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37岁写出“天下第一美帖”,笔笔精湛、字字高妙,这幅字够你学一辈子了!

公元1088年,这一年米芾37岁。
他出身优渥,自己的母亲乃是皇帝的乳母,所以备受荣宠,在官场之上,担任一份闲职,倒也安闲自在。
但生性疏狂的米芾,自然也不甘寂寞,他是一个“石痴”,见到喜欢的石头纳头便拜,他还是一个“书痴”,兴之所至,提笔挥就,必定是千古名作。
这一年,米芾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块蜀锦,这一块蜀锦因为太过珍贵,并且质地所限,传了几代人,无人敢在上面题字,米芾顿时书兴大开,提笔挥洒,一口气写下了自己的八首自作诗,而正是这样的信笔一挥,便成就了此作“天下第一美帖”的美名。
此作便是著名的《蜀素帖》。
《蜀素帖》在米芾生平书作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大书法家王虚舟评价认为此作乃是米芾生平行书第一:
“风神秀拔,仙姿绝世,去戏鸿堂本万倍,为米老行书第一。”
对于任何一位书法学习者,这件《蜀素帖》都是一件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神帖,汪曾祺先生有云:学米芾字,犹如寡妇失了身,无可挽回了。
当你走进了米芾书法的世界,你会深深折服于他的书法意境。他的“八面出锋”的笔势,他字字跳宕的字势,他酣畅淋漓的笔墨情趣。
米芾的字是后人迹近晋唐笔法真相最有利的一个敲门砖,这是因为米芾深谙晋人笔法道统,并且将这种笔法以一种近乎夸张的方法呈现了出来,比如他的“八面出锋”。
这种用锋的技巧,其实就是笔锋换面的方法,以“一搨直下”方式或者半藏锋的方法起笔之后,写完一个笔画,通过手腕与手指的转动来完成锋面的转变,毛笔作为一个椎体,换面的角度有无数个, 而这里的“八面”乃是多面的意思。
这种“八面出锋”的方式,实际就是对于晋人笔法的一种演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笔画层次更加丰富,笔墨感更强。
而在结字方面,米芾极为善用欹侧之势,而他这种“八面出锋”的笔势,再加上风樯阵马的字势,以及《蜀素帖》所特有的绢布质地,让笔墨层次更加丰富,墨色淋漓之感,让人深深沉醉其中。
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而言,倘若你能够拿出一两年的时间来,将这件《蜀素帖》临摹精透,你对于古人笔法的领悟将比学习任何一件其他法帖要快速而深入,并且此作有着别的帖所没有的极为清晰的墨色变化,能够让你看清楚每一处细节上的真实用笔状态。
这件《蜀素帖》在历史上碑许多大家收藏过,从祝枝山到董其昌,再到乾隆傅恒王虚舟等人,皆有题跋留存,这些题跋同样是极为精彩的学字范本。而今此作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真正的“书法重宝”。
而今,我们采用博物馆基本的宣纸1:1复原技法,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细腻精致,连绢布上的纹理颗粒都清晰毕现。
欲购此米芾《蜀素帖》全卷本,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