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做的骨肉,天上无尘的花朵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的顾城,最为经典的诗作,是仅有两行诗句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诗人顾城写过一篇短文:《宝钗生为女儿身,却并无多少女儿性》。

文里写:宝钗屋子一片雪白。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并在“找”和“执”中参透看破。

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适,是因为并无所求。”

顾城也提到了宝黛的爱情“黛玉和宝玉,爱的那么深切,也没有说,我爱你,一点也没有。它就是两个心的显示过程。”

01

套用莎士比亚“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话,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种《红楼梦》。

顾城不是资深红学家。他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以诗人独有的灵性和敏锐,跳出惯常的窠臼,另辟蹊径,对《红楼梦》作了别样的解读。

也许,顾城是参透了曹公笔下的《红楼梦》,也读懂了宝黛钗。

黛玉对袭人不设防,却曾视宝钗为假想情敌。苦陷于情,视宝玉为知己的敏感的黛玉,是最易捕风捉影,草木皆兵的。

因了所谓的金玉良缘,黛玉防范宝钗。以至对有金麒麟的豪爽女汉子湘云,黛玉也心存疑惑。

爱情里的黛玉,心眼变得比针尖还小。她无端吃醋的样子,真是蛮横得可爱又可怜,让人心疼。

黛玉对宝玉说过最唯美的情话“我是为着我的心”。这个痴情女子是把纯洁无暇的一颗心,捧给心仪的人。

黛玉自然也希望,宝玉同她一样,心里满满的只有她。

黛玉戏称袭人为嫂子,得知王夫人把月例银子匀给袭人,预示袭人姨娘的身份坐稳了。她高高兴兴,约湘云一起去向袭人道喜。

黛玉深知,袭人不是等量级对手。宝钗才是和自己旗鼓相当的那一个。

02

其实,宝钗志不在此。除去宝玉被打,她去探望稍微流露动情的话语,其他章节里,她见到宝黛一起,便避开走了。对黛玉奚落嘲讽的话语,也是一笑了之。

比起黛玉对宝玉的患得患失,宝钗对宝玉的态度,舒展自如。她看出宝黛情深,她也并没有钟情与宝玉,要与黛玉一争高低。

嫁不嫁宝玉,是大观园权高位重的人点了鸳鸯谱。

《红楼梦》八十回后,若曹公续写,不知会赐予宝钗嫁宝玉,还是其他的结局。

无论怎样的结局,以宝钗沉静自持的性格,是会淡然接受命运安排的悲和喜。

宝钗对金钏投井,柳湘莲暴打薛蟠,所说的话看似有些冷酷无情。冷,是她冷眼观世,是她处世的基调。这种冷,是冷静,并非冷漠。

她生性空无,鲜少枝枝蔓蔓的小女儿心性。这决定了她遇事会置身事外,以理明事,不以情明事。

宝钗对黛玉青眼有加。她识人,知晓黛玉也是有悟性慧根的奇女子。论才论貌论家世,她俩是大观园众姊妹里耀眼的双子星,旁人远不及。

然论心性,黛玉较之宝钗,少了些空无,多了些执念。

愚钝,通透,空无,是处世的三重境界。饱经磨难后彻悟的人,天生慧根深种的人,都心性空无。宝钗属于后者。

宝玉历经家族巨变才大彻大悟,跟随一僧一道隐遁,作别红尘。

宝钗始终明了。物质和情感,于她都是身外之物,她不纠结。

所以,皇商家族出身,本该通身绫罗,富贵耀眼的她,住一色玩器全无,雪洞一般的屋子。着家常旧衣,也不喜戴首饰。

无欲无求,不怀有执念,便轻松。

宝玉看到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触目伤怀,哭了。宝钗笑说,这个人算是悟了。

若说得苛刻一些,宝黛在世情和感情的修为,不及宝钗。宝黛尚在作茧自缚,宝钗已是化茧成蝶。

宝钗以无形无影拳,与命运过招,见招拆招。她时时在尘世里过活,也时时流离在尘世之外。

宝钗返璞归真,凡事得自在。宝黛活得苦,令人扼腕,惹人怜惜。

03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了《红楼梦》,人人都艳羡宝黛哭了笑了的纯真爱情。人人却也仰慕宝钗若云若风的空无自在。

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顾城说女儿是天上无尘的花朵。黛玉若是天界的绛珠仙草,宝钗,恰是真水无香的那一朵花儿。

作者:童话,北方女子。

有缘遇见,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