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武则天的辽国萧太后,30岁垂帘听政,一手促成澶渊之盟

唐嫣在《燕云台》中饰演萧绰

说到能够在尔虞我诈的后宫里脱颖而出、手握重权的女子,首先想到的是"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的女皇武则天;再来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皇太后吕雉。但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可以与她们相媲美的萧太后——萧绰。

萧绰在16岁的时候,就执掌了国事,30岁时便垂帘听政。在她摄政的期间内,曾多次击退过宋军,促使辽宋达成了澶渊之盟,使辽朝变得空前的强大。

动乱不安的辽国

自从耶律阿保机建立起辽国后,辽国的政局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各宗室都在觊觎高位,内斗不休。天禄五年九月,发生了"火神淀之乱",在这场内乱中耶律璟诛杀了反叛的耶律察割,正式即位,被称为辽穆宗。

但是在应历十九年二月的某一天,耶律璟兴致昂扬的带着众多大臣们一起去往黑山打猎。到了夜晚,心情甚好的耶律璟更是大摆宴席,让众人们不醉不归。也正是因为他的放纵,酿成了自己被侍卫暗杀而死的苦果。

宁理在剧中饰演耶律璟

其实耶律璟的死早有预兆。虽然他曾多次减免赋税、并且十分尊重大臣们,做到了"终穆之世,无罪被戮"。但是他对待近侍、下人们的手段却极其残忍,非常残暴。更是有传闻说,耶律璟之所以嗜杀,是因为听从了女巫的疯言疯语,认为取走男子的胆做药引,可以延年益寿。正是因为他的昏庸无道、杀人如麻的劣性,使得侍卫、下人们心中怨念极深,计划了这一次的刺杀。

耶律璟被刺杀身亡,众大臣们慌乱不已。这个时候,辽国的外戚大臣、宰相侄子的萧思温站了出来。他先是封锁了消息,后与南院枢密使、飞龙使等大臣协助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贤赶到了黑山,并且和几位重臣们劝说耶律贤继位。等回到上京之后,因萧思温拥护耶律贤有功,被耶律贤封为了北院枢密使,并且将其三女儿萧绰召入后宫为贵妃。

唐嫣在剧中扮演年少时的萧绰

萧绰年仅16岁,就参与国家大事

萧绰,是萧思温的三女儿,出生于应历三年。萧氏属于辽国的豪门贵族,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民间都有着极好的声望。而萧思温非常注重对女儿的培养家里面请的夫子都是最好的,因为辽国民风开放,无论男女都可以学习骑射,所以他特意找了武艺高强之人,教导女儿们,可见他对他的女儿们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

萧绰也没有让萧思温失望,从小就聪慧过人、天赋异禀,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文韬武略都样样精通。萧绰长大后,出落的愈发美艳动人,但是她的身上却没有丝毫贵族女子常有的娇纵之气,反而落落大方。

萧思温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这个温柔体贴的小女儿身上,有时在家和下属讨论政事也不避讳着萧绰,甚至还会询问萧绰的看法。萧绰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渐渐的变得头头是道起来,也正是因为萧思温的刻意培养,使萧绰有了独到的政治见解。

"萧绰"成亲时的剧照

萧绰成为贵妃之后,因为她不止是相貌出色,就连才华都非常出彩,所以深得耶律贤的宠爱。在保宁元年五月初二时,萧绰升为了皇后。因为耶律贤年幼的时候经历了"火神淀之乱",受到了惊吓,变得体弱多病,现如今在处理国事上变得有心无力起来

萧绰适时的在耶律贤面前展现出自己卓尔不凡的才华,在他处理国事的时候适当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时间一久,耶律贤会主动询问起萧绰的意见,开始一点点的把大部分的政事交给萧绰处理。等到年末之时,国事基本上就由萧绰来执掌了,此时的萧绰年仅16岁。

萧绰30岁垂帘听政,为辽朝打开盛世局面

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耶律贤在外出打猎的途中,突发旧疾,病卒于云州的行宫。在临终之际,他立下遗诏让位给他与萧绰的儿子耶律隆绪,国家大事均听皇后萧绰的安排。二十五日,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继位。

经超在剧中饰演耶律贤

已经30岁的萧绰搂着年幼、不懂政事的耶律隆绪,端坐在大殿之上。她看着殿内众多的大臣们宛若一头头饥饿的恶狼,盯着他们母子二人,心下凛然。她深知辽国的情况绝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平静,不管是辽国宗室之间的暗潮流动,还是邻国的虎视眈眈,都是她急需解决的难题。

萧绰先是拉拢了原先与自己父亲一路的几位大臣们,后又任命娶了自己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的一切事物,特别是对达官贵族们进行约束。然后对各大宗室的亲王颁布了"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的命令,夺去了他们的兵权,成功解决了辽国的内患。

萧绰与韩德让:究竟是旧情复燃还是别有用心?

