮用温开水、淡茶、豆浆等饮品。

另外,推荐一个防秋燥的饮食方式,就是喝粥。喝粥能养胃益气,滋补津液,尤其是早餐时候喝效果最好。明代名医李梴曾说:“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粥很好消化,早上喝粥极易被吸收,也能很好地启动休息了一夜的脾胃。而小一点的宝宝可以选择喝米油,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选择茯苓粥、陈皮粥等健脾粥方。

3、3岁内配合小儿推拿

日常调理还可以配合小儿推拿,尤其是3岁内的孩子效果是很明显的。家长可以给孩子用以下这套手法:开天门50~300次、推坎宫50~300次、运太阳50~300次、揉耳后高骨50~300次、平推肺经50~300次、揉内劳宫50~300次、揉二马50~300次。补脾经50~300次,揉四横纹50~300次,运板门50~300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4、防内燥,还要注意除内湿

防内燥,不能只润燥,还要注意祛除湿气。孩子脾常不足,入秋后胃口变好,吃得也多,食物无法被脾胃运化为津液,天气凉又不能通过发汗排出体外,就会出现“内湿”。如果不注意祛湿,一味地润燥滋阴,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湿困。

能兼顾润燥与祛湿的食疗,我推荐秋柠饮。秋柠饮是由陈皮、柠檬、蜂蜜组成的,陈皮能健脾燥湿,柠檬、蜂蜜能润燥生津,全方性味温和,可以很好地顾护孩子的脾胃,又结合了秋季的气候特点润燥生津,可以作为秋季日常保健方,每周1次。

秋柠饮

材料:

陈皮1~2克,新鲜柠檬1~ 2片,蜂蜜5~10毫升

功效:

理气润燥

宜忌:

◆ 适用于口干咽痒的症状。

◆ 2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具体做法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0)

相关推荐

  • 宝宝嘴唇干裂发炎,越补水,越干燥?1碗粥解决它!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从入秋起,我们就一起学习了很多润燥相关的知识.比如: 秋天何时该给孩子润燥,何时该给孩子祛湿? 再比如: ▶ 适合孩子饮用的安秋方.秋柠饮.百合食疗方 ▶ 偏凉润.可以给孩子对证服 ...

  • 冬季进补先补“水”,用好2个方!

    '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冬天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不过,最近看到有家长留言反映,孩子补不进去,甚至一补就上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

  • 1道美味糖水,让孩子秋天不咳嗽、少生病!

    燥,是秋季的主气,也是六淫邪气中季节性较强的邪气,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入秋以后,岭南地区的秋意并不明显,主要还是以温燥为主,面对温燥,应以清润之法来应对,清润的食材我推荐家长用百合,今天就来详细 ...

  • UC头条:健脾祛湿功效强!快帮孩子收藏这个汤

    最近的天气,就像是孩子的脸,一下子暴晒,一下子暴雨.暑热熏蒸,就像生活在蒸笼里一样,不要说孩子,大人也会觉得难受.暑湿二邪困阻中焦脾胃,孩子很容易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及时地祛湿.健脾,在接下来的秋冬季节 ...

  • 立秋虽至,解暑祛湿不能停,快给孩子用好这3个食疗方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今日便是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之后,中原地区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

  • 【秋分养生】滋阴防秋燥,养生重"平衡"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6个节气,2021年9月23日正式迎来秋分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80°. 秋分表示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秋分过后 ...

  • 秋冬季给孩子润燥,用好3个手法2个方!

    秋冬干燥,大家都在积极润燥.但是有一种情况表面上看孩子很干.很燥,但是越滋润孩子可能越燥,家长要懂得区分这种情况,不要盲目润燥. 说到燥,大家就会想到"润".在处理秋燥时,往往采取 ...

  • 今日秋分|你不知道的养生秘诀!

    关芳 CCTV-1<生活圈>新媒体主编 帮主带你抢先知 今天是"帮主"陪伴你的 第747天 嗨,大家好 54个圈友群的圈友和349万公众号的粉丝~ "秋分者, ...

  • 首席中医专家独家定制的煲汤方,让你国庆期间养出好脾胃!

    假期里,很多人会出现胃不舒服.腹泻等问题.这些不适代表你的脾胃可能已经受损了! 如何调理秋季出现的脾胃受损呢?今天做客<凤凰大健康>的嘉宾,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张声生为大家独家定制了一款适 ...

  • 秋季给孩子准备这个“聪明果”,每天一颗,健脑、养肺、润燥

    中医讲求顺时养生,如果能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选择食材和食疗,成效就会事半功倍.在民间,有'春尝花.夏食菌.秋品果.冬吃菜'的饮食习惯,这个习惯与中医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互呼应.秋季是五谷飘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