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年俗
牛年大吉,春节快乐呀!
过年了各地都有不少传统的庆祝新年的手法和讲究。这些形形色色的操作,有些让人喜闻乐见,有些已经开始引起反感,更别提有些早已经被抛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你将如何向孩子解释“年年有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往大家拜年有时候会带上一句“年年有鱼”。若在将来,孩子表示不解:“我现在天天都有鱼吃,为啥还要说年年有呢?”
这幸好还在你的知识范围之内,于是你会解释说:“鱼啊,其实本意是'余’,意思是,过去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一年的收成,交了'十五税一’,满足了自家口粮需求之后,米缸里还能多剩点,那就是年年有余了。”
但孩子又问了:“那我们也不至于要期望米缸剩点儿呀,这不是满满的么?”
这时候终于跳到了知识以外的思考,那便是,不再贴近时代的期盼,该如何评判它存在的价值呢?
再举一个例子:当代人中的大部分,不务农。随手查,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2亿人。而且饥荒似乎也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即使有,也不至于产生太严重的社会影响(没多少人还记得10年许多农产品欠收吧,说“蒜你狠”也许大家有点印象?)。
——现在祝词里面,可还听过“五谷丰登”?
对于年轻人来说,“五谷丰登”带来的更深刻的印象,或许是三国杀里的一张锦囊牌罢。
图片来自网络
类似的例子,还有鞭炮驱年兽,正月不剪头,等等。
于是,我们细想就会发现,有很多来自先人的朴素愿望,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逐渐不具备现实意义,很难让人们共情。由这些愿望(多数可能是对世界的误解,比如驱赶“年兽”)所演变而来的年俗,自然地遭遇困境。
——如果人们感觉年俗的出发点是可笑的,又如何期待他们认真对待呢,更别说让他们虔诚地把这些传下去。
不难推测,从古至今,我们已经抛弃了无法计数的“五谷丰登”。这句话如果与你的印象不符,倒也正常,原因下面再说。这里再重点提一下,除了被抛弃的年俗,我们接触更多的或许,是传“错”了的年俗。
传“错”了的要改么?
今天出门,在一家春节休息的店门上看到一张倒过来贴的“福”字。这就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倒回来贴的福,寓意着福到了。但你说这是年俗,是传统?确实有疑问的。
有一种考证说,倒过来贴的福字一般是贴在厕所或者垃圾桶上的。另一种情况是如果这家人今年诸事不顺,想要来年时来运转,也会把福字倒过来贴。
所以,门上贴个倒福是几个意思?类似的还有,现在有些春联都从左到右读了,又是什么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聚宝盆都倒过来了啊,倒没了啊喂!)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过年“头柱香”。据闻,雍和宫的头柱香,排队费被炒到了10万。然则,据此前读过的一本佛教知识梳理的书,说是佛教中并无头柱香的说法。对于信众来说,春节理应不过是另一个初一上香的日子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头柱香”盛况
那这些传“错”了的又该如何对待呢?想象一下,若有人跳出来,指着倒过来的福字发表一通评论,起结果无非是被赶走或者被打了个哈哈:“图个喜庆嘛,没那么多讲究。而且随着时代调整一下习俗,不是很应该吗?”
是啊,图个喜庆嘛,大过年的,来都来了。随时代调整嘛,我们只是个孩子呀,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这说得多轻巧好听呀。只是,更重要的问题是,谁来定哪些可以调整哪些不可以?
年轻人又有什么错?
“你妈逼你结婚了吗?”一度成为年轻人中间脍炙人口的话。不难发现,催婚这个姑且可以算作是年俗的做法,符合上面提到的年俗的所有特征。
为什么要催婚?因为先人们结婚早。
为什么春节催婚?因为春节走亲访友难免会问一句你家闺女嫁了没——尽管这个问题并没啥恶意,可能只是随便说说,但不知道为何,肯定的答案就是好像更理直气壮一点。另外,先人的作息里面,一年到头忙碌,难得春节才有闲一大家子聚一块聊天,可以见的人多,这时候介绍对象显然效率是最高的,逐渐也就形成了习惯吧。
为什么现在催婚被嗤之以鼻?原因就多了去了,有人说是因为娱乐项目多了,性的吸引力就相对下降了;有人说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能养活自己,就对找个伴儿没太多需求了;还有人说叛逆是人类的通性,等等。
这里挑出最有针对性的两个(或许不那么宏大)的理由。一是,信息发达了,根本不需要父母过年跟亲戚朋友一起张罗介绍对象的事,甚至可以说,企图在父母所接触的小圈子里面找合适自己的,才是舍本求末,毫无增益。二是,结婚过早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未必都如过去般,是“多个人多份力气”,而在一定情况下,是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对象或者多了一份束缚(同样的说法适用于,生娃到底是多了个劳力还是多了份负担的问题)。
所以,唠叨了这么多,催婚的习俗,可以“不讲究”么,可以“改改”么?这几年的春晚,都有吐槽催婚的节目,今年更是出现了不少于三个“带男朋友/女朋友回家见爸妈”的节目,该变一变了么?
