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1个方,润燥、生津、预防咳嗽!
今天是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是寒暑交替的一个关键点。接下来,白天会越来越短,气温也会越来越冷,面对这种寒热变化,孩子会更为敏感,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问题会很高发。家长要注意跟随节气、气候变化而调整顾护孩子的原则和方向。今天就讲讲秋分后具体怎么做。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有“一半”的意思,因此,“秋分”也有“秋季的一半”的意思。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昼夜相等的。春分被称为“天门开”,阳气升腾而出,大地越来越暖;而秋分被称为“地门闭”,阳气消散耗尽,阴气逐渐强盛,天气越来越冷。
“阳生于阴”,今天以后,就要开始为来年储存阳气。阳气收敛储存得当,来年孩子的阳气就会很健旺,病痛会减少,生长发育也会更理想。
所以秋分是调理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节点,第一件事家长要做的就是要预防秋燥。
秋燥分“温燥”与“凉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分以后,雨水越来越少,干燥会更为明显。秋燥分温燥和凉燥,一般以中秋为分界点:
温燥:一般发生在入秋不久,降水减少,但暑热未消。预防和消解温燥,多用清热润肺的食疗,以平偏凉的润燥食物为主。
凉燥:一般指深秋的燥,气温逐渐下降,秋老虎有所缓解,凉燥会慢慢取代之前的温燥。应对凉燥,要温润,要以平偏温的润燥食物为主。
岭南地区目前凉燥还不明显,大多还是以温燥为主,每周可以吃1~2次甘凉清润、润燥润肺的汤或糖水;日常生活的居室或者卧室,要适当开点加湿器,保持环境中的湿度;孩子的皮肤也要做好保湿,适当涂点润肤乳。
秋分以后,要注意防“内燥”
上面提到的温燥和凉燥都属于外燥,而到了深秋,一些没有做好防燥措施的孩子,就会转为“内燥”。
内燥是由于阴血津液耗伤出现的燥证,导致内燥主要有两大原因:
1、燥邪伤津:秋季燥邪当令,阴血津液受损,体内阴津血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四肢五脏,孩子就会出现口鼻干燥、流鼻血、皮肤干痒等问题;燥邪耗损肺津,孩子就容易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大肠失于濡养,糟粕停滞不行,就会经常大便干结、便秘;没有津液的濡养,原本脾虚的孩子就很容易阴虚火旺、手足心热。这些看似“上火”的症状,其实都是内燥导致的。
2、阳气内敛,脾胃积热:夏季阳气升发,入秋后人体由阳入阴,阳气内敛,孩子脾胃阳气比长夏充足,胃口明显变好。小儿脾常不足,正常饮食都会很容易积食,如果秋季饮食不节,积食没有得到消导,就会出现脾胃积热的情况。脾胃积热最伤孩子的阴津,阴津受损,孩子就会出现内燥。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要正确区分“内燥”和“上火”。燥是缺水,比如孩子皮肤干痒、嘴唇皲裂、口干舌燥都是燥的表现,不一定是有火。但是燥会伤津液,体内阴津不足就会阴虚、阴虚火旺,孩子会出现嘴唇红、口腔溃疡、手心足热等“上火”的表现。这里的火是“虚火”,大多数是内燥引起的,不适合清热,反而要滋阴润燥。
记住4招,有效防内燥
1、控制消化,减少积食
预防内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避免脾胃积热。家长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看孩子舌苔是否厚腻、口气是否酸臭、睡眠是否安稳、大便是否正常(是否有大便酸臭、稀烂不成型、有残渣、干结、便秘等),有一项或以上方面不正常,说明孩子积食了,要及时用三星汤消食导滞,配合素食,坚持2~3天。
2、调整饮食习惯
我经常强调“适时而养”,意思是要根据季节、气候、环境的变化调整衣食住行的重点。秋分以后,岭南地区还是以温燥为主,饮食上选择凉润的食物,如莲藕、马蹄、百合、银耳、沙参、玉竹、麦冬等。家长要及时地帮孩子补足水分,可以适当吃一些水分丰富的水果,如石榴、葡萄、西梅、柠檬等。或者多饮用温开水、淡茶、豆浆等饮品。
另外,推荐一个防秋燥的饮食方式,就是喝粥。喝粥能养胃益气,滋补津液,尤其是早餐时候喝效果最好。明代名医李梴曾说:“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粥很好消化,早上喝粥极易被吸收,也能很好地启动休息了一夜的脾胃。而小一点的宝宝可以选择喝米油,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选择茯苓粥、陈皮粥等健脾粥方。
3、3岁内配合小儿推拿
日常调理还可以配合小儿推拿,尤其是3岁内的孩子效果是很明显的。家长可以给孩子用以下这套手法:开天门50~300次、推坎宫50~300次、运太阳50~300次、揉耳后高骨50~300次、平推肺经50~300次、揉内劳宫50~300次、揉二马50~300次。补脾经50~300次,揉四横纹50~300次,运板门50~300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4、防内燥,还要注意除内湿
防内燥,不能只润燥,还要注意祛除湿气。孩子脾常不足,入秋后胃口变好,吃得也多,食物无法被脾胃运化为津液,天气凉又不能通过发汗排出体外,就会出现“内湿”。如果不注意祛湿,一味地润燥滋阴,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湿困。
能兼顾润燥与祛湿的食疗,我推荐秋柠饮。秋柠饮是由陈皮、柠檬、蜂蜜组成的,陈皮能健脾燥湿,柠檬、蜂蜜能润燥生津,全方性味温和,可以很好地顾护孩子的脾胃,又结合了秋季的气候特点润燥生津,可以作为秋季日常保健方,每周1次。
秋柠饮
材料:
陈皮1~2克,新鲜柠檬1~ 2片,蜂蜜5~10毫升
功效:
理气润燥
宜忌:
◆ 适用于口干咽痒的症状。
◆ 2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食疗方具体做法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