内患已经被解决了,却还有令萧绰万分头疼的外患。正在她愁于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能人时,骁勇善战,英勇无双的韩德让出现在了她的视线里,让她惊喜万分。

窦骁在剧中饰演韩德让

传闻中,萧思温原本是把萧绰许配给了韩德让,但奈何出现黑山事变,耶律贤抢先一步将萧绰召入了后宫。原本以为两人就会这样遗憾的错过,谁知耶律贤的早逝又给了两人旧情复燃的机会。

根据《宋朝事实类范》中记载,萧绰曾直接向韩德让表明过心意,更是有传闻说楚王耶律隆祐是韩德让的儿子,但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无法考究,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萧绰对韩德让确实非常宠信。

萧绰曾经一改从来不在宫中宴请皇亲、大臣们的惯例,让韩德让坐在自己的帐室中大摆宴席,并且对在场的大臣们纷纷授予奖赏。两人更是常常一起外出游猎,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好似夫妻一般生活着。

萧绰面对外人对她和韩德让关系的猜测也是持默认态度,甚至有一次,萧绰在观看韩德让马球比赛的时候,胡里室不小心将韩德让撞下马,当场大怒,毫不留情的赐死了胡里室,坐实了两人关系不一般的传言。

剧中"萧绰"与"韩德让"年少嬉戏的场景

但是萧绰和韩德让两人是真的情深义重了吗?这可未必,两人之间牵扯着的不止有情感还有各种利益关系。对萧绰而言,当时的辽国正值动乱,她的父亲早在多年前就因刺杀身亡了,她的姐妹们也嫁于各处,身边根本就没有亲近可信之人。

韩德让的出现却恰恰解决了萧绰的困扰,两人曾有过一纸婚约,韩德让自然会念及两人的旧情。萧绰深知韩德让是一位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好将军,可以帮助自己尽快收拢政权,便主动向韩德让示好;而韩德让此时也正需要一位有权势的人来巩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萧绰促成澶渊之盟,堪比武则天

统和四年,北宋的一些将臣们听说了萧绰与韩德让的风流韵事后,便联合起来向宋太宗进言,认为此时辽国皇帝年幼,皆由一介妇人把持朝政,且纵情于情爱之间,正是入侵的好时机。于是,北宋发起了"雍熙北伐"战争。

雍熙之战

北宋兵分三路,一路向雄州、霸州方向推进;一路向西北方向推进;另一路则是由潘美带领着的威名赫赫的杨业冲出雁门关伐辽。在三月初六时,有辽国大臣向萧绰汇报,岐沟、涿州、新城等地都已沦陷。次日,萧绰为振奋军心,带领着韩德让和耶律隆绪御驾亲征,和众将领们一起作战。

因为有了萧绰等人的亲临,辽兵士气大振,而韩德让更是在岐沟关一战中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将宋军打的溃不成军。之后潘美判断失误,导致杨业被辽兵围困,奋力抵抗后无果,被辽兵抓住之后,选择了绝食而亡。

剧中"韩德让"请命出征

辽国在当时其实只有以韩德让为首的几名大将,且更善于平原之战,在面对水路和林间战场时总会捉襟见肘。但杨业不同,他善于利用地形优势,战术运用的活灵活现,所以萧绰在得知杨业被俘之后,就起了惜才之心,想要拉拢他

萧绰特意下令好生对待杨业:不得对他进行苛待,更不能肆意侮辱打骂,若有违反者,军法处置。但遗憾的是杨业宁死不降,最终被斩下了头颅。因为北宋损失了一名大将,此时辽兵的气势已经涨到了最高

北宋因为"雍熙北伐"的失败,对辽愈发畏惧,从主动进攻便为了被动防御。而辽兵在萧绰和耶律隆绪等人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大举攻宋。统和二十一年,宋抵抗不了辽凶猛的攻势,在下半年时,多次请求议和,但因为宋没有归还土地的意思,萧绰统统回绝了。等到十二月初九,宋再次派使者前来求和,辽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协议

《燕云台》萧绰剧照

协议里表明:宋辽从此为兄弟之国,因为耶律隆绪年幼所以称北宋皇帝为兄;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双方撤兵;以后两国若是有越界的逃犯,彼此不得藏匿;两国的周边城池一如既往,不得建筑城墙;宋国每年都要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银两为"军旅费";两国在边境处开设市场,开通互市交易。

这一协议的签订,结束了宋辽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事,有效的解决了因为常年战事,辽国逐渐国力空虚的难题。而与宋国开通互市,更是带动了辽国的经济发展,也让辽国的百姓更加全面的接触到了宋国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虽然萧绰身为一名女子,但是她却和武则天一样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番盛世。若不是萧绰凭借着自己的胆识谋略,铁血手腕在辽国把持着朝政,辽国恐怕已经分崩离析;而她更是在几次重大战事中,御驾亲征,有力的促成了辽宋的澶渊之盟,结束了两方之间持续多年的争斗,为辽朝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