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碎片?
格言的形式是碎片式,尼采,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言是格言,几句一段,看上去像碎片?
如果把这类“语录体”式的格言,以当时历史背景、语境视为一种“符号织体”、“文本建构”就不是碎片,每一段格言都与不在场的符号紧密连接,都暗含着程度不等的“视野”。这是碎片式之一;
还有一类碎片如河流中飘动的“浮萍”,它没有根系,借水浮动。当然,它曾有过它的祖先,只是后人把它割断了,就像无娘的孩子,孤零零的,大部分旁观者不知道它真实身份。
这里的碎片不一定就像格言的形式,当然有的把千头万绪的学术体系归结为一句话或几句话;有的可能是“长篇大论”甚至连篇累牍,比如有些描述苏东坡、李清照、王阳明等“大文化散文”,把这些复杂历史人物的背景和各种成分削减的非常简单,把故事熔铸的非常纯粹,纯粹高大的就像放射着“高大全”的光辉。任何将“复合体”拆解、打碎后,无论怎样祭起其中某片滔滔不绝的,也是碎片。
当下流行的这类碎片,就是把复杂思想文化中有个部分“提炼”出几个思想“要点”甚至是“主题词”:
提到柏拉图就是“理型”;笛卡尔就是“我思故我在”;康德就是“先验”;黑格尔就是“绝对精神”;孔老二就是“克己复礼”;王阳明如何“格竹子”…就是这类“主题词”构成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永恒命题,这类单一化,碎片化的引诱我们在对其意义理解中上钩“话语骗局”…把这类碎片等于整体,意义的全部…它的危险性掩盖了真实的大部分。
这类碎片式表达的特征大都是激愤的、慷慨激昂的,也是理–想主義的,从”ta上一只–脚”,到”天下而皆–zhun”,于是,很多碎片就成为”振臂髙呼”,口号是碎片最具影响力表达形式…
费尔巴哈说:“钟一旦有了裂纹,就不再轰鸣”;但是,碎片一旦脱离沉默母体,它会裸体叫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