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氏宗亲河北沧州贾家洼东贾氏及宗祠

贾洼东村位于河北沧县黄递铺乡政府西北方5公里处,北临307国道和石黄高速, 西有老陈邘河。该村耕地3703亩,特产金丝小枣;人口2245人,主要姓氏有: 贾、王、李、何等,该村自古有习武、唱“哈哈腔"的风俗。

据《贾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出身的贾世纲(贾姓迁徙始祖)由山西崞县迁来此地,定居于现住址西北方2公里处,村名枣棘营,后东迁至现住址范家庄,后因贾氏人丁兴旺,范姓外迁村名改为贾家洼东(简称贾洼东)。1962年,贾洼东村被分为东贾洼东、西贾洼东、小刘庄三个大队,后小刘庄成独立的行政村。世纲祖有四个儿子,后人习惯称长门、二门、三门、四门,其中二门人口繁衍最多,到四世祖熊、麟、彪时迁居建庄,该村距离贾洼东1.5公里,现存完整坟茔共十七代,麟公后人至堂字辈时弟兄29人,在当地又称“同心堂”,盛行习武风俗。

始祖贾世纲考证: 贾世纲(生卒年月不详),字纪堂,山西崞县人,前明时期于南京官居武进士,后随燕王朱棣戍守北平,靖难之役后,敕授金吾将军(金吾将军是中国古代武职官员等级阶位的称号,为明代第六级武散阶称号,属正二品官的升授之阶)、御前佩刀、阵前指挥、钦赐蟒袍玉带。因功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领封至燕地中水之地(今河北沧县)枣棘营(今五通碑始祖埋葬之地)居住,至二世祖时东迁至今贾洼东村(今贾氏宗祠之地),后世繁衍至今已近3万人。老《交河县志》中也有”贾世纲授指挥使以凭贼功”的记载。

沧县贾洼东贾氏与原平神山贾氏本属同祖同根,均为神山始祖成府1375年从定襄贾家庄奉诏迁居神山村西南枣尖(贾家坡)后繁衍的后裔。由于代远年湮史久,贾洼东贾氏始祖世纲名讳及后裔接谱存疑,加之贾洼东老谱上两三篇序言中“追思我贾氏自前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迁于交邑之洼东村”(嘉庆二年谱),“始祖世纲公于前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贾洼东村”(道光七年谱)的误导误传,一直难以确认。后来好在贾洼东族人在查询史料中终于得到明确证实,遂在重修族谱序中写明“始祖原籍山西崞县神山村,本系昆仲四人,于明永乐二年奉迁”,才水落石出,使根祖之传得以澄清,“拨疑反正”。之后,两地族人多次联系沟通,明确认定贾洼东贾氏族支始祖“世纲”就是神山贾氏族谱所记之三世祖“时刚”。同时在六修《神山贾氏族谱》的世系卷中得到全面修正,并延续到沧县九世,神山十一世。

贾氏宗祠的传说与考证: 据传贾氏宗祠乃清朝翰林王兰生所建。经调查该村老人、整理传说故事、在沧县档案馆查证历史记载,可以确认贾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乃雍正侍从大臣王兰生捐资所建。

王兰生(又称王翰林)沧县大褚村王汝庄人,贾洼东贾氏二门七世祖贾邦英的外甥,出生于贾洼东姥爷家。1713年母病告急,恰逢畅春园蒙养斋开馆,当时王兰生正参与编撰韵律书籍 工作,得康熙皇帝旨意,把韵书拿回家,一边照顾老母,一边进行编辑,其母临终嘱其感念姥爷贾府门人收养之德,其母死后,王兰生捐资在其出生之地,建贾氏宗祠一座,和珅亲题"贾氏宗祠”四字。

沧州贾姓世纲祖一脉,自立祖至今600余年,定家规52条、十诫、八禁以警示后人,本支脉人才辈出,至今没出现过一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家谱传承完整,脉络清晰,字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取字,(金木水火土,取字记述有误。应: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有序。)后世男丁字辈永不重复。历史上因战乱、灾荒等原因有子孙陆续外迁,今后人有明确记载的迁居于南皮、泊头、献县、河间、青县、天津、大城、内蒙等地73个村庄,记载地点不明确、失考的有北京、高碑店、涿州、承德古北口马丰沟、山东省德平县贾家沟、东北三省等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