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帐下出了97位开国将军,比徐海东更有资格授大将军衔

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除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外,还有一支部队单独长征,先期到达了陕北,就是红二十五军,为三大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提起红二十五军,很多人都知道徐海东、程子华,先后担任过军长,其实,红二十五军真正的“军魂”,还要数政委吴焕先。

吴焕先1907年出生于河南新县,他的父亲是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地主,所以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吴焕先从小就胸怀大志,在家乡读完私塾后,吴焕先走出大别山,就读于麻城蚕业学校,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让他大开眼界,豁然开朗,认为自己找到了救国救民之道。

从蚕业学校毕业后,吴焕先专门带了一张马克思的画像,当他回到家里时,看到中堂上仍然挂着“天地君亲师”的神像和祖宗牌位,就把这些牌位都搬了下来,把马克思的画像贴了上去。

吴焕先的父亲得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大骂吴焕先不孝,父子二人为此大吵一架。

此时的吴焕先,已经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者,自然不会屈服,还把自己家的佃户、债户都请过来,说:“从今以后,你们谁租我家的田地就归谁所有,实行耕者有其田;你们谁欠我家的租子、债款,也不用再还,连本带利一笔勾销!”然后,当着大家的面将全部契约和借据,一把火烧了。

这样一来,吴焕先在当地迅速成为风云人物,很多穷苦百姓都自愿跟在他身边,一起干革命。

1927年底,吴焕先率领当地的农民武装参加了“黄麻起义”,并在黄麻地区坚持武装斗争,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红二十五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主力入川后,留守鄂豫皖的武装力量改编为二十五军,吴焕先担任军长,下面还有个师长,叫徐海东。

到了1934年,红二十五军整编,军长改成了徐海东,后来又换成程子华,吴焕先一直担任政委,因他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魂”。

在这支红二十五军中,后来出了97位开国将军,包括一位大将徐海东,两位上将:刘震、韩先楚,另外还有刘华清、王诚汉两人,1955年是少将,但1988年又被授予上将。

(图:吴焕先与徐海东合影)

在长征时期,身为政委的吴焕先,严令所有红军战士遵守群众纪律,每到一地都要做到秋毫无犯,将红军的优良作风像种子一样播撒下去。

当红二十五军行进到秦岭以南时,部队面临着严重的缺粮问题,这时候,有一些“红小鬼”实在饿得不行了,在得到吴焕先的同意后,大家挖了老百姓地里的红薯充饥,但挖完后,吴焕先又用布包了几块银元,埋到了红薯地里。

红二十五军“红薯地里留银元”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四面八方,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很多年轻人都踊跃参军,红二十五军迅速壮大起来。

在长征开始时,红二十五军还只有3000人,等到达陕北时,已经达到了七八千人,也成为四支长征的队伍中,唯一一支不减反增的队伍。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毛主席也听说了红二十五军的事迹,称赞道:“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

不过遗憾的是,吴焕先没有机会听到毛主席的这句赞誉,因为在还没到达陕北的时候,吴焕先就不幸牺牲了。

那是在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甘肃泾川县遭到敌人袭击,吴焕先亲自率领部队冲锋,结果不幸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试想,如果吴焕先没有过早牺牲,以他的资历,跟徐海东一起授予大将军衔还是没有问题的。

吴焕先在生前曾写过一首诗,不妨来欣赏一下:

深山密林是我房,沙滩石板是我床。

尽管敌人凶残杀,坚持斗争不投降。

赤胆忠心为工农,气壮山河志不移。

何惧今日艰难多,坚持斗争定胜利。

历史客栈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