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十二穴之担截法徐凤《针灸大全》记载“...
徐凤《针灸大全》记载“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主体歌为:“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浇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 至人可传受,匪人莫浪说”
基本意思:虽然有三百六十个穴之多,不出这十二个穴,只要方法正确,就什么病都能治了。而且还说治病有如神灵,应手即愈,就像用热水泼在雪地上,一下子就溶化了。这些穴道是北方之神所传授的。因此,针一扎进穴道,连金锁都可以打开。在这个歌诀里面还有:古人传授任何一种技艺都是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的,所以歌诀说: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就是说,只能够教给那些好的弟子,不是好弟子,就不能教他。
关于--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截者,截穴, 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穴,或两手两足各 一穴也”,此歌内容阐述了担截法的应用, 可单用,也可手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配穴使用。
四肢穴的应用,既可取单侧一穴(截),又可取双侧双穴(担);上下结合起来又有上担下截、下担上截等法。如心胸痛,取双侧的内关是担法;小腹痛,取单侧的公孙,是截法。又如心胸痛,既取双侧内关,又取单侧公孙,则是上担下截法。相反,腹痛取双侧公孙,又取单侧内关,则是下担上截法。
担截法具体可分为八种,举例如下:
①上截法:如牙齿痛,取单侧合谷。
②上担法:如胸闷,取双侧内关。
③下截法:如腿痛,取单侧环跳。
④下担法:如腹泻,取双侧足三里。
⑤上担下截法:如胃痛呕吐,取双侧内关、单侧公孙。
⑥上截下担法:如腹痛,取单侧内关、双侧公孙。
⑦上截下截法:如胁痛,取单侧外关、阳陵泉。
⑧上担下担法:如胃病,取双侧内关、足三里。“担”,一般是左右两经同取。在上下肢同取单穴时,可称作“上截下截”,又可把它看作是另一种“担”法,即上下同担,这多数是手足同名经同取。左右同担、上下同担,都是以同经或同名经为根据,这也是《拦江赋》所说的“皆在本经担与截”。此外,“截”也可引申为单穴深刺,直透;“担”为“横刺透穴”。如《针灸大成·玉龙歌》杨继洲注:“列缺刺透太渊,担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