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之器类、器名及用途(其一)
鼎,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古诗文:钟鸣鼎食之家。--唐·王勃《滕王阁序》
后母戊鼎
鬲(吏),是一种陶制的炊煮器具。从出土文物看,史前很多地方都用过陶制尖底瓶。瓶的形状多样,但基本特点是小口、突腹、尖底,偏上有双耳,重心在耳上。使用时,一提绳子,重心前倾,口朝下,便于汲水。水半满时,重心下垂,瓶立,又进水使瓶满,这时重心又在上部,易倾斜,出水,可倒出(尖底瓶用在江河泉中汲水,在井中汲水用陶罐)。尖底瓶可以汲水,但不可以煮水,而且也放置不平稳,于是人们便将三个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陶鬲。陶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架上干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是当时生活中的必需器具。
伯矩鬲
龙山鬲
西周濒鬲
西周红陶鬲
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 lì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 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 zèng ](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簋,读作:guǐ,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青铜簋
商晚期北单簋
商晚期黄簋
商晚期见簋
商晚期母己簋
商晚期寝鱼簋
(许),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说文解字》皿部:'盨,杠盨,负载器也。'
簠(甫),是中国古代汉族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敦(对),青铜器名,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礼·名堂位》:'有虞氏之两敦。'
敦
豆,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说文解字》:豆者,古食肉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