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引发的风波
一张照片引发的风波
上周四,我在班级群里发了这样一张照片。乐清市流动少年宫的老师们来学校给孩子们上活动课啦,他们教小朋友们绕线瓶、制作纸模。为了方便活动,老师指导小朋友们将座位排成了图中所示的小组合作式,五六张桌子拼在一起,连成一张大桌子。
今天,小杰妈妈和我说:“小杰个子小,应该坐前排。”我告诉她,座位会定期调整的。但是她还是有些许担忧:“座位是不是按照成绩好坏来安排的?”
这孩子的成绩确实不太好,课堂状态也经常不尽如人意。开学初,我们按照小班化的座位来排,他坐在第二组,按照现在的位置来算,是在第三、四排的位置。如今,我让他坐在第四排,前三位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但从目前看来,坐哪里对他来说并不受影响。
后来小伟的妈妈说:“小朋友坐在最后,多少还是会受影响的。如果旁边坐的是调皮鬼,坐那么远老师顾不上,肯定也会跟着讲小话之类的。”
网络上有一张座位区分表很有意思。在很多家长的印象里:差生才会坐最后一排,自己的孩子当然要坐在学霸区,再不济也要是普通百姓区,被分配到最后一排,难道是老师“放弃治疗”了?
排座位也是一门技术活呀,如何让学生更专注地学习,不发生“邻里”矛盾,又让家长满意,让老师也颇费心思。
教室里,到底哪个位置是家长心中的理想座位?过来人都知道,大家看中的位置出奇一致:中间、靠前,但是不要第一排。在爸妈们看来,孩子坐在前排,时时刻刻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容易集中注意力,上课认真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而不要第一排,一是担心距离老师太近,孩子会有心理压力;二是怕电子白板影响视力,又怕擦黑板时扬起粉笔灰影响健康。
许多爸妈觉得前排孩子受关照,是个误区,其实老师在教室里转悠时,往往是在后排停留时间略长一些,会多指点几句。主要是因为后排位置靠过道,老师站着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反倒是前几排,老师很不容易挤进去,站在第一二排倒还不如站在讲台桌前看得清楚。 而且座位是会定期更换的,讲究公平和科学搭配,根本不存在“学霸区”这一说法。
排座位标准
1.按学生的身高编排,同时还要考虑到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比如近视等等。
2.按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在小学,尤其是低段,一般会将男女生交叉排位。主要是考虑到男生好动,女生好静,做同桌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3.按学生平时的表现编排。全面了解学生平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保证小组间实力的“势均力敌”。
事实上,有经验的老师排座位会遵循很多原则,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给每个孩子搭配适合的小伙伴,以达到整个班级积极向上、互相帮助的目的。所以,家长对老师排位大可放心,如果有疑问,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消除误解,与孩子共同成长。
对于排座位,顺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绩好不好,和座位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是看孩子的领悟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心里是不是憋着那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