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泉·散文】陶治《留住城市魂魄》
【作者简介】陶冶,作品见于《健康周报》《自强文苑》《中国魂》《大理文化》《作家在线》等刊物与网络媒体。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活在世间,伴着我们的不仅仅是老去的岁月,身边息息相关的物象,早被融入体内最柔软部位,升华出情感。当它们被迫突然消失时,心里便会生出一种永别的疼痛。
日益增高的建筑将马路挤得越来越窄,人们在追逐现代生活里诅咒着拥堵的交通,扭曲的心灵里念念不忘老市井和暖,偶尔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发现一段残留的老墙,尽管它斑驳残缺,仍会唤起久远的记忆,想起往事,想起久别的邻居。这就是物象的灵性,在城市的悠久里驻进了它的魂魄。由数代人堆砌起的地域特征和历史的印记在那场浩劫里就已备受摧残,而近二十多年里,在你追我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里做了彻底的了断。人们只有在梦里方能找到儿时走过的路和那朦胧的故居。
走进成都的宽窄巷子,让人感到了捍卫的存在。那是基于老宽窄巷子的基础,由几十套保留下来的清代与民国初期北方老四合院扩建起来的旅游繁华地,宽窄巷子和井巷子是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混合体。举目望去古色古香,犹如置身于《清明上河图》画卷里。黛瓦压顶的围墙里仿佛深藏着唐宋的仕女;斗拱式飞檐的门楼下,有的大门竟是清时老宅的旧门,像是随时都会走出头戴簪缨的八旗子弟。那些珍贵的文物,都和谐的镶嵌在新建的巷子里,古旧的物象诉说着真实的过去,掩盖着仿古的味道。这种人性化的合理保护,将老巷子的古风古韵保留了下来,让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以活化石的方式屹立在那里,闻名遐迩。
其实宽窄巷子就是商业街,酒楼、商铺、酒吧、茶楼、戏院错落有致的融于古建筑里,让现代人在思古的情怀里享受着生活乐趣。
宽巷子里那高悬的宫灯,威仪的石狮子,门廊精雕细琢,你举步迈入高高的门槛,绕过精美的屏风竟别有洞天。漂亮的礼仪小姐引导前行,被画栋雕梁簇拥着的双层餐厅高朋满座,餐厅的里端是座古式戏台,戏台上正出将入相火爆地演着川剧,食客们在推杯换盏中欣赏着川剧独有的变脸艺术。隔壁的铺面不甘示弱,描金的牌匾下彩绘的漆门,天井里一池清澈,数尾锦鲤,还有几朵白莲含笑低眉。环天井是抱住回廊,宫灯已点亮,照亮了背后餐厅细雕的门楣,餐桌上川锅在升腾着雾气。商场琳琅满目各显特色,茶楼格外雅致惹得游客不停地按动着快门。窄巷子里以品牌货居多,卖洋酒的酒吧,卖咖啡冷饮的星巴克都协调地占了一席之地。宽窄巷子用它的魂魄竭尽繁华,让人流连忘返……。
游客如织,宽窄巷子用保护发扬的理念,让现代人认可了这种理性的创意。让成都的前世骄傲地张扬在现代市井里,它让我想起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力保老北京城的失败,想起了我的家乡。
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的家乡,镌刻着一代王朝的崛起,也演义了一代枭雄张氏的兴亡,无数的历史沉积起家乡的厚重。近似北京天桥的北市场在我儿时就魂牵梦萦,那里影院、剧院,商店、市场,酒馆、茶肆密集又错落有致,无不印着民、清的烙印。共和国之前这里更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云集的地方,书场、戏楼、烟馆、妓院各显神通。只要有过繁华就会留下遗迹,百年的物象讲诉着北市场的传奇。
我忽然想起,北市场的大戏院里演的评剧《人面桃花》,名角艳铭杰反串的崔护,唱词清晰,有板有眼,双手题诗,挥洒自如,台下座无虚席。戏院的门脸、舞台与看台的二层楼结构,画栋雕梁,古色古香,戏尚未开锣,人早被中国古文化艺术牵住了衣襟,让人觉得古装戏就应演在这里。多想让儿时的市井复活,而不是记忆,换去不断更迭的塑料、铝合金的商号招牌,让老字号的旗幌高悬在老街巷里。也许这是骨子里僵化的守旧意识,而我们怎会甘心放弃这暖暖的乡土情意,这是爱家乡的根基啊!
假如北市场的高楼大厦没有崛起,多希望它如成都宽窄巷子,以保护发扬的理念,将古老的物象保留下来。包括民国时期的影院门脸,胡同里斑驳的青砖老墙,让老市井再现,让家乡也有那么一处思古怀旧,旅游购物的繁华地。莫让后人因我们这代的妄为,沮丧的无法将头抬起。发展与历史并不矛盾,盛京八景不应躺在博物馆里。
留住城市的魂魄,莫让它无处栖息。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平台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