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几点还想教育“熊孩子”?
主播:大宝
提到0到6岁的孩子,我们通常会想到“任性”、“哭闹”和“不好管教”几个词,孩子的种种行为常常让我们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他们为什么总爱无缘无故地哭闹?为什么总爱破坏东西?孩子“无理取闹”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教育呢?
本书是由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所写。作者通过描写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为我们实施幼儿教育提供了指导。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书中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
『勿把“压迫”当作爱』
在生活当中,我们总会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况,只要不顺心就会大哭大闹。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天晚上,妈妈让小男孩按时上床睡觉,而小男孩请求妈妈让他把剩下的积木拼完,但是这位妈妈一点儿也不肯让步。小男孩没办法,只好爬上了床,然后又悄悄地溜下了床,想把事情做完,结果迎来了妈妈狠狠的一顿骂。小男孩的积木没有拼完,也说不过强势的妈妈,为此感到伤心和无助,只好通过哭闹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看完这个例子,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不在少数。我们习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正是爱的表现,而忽略了孩子“无理取闹”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想要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但却被我们给阻止了。遇到这种情况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孩子的真正需求,例如,问下:“你为什么不愿意呢?你想做什么呢?”;其次,允许其完成目标并规定个具体时间,例如“再玩十分钟就睡觉,好吗?”
让孩子摆脱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②
『重视“秩序敏感期”』
作者经过对0-6岁孩子的仔细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的头两年里,很多时候都会出乎意料地哭泣,并且大人们的安抚对他们无济于事;那些3-4岁的孩子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把小东西放回应该放的位置上,反之,物品放置凌乱,没有秩序,就会哭闹不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进入了秩序敏感期——在此期间,孩子需要的是,就算闭着眼睛也能轻易地找到他熟悉的东西的感觉,在这种有序的环境里生活,他们会感到平静和快乐。那怎么识别孩子的行为正处于这种秩序敏感期呢?
可以从场所、位置、空间、时间、顺序、所有物、约定、习惯等几个方面来辨别。比如,餐桌上,孩子执意要大人按以前的顺序坐,这是对外在的秩序有“顺序”的要求;新到的儿童床比之前的少了一个护栏,孩子因此哭闹不停,这是对“习惯”的要求……
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同时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做太大的改变,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房间、看护人等等。
③
『弄清“搞破坏”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孩子一旦得到了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就会丢掉或弄坏这些东西。似乎孩子的占有欲和破坏欲是相伴相生的。这种无厘头的“恶作剧”常常令我们费解不已。
能否把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好发掘出来,而不局限在占有物体本身呢?以保护花草昆虫为例,成人较普遍的做法是呵斥孩子,让其爱护而非破坏伤害,但收效甚微。高明的做法是,向孩子介绍植物或昆虫的名称、成长过程以及和同类的区别,将孩子的兴趣集中在自然界奇妙的事物上,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植物或昆虫,以取代破坏或伤害——孩子需要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对物体的深入了解。
了解孩子的行为并在关键时刻加以引导,能帮助孩子开发并完善其心智,使其更加热爱环境与生活,成功地过渡到下个成长阶段。
④
『辨清“纪律”与“自由”』
在课堂上,一个孩子走近讲台,想模仿老师把马克笔放入盒子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第一想法就是对孩子说:“别捣乱,快回到你的座位上去。”如果我们执意阻拦,孩子仍然不服从命令,我们通常会为其贴上“扰乱课堂秩序”的标签……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予孩子一些自由行动的权利,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权利剥夺了。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孩子只是想通过这个行为来表达下他也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对老师来说,这应当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允许这个孩子模仿成功,并教育包括这个孩子在内的一切要摆放有序;告诉孩子们哪些是不能做的行为,例如上课期间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不能拿马克笔在桌上乱涂乱画,等等。
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勇于探索,做一些有益的、充满智力的自觉活动,毕竟他们自身所做的努力对其内心智力的开发才是最珍贵的。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集体主义原则”——和大家一起保持秩序是件美好的事情,对包括他在内所有人都好;学会辨别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比如任何粗鲁的行为,这便是纪律。
总结一下,想要教育“无理取闹”的孩子,使他们的身心更好地成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让孩子远离压制,迈向自由,勇于探索,才能形成独立的思想、人格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