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惊艳了千年
【品诗小语】
曲径通幽处,惊艳了千年
——唐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品读
中条山客
【品味】
这是常建先生题写在江苏常熟北郊虞山破山禅寺壁的五言律诗,抒写作者晨游佛寺的感慨。破山禅寺始建于南齐,初名大悲寺,后改破山禅寺。大雄宝殿内,有巨石大如伏牛,纹筋纵横,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又称此寺为“兴福寺”。寺院沿中轴线及左右的殿堂楼阁分布在东西两侧的园林之间,水榭、亭台、船舫、山洞与泉水深潭交相辉映。兴福寺山下有泉,潴而为潭,汨汨灌注,冬夏常盈,渊深澄澈,可以鉴照须眉,天光日华,上下交映。破山禅寺不只是礼佛圣地,更是游人如织的旅游圣地。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简洁凝炼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景色迷人、幽深寂静的画面,表达了游览名胜后的喜悦之情。语言简炼,意境浑融,给人以过目难忘的美感享受,是唐诗中独具一格的山水名篇。说其特别,既不同于王维山水诗的佛意高妙,也不同于孟浩然山水诗的平淡中出奇,有着极妙的隐逸情趣在其中。曲径通幽处,惊艳了千年。
起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便以简炼的语言勾勒了清晨时分古寺周围的环境。只见清晨初升的太阳,将金色的阳光洒向了高高的林木上,洒在了林木间的古寺中。一眼望去,山林翠绿葱茏,古寺绚丽明亮,美得令人心醉。旭日初升、光照林寺,将古寺的幽静靓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既承了首联中的古寺之幽,又点出了题中的“后禅院”。描写了一条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以及后禅院中幽静迷人的景色。而说这首诗美,最主要的便是在这里的“曲径通幽”四字上。它不仅准确传神的表达出了后禅院的美,还代表了中国在古典园林上的美学追求,也是传颂了千年的名联佳作。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是继续对环境的描写,只不过这里着重突出佛门禅理所具有的涤荡人心的作用。明媚的山色使得飞鸟更加的欢悦,清澈的潭水则能够令人心净神明。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声衬静,作者营造出了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个境界是在古寺的幽静环境基础上升华而来,所以这里的钟磬之音,它的功能就不仅仅是用来报时、用来礼佛,还有着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它是佛门圣地宛转悠扬的净世之音哪!
这首绝美的诗歌问世后,也成为破山禅寺的“三绝”之一。
【原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今译】
清晨,我信步游走到破山古寺,旭日初升,霞光照耀着山林和古寺。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通向幽静处所,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明媚的山色使得飞鸟更加的欢悦,清澈的潭水则能够令净化人的心灵。自然界的声音似乎全然消失,只能听到禅院里的袅袅钟磬声。
2021年1月9日星期六,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