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兴隆街道张王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坐落于洨河北岸中段偏西,东与张牛村接壤,东北与堰渡村连畔,正北仍与堰渡村连接,与东甘河村(古兴隆镇)举目相望,村西与枣林寨村相依,是兴隆“上四村”最大的村落。274户,1160多人。
“张家的地,刘家的房,苏家的势力比人强。”有姓氏四大户,即王、张、刘、苏。有地百亩以上的地主有王登贵家、张万家、苏浩家。旧社会,共有耕地2000多亩,91户,440余人,马、牛、驴、骡、牲口54头。可概括为“四大家,五小家(地主),还有二十四户银户家(富裕中农)”。富户占全村人口的1/3。在当时就算是大村大社,所以村被称为“小日本”,再加上姓苏“当家爷”的威名,邻村和土匪都不敢来招惹,这大概是村子不打城墙不设防的缘由吧。别的村都吼着正宗“秦腔”,唯独该村却唱着柔情似水的“西音”“散东”眉户。
据《长安县志》记载,张王村设村于明嘉靖二年(1523),“张高、张王二村统一命名为张明里”。与后来村东设村的牛姓人家,统一称呼为张目里;“牛家堡、高家堡、王家堡”;在方圆,说“张王村”知道的人少;说“张目村”,人家马上就知道。
旧村落呈东西“一”字形街道,村中央往北还有一个半截巷道,所以说旧村落街道呈“T”字形布局。大义路旁有一座菩萨庙,有山门大殿一座、中殿一座、榻房、膳房等建筑物若干间。菩萨庙于民国时期改为小学堂。山门、大殿和中殿的一半作为教室,另一半作为先生的宿舍。村中央“丁”字街口有个小戏楼,雕梁画栋,很精致,是村中人唱眉户戏、看皮影(灯影子)的中心地带。戏楼侧有两搂粗皂荚树一棵,戏楼南首还有棵大国槐树,也有两搂左右;村北小巷道顶端有个老爷庙,香火不绝,是村里人求和谐团结的精神纽带。村西有个马王庙。旧社会,马、牛、驴、骡是农民的生命线,每年都要给马王爷唱戏,唱戏钱由村中有牲口户出;村南有个小财神庙,村民每年都去给财神磕头,但年年都祈不来财富,所以香火不多。财神庙旁也有棵大白杨,树干三四围粗,且树身高而直。
旧时交通要道主要有两条,东西一条是通往枣林寨、秦镇的大路,村东北角一条是通往堰渡村、甘河廒的大路。
旧社会人均耕地四亩半左右,主要经济来源是农耕,主要栽培小麦、玉米、芝麻、豌豆、苜蓿、油菜、棉花等,农闲时上南山打柴,冬闲时排眉户戏。据说张姓地主家曾在西安开过海菜铺(副食类),现为东门外红光电影院。苏家开过窑,开过银铺,张家在周至开过中药铺,但都不大。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有木器厂三个,砖窑一个,皮鞋厂一个,豆腐作坊三个,还有一个炼铜厂,都是小作坊。
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村一度起名“红卫大队”,有一幅横幕帘为证,但村民则戏称自己村为“红芋大队”,因为全村三个队都曾大量种植红芋,靠卖红芋苗和红芋增加村中集体经济收入。
改革开放后,村民“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奔小康。2005年开始铺设水泥路,修排水沟,进行农网改造。2009年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大队部、医疗所、健身广场,搞园林绿化,安装自来水、设垃圾处理站……。
2011年,韩国“三星集团”将占用兴隆街道7个村土地,该村是其一。7月12日,村的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张王村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眉户艺术之村将不存在,而变成绿坪如茵,干净、漂亮的张王村小区。重视拆迁和文物保护并存,特别把数百年两个大戏箱和古剧装等保护下来。
该村在洨河两岸几十个村庄中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村庄,同过去的“张迷村”称谓一样,这就是村子的尊师重教和西府老腔眉户戏。
据村中老人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出了苏毓瑞、苏永振、王永庆、苏拉庆、刘恩典等11位有名望的老先生。20世纪50年代又出了王文治、苏根堂、王满前、苏国英、苏生民等近20位老先生。
该村远近闻名的“眉户”老腔,此迷比较难解。其实“关中道情,西府老腔眉户”就是产生于秦腔之前的活化石、活见证!村中的眉户艺术渊源流长,据村中刘思赐老人回忆说,其父刘彦长在1923年就抄、编过许多戏本子。眉户有七十二谱,分“老调”“小调”,排练时用正宗“老调”,声调绵长柔情如同“念经”,演出时则用“小调”。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中眉户的“箱主”叫王善富,曾是陕西戏曲研究院眉户老调的研究员,在当时非常有名,方圆百里都知道。村子自编自演的剧目很多,其中群众最喜欢的有《打脏婆娘》《双上吊》《一张牛皮钱》等,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传人叫王明理,老人说:“几百年的曲谱、本子,让我2004年才烧了,总说太烂,怕用不上了。”第三代传人叫王乃亭,拉头把胡琴。眉户乐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铃铛,据说还有大鼓。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眉户“文艺复兴时期”,村中演出的剧目有几十个,如《三世仇》《大上吊》《一颗红心》《三月三》《白毛女》《红灯记》等。
20世纪50年代初,34岁的李秀珍,通过政府办的冬学班扫盲,学了不少知识,但她认为远远不够,所以在当年的春季开学又在菩萨庙小学堂和女儿一起报了名,同在一个班上学,整整上了两年多。在当时传为佳话。
20世纪70年代,眉户戏有了女演员,其中最著名的叫苏侠娃,长相、扮相娇美无比,唱功婉转悦耳,眼目柔情似水。《白毛女》中扮演喜儿,《红灯记》中扮演铁梅。再加上男女演员合作,把眉户唱红了方圆百村。姑娘大了就要出嫁,村中男男女女都舍不得这娃,找苏侠娃她娘,提出“不准侠娃出村,要嫁嫁到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