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课《乞巧》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课《乞巧》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中的《乞巧》。

一首七夕乞巧的七绝诗

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乞巧》,作者是唐代诗人林杰,这是一首仄起七绝。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大家看诗的前两句,是不是一个我们刚刚学过的民间故事啊?对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记得我小时候,听妈妈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天晚上,躲在石榴树下,能听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甚至能听到他们之间说悄悄话呢。于是,我试了好几年,一次也没有听到,上了初中后,才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儿。是不是可笑哇!

那古代的女孩子到了七夕这天,都干嘛呢?我们看后边两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哦,成千上万的姑娘们都想从有一双织女那样灵巧的双手啊!

一位英年早逝的少年人

说起林杰,也许大家不相信,他只活了十六岁就去世啦。可惜啊,如果不去世的话,说不定林杰的名字也能想李杜那样出名呢!

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

《全唐诗》存其诗仅仅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这也难怪啊,16岁就去世了,放到现在还未成年呢,有这样一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真的很了不起啦!

有同学好奇,林杰怎么死的呢?阿雷老师真说不出来,因为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资料当然也查不到啦。但我们可以推测一下,最大的可能还是病亡。古代医疗水平不高,人们的寿命本身就不长,加上公元847年又是唐朝后期,战乱不断,生活状况也不安稳。所以,年少夭折,也就不足为奇啦。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第一课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吟诵。今天,我们接着来讲一讲吟诵的规矩。

吟诵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规矩。讲吟诵的规矩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吟诵的三个特点:

一是古诗文基本是唱的,或者是可以唱的;二是每个地方唱的旋律是不一样的;三是虽然每个地方甚至每个人唱的旋律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矩。这就是吟诵的规矩。

吟诵的基本规矩有哪些呢?概括起来,一共有九个,徐健顺老师概括为“九法”,分别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模进对称、虚实重长、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以后,我们会一一进行介绍的。

一曲乞求巧手的得巧调

这首诗是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前面,我们说了,这是一首仄起七绝,我们来看看它压的是什么韵呢?是“萧”韵,这个韵是一个比较跃动遥远的韵。而首句连用两个同音字——“宵”“霄”,这两个字是平声。“宵”在四字位置上,“霄”在首句韵尾上,都读长音,突出辽远之感。“桥”拖长,似乎隔着银河的喜鹊搭成的天桥真的很长一样。第三句的尾字是一个入声的“月”,似乎此刻很多人对月穿针引线,好似一个凝固的镜头,突出万户望月之凝重感。最后一句呢,吟唱的时候要用高音强调“穿尽”“几万”,拖长“丝”拖长音,似乎就能读出红线的很长很多之感。

让我们一起试着吟诵一下吧。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高):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一课《蝉》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中):

统编三四年级古诗立体学习(点击即可学习)

阿雷带你吟古诗系列(初):

统编一二年级古诗立体学习点击即可学习

倬汉读《大学》合集点击即可收听

倬汉诵《中庸》合集点击即可收听

(0)

相关推荐

  • 王维、杜甫、李商隐、林杰诗共六首

    目 录 王维:<少年行>(其一).<山中送别> 杜甫:<前出塞>(其六) 李商隐:<夜雨寄北><嫦娥> 林杰:<乞巧> 少年行( ...

  • 头条问答:《红楼梦》中巧姐真的嫁给了板儿吗?

    文:龍乡 此问题的的确确是一个问题,但如果顺着此问的方向去作出回答,所得到的答案,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为何要如此说呢? 因为<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与其它小说是截然不同的,所谓一笔两写,一 ...

  • 古诗《乞巧》讲解及赏析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人们乞取智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七课《望庐山瀑布》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七课<望庐山瀑布>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古诗二首>其二<望庐山瀑布>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三课《风》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三课<风>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中的五言绝句<风&g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一课《悯农》(其二)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一课<悯农>(其二)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的<悯农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课《画》

    阿雷吟诵讲堂第十课<画>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第六课<画>. 一首对仗工整的谜语诗 这首五言绝句&l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八课《江南》

    阿雷吟诵讲堂第八课<江南>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江南>. 一首欢愉明快的采莲歌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 ...

  • 阿雷吟诵讲堂第七课《画鸡》

    阿雷吟诵讲堂第七课<画鸡>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中的古诗<画鸡>. 一首描摹逼真的题画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六课《小池》

    阿雷吟诵讲堂第六课<小池>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小池>. 一 ...

  • 阿雷吟诵讲堂第五课《池上》

    阿雷吟诵讲堂第五课<池上>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池上>. 一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四课《寻隐者不遇》

    阿雷吟诵讲堂第四课<寻隐者不遇>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上的<寻隐者不 ...

  • 阿雷吟诵讲堂第三课《赠汪伦》

    阿雷吟诵讲堂第三课<赠汪伦>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上的<赠汪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