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五星街道晓阳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距街办1.5公里,北接堰头村,南接兴隆;东与兆丰村地畔相连,西连河头村。西和(西沣路—和迪村)公路穿村而过。村南有新修的西太路。东距西沣路3公里,西距太和路1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65户,300多人。现在2个村民小组,183户,740人,土地700多亩。
相传建村于清代,原名小羊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小羊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末记为小羊村。晓阳村乃1958年雅化而得。
以前有两大姓,罗姓和古姓,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锣鼓村”(罗、古之音)。据村中80多岁的老人讲,原先村中罗姓四户、古姓三户,林姓、宋姓各一户。后因人口变迁、婚姻关系,又增添李、滑、高、吕等姓氏。
虽然建村较晚,但也有村堡城墙、城门、城壕等。清朝末年曾遭遇过毁村之灾,老村遭战火焚烧,全村除古家四间马房之外,其余房舍尽皆付之一炬。
新村址选在老村址偏南,四周城墙,城外城河环绕。南门为上下两层的城楼,下面城门洞,上面文昌阁,村西无量庙,村北修有牛王、马王、药王庙,村东南角建有老爷庙(后建学堂成为晓阳小学校址)。每所庙前后都植有大树古木,女真、皂角、国槐,高大而古老,是当地有名的“大树村”。南门外是通往秦镇的过往要道,每逢集日,从黄良、子午、王曲等地到秦镇赶集之人络绎不绝。南门外几人才能环抱的大槐树,给过往行人提供乘凉避雨的歇脚之地,也为村民了解周边信息提供方便。
重视农业,精耕细作。为提高产值效益,村中一部分人栽果、养花。猕猴桃、桃子、杏、核桃,名贵花木繁育,样样项目都取得成功。
该村是较早打深井、修水塔、集中供水的村庄之一。2010年对全村所有街道进行硬化,修道沿、栽行道树、安装路灯、粉刷墙壁,对村容村貌进行提升整改。建起五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大楼,以及200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2011年被定为西安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现场会的试点村,后被评为市级重点村,接待市、区数十家单位的参观学习。顺利通过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验收。
村人多以农耕为生,经商、办厂,做官者寥寥,倒是教书先生不少(新中国成立前后,村中有教师11人)。由于村中读书人多,教书人多,故在当地被誉为“秀才村”“文化村”。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仅1977、1978两年,村中就出了5名大学生,在当地引起轰动。
尊重教师、支持教育,原来村中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与兴隆村合伙兑地建学校,占地8亩。
罗鹏飞(1931—1950),1949年入伍,1950年在新疆镇西县口门子因公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罗亚民)
罗亚民,1955年3月生,大学学历。从基层干起,现担任西安市财政局长。在村中修建水塔、集资建校、整街修路、新农村建设等各项重大事项中,都曾出资出力。
(罗安宪)
罗安宪,196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哲学院教授、孔子研究院秘书长、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发表论文近50篇,参见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30余次。
(罗黎)
罗黎(曾用名罗汉宁),1960年生,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工作,颇有建树,发表考古及文物保护方面论文近十篇,在采用天然矿物材料进行壁画修复和加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