往外推广一下,年轻人更希望与同好,与密友,过一个“有共同话题”的春节(先人大概话题种类不多,柴米油盐,都是共同话题,现在,完全another story了),那团圆也可以“不讲究”么?可以“改改”么?
图片来自陌陌app广告
马上有人反应过来,说,团圆是春节的本意,不是形式,这个怎么能不讲究呢?但我们只要再往前追溯,同样能找到所谓“团圆”的历史来源和与当今社会现状不符之处——毕竟又不是过去游子回家路上就要花一个月的时代,一定要选一个特定的日子来“团圆”,反而是奇怪的,不是么?
所以,年轻人想跳脱出古老的年俗,凭谁说不可以,一定套按照“传统”(这么多年的改动,真的还是传统那一套么?)的方式来过?
“传统”为什么让人感觉很传统?
上文留下了一个问题,当说到我们实际上已经抛弃了很多传统时,我们也许会感觉不可思议,似乎与观感不符。
这个感觉,一方面是有“幸存者偏差”,即我们所还能记住的民俗,都是传了很长时间的,让我们误以为凡是“民俗”,都是历史悠久的。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误以为习俗都很久远。
举一个比较反常识的例子,氏族文化,是传统么?一说起来氏族文化,很多人会把它跟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什么族谱啦,溯源啦,似乎确实是那么个样子。
秦晖老师做过研究,却发现“x家村”这样的一村一个姓的情况,古代却是罕见的。世家大族成为现象,或许只有南北朝跟清末。而在其他时候,世家大族是不符合最高统治者的安全需求的,是要被打击的,如果被发现私印族谱,是要被抓起来的。而清末之所以培养起来了这样的风气,是因为超纲松弛,需要依靠地方大族辅助管理,这是个政治决定。至于文化现象,则是果,而不是因。
——谈何“传统”?谈何“文化”?
类似的还有个例子,风水里面有说“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这说的是,女子的眼睛如果眼睛黑色部分小,周围的白色多,就会淫乱。
风水是个“传统”文化了吧?但有人考证,这个说法却来自宋朝年间一个不相干的句子的误用。
——只不过是搭上了“风水”这个词,就让人感觉传统了。
因此,已经丢掉的传统我们记不住,记住的东西又容易误以为很“传统”,一旦说传统其实一直在变,自然会让人感觉不自然。更何况,从农业文明踏向工业文明,社会进步速度已不可同年而语,习俗的变化,只会是不断加速的,而我们的思想,却没有变得这么快罢了。
家庭就这样会解体么?
再次回到哪些年俗可以改的问题上。关于习俗的变迁,可能最让老一辈人感到不适的是,是不是过去其乐融融的家庭情感,这之后就会被淡化,像上世纪人们常说的,会出现“家庭解体”。
这种担忧有浓厚的儒家色彩,但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个是,家庭解体,难道不是一直在发生么?我们再一次把现在的三口或五口家庭模式当成了“传统”。但或许更传统的是,大院子里住着分家、本家,四代同堂;再往前,则是宗亲封建,子承父业,代际之间甚至是服从的关系;再再往前,则是族群生活,子不知其父,族群共养,在一些地区甚至是“兄终弟及”。
那“家庭”是哪个家庭的概念?解体,又是不是一个常态?我们总不能理直气壮地一边拒绝与父母、兄弟同住的“十口之家”,又一边告诫孩子要重视这个特定形式的三口或五口“家庭”。
另一点是,最终决定家庭“解体”到什么地步的,不是文化,不是习俗,是进化论。
吕思勉说现在分成五口、八口之家,非常不合理,说夫妻工作养活孩子已经精疲力竭,一旦遇上什么灾祸,小家庭根本无力抵御。因此,还是古时候大家庭一起生活,抵御外侮或者灾难,互相帮助才是好的。但我却想借这个说法来猜测家庭解体的极限。
如果把不同形式的“家庭”当做不同的物种,那么最后活下来的,必然是在当时的环境里,最能趋利避害的那一种。大家族不自由,却船大无浪;小家庭轻装上阵,却经不起颠簸。最后一定会到达一个妥协的点,达到一个给定了目前的信息技术、就业分配和政治文化的条件下的最优家庭规模。
担忧因为习俗更替带来了家庭解体,未免有些妄自尊大,真的,这些所谓“传统”,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也是为了让大家满意。
最后收束一下。细想一轮,也许年俗更大的价值是让还在坚持这些年俗的老人们,感到满意罢了。未来,孩子们也会同样对我们这一代人的风俗嗤之以鼻,感到难以理解,或许他们也会为了让我们满意,而依照我们的要求去打扮和穿戴,去行礼和逢迎。
一旦想到这里,很多东西也就释然了。
年俗嘛,各取所需,各取所需。
祝大家牛年吉祥,万事如意,新春愉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