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想减肥?试试针灸疗法——针灸减肥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第 1713 期
作者 / 田春雨 上海人寿堂文锦护理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肥胖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需要积极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明显超重、脂肪率过高、甘油三酯聚集过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进食过多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人体的体质等方面有着密切相关性,如进行饮食控制等方式进行干预,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而且效果相对较为有限一些,为了有效寻找适宜的干预方式,中医理论角度出发就具备着一定的优势和价值。中医理论中,单纯肥胖症的患者存在着不同体质差异,根据体质变化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现有的疾病问题,促进体重等指标的下降,将其现有的体质情况进行改善,进而降低体重。本次研究就采取80例不同体质的单纯肥胖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然后采取针灸减肥的方法进行干预,对最终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单纯肥胖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7.9±2.1)岁,病程2~7.5年,平均病程(4.27±0.56)年。患者经过你明确诊断,肥胖度<±10%,体重指数满足超重标准,在25.0~30之间,都是单纯性肥胖,身体脂肪分布均匀并不存在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的问题,也不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或进行其他减肥减脂治疗。进一步排除了不符合这些标准以及存在治疗禁忌症的患者之后,所有患者彼此之间都高度相似(P>0.05),没有鲜明的不同之处。
1.3 观察指标:对80例患者采取针对性针灸治疗之前和干预之后的体重、腰围、臂围、上臂围、大腿围、体重指数的情况进行观察,如这些指标较干预之前明显下降,则可以肯定相关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临床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作为计量资料用(
±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干预之前相比,80例患者具体临床相关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体重、腰围、臂围、上臂围、大腿围、体重指数的情况明显降低(P<0.05),说明一阶段治疗之后效果可以肯定。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相关情况对比,详见表1。
表1 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相关情况对比
3 结论
肥胖本质上就是一种疾病,在体重超重的情况下,患者身体机能负担就会逐渐加大,尤其会累及肝肾心脑血管等重大器官或系统,带来很大的运行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一般而言,单纯性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脂肪细胞体积、数量增加,导致其在身体内占比明显增高,异常性的提升,然后在某些局部位置,例如腹部、腿部、臀部等,形成较多的脂肪聚集。此类患者在此之前身体健康情况良好,没有内分泌紊乱的问题,也没有代谢障碍,没有长期服用过糖皮质激素等一系列药物,但往往具备家族史,即直系家族群体中相对高发,而伴有这样家族史的群体,导致单纯性肥胖症的可能更大一些,风险更高。
近年来此类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促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系列内分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发,严重影响大众群体的健康情况。而药物治疗除了副作用,还会带来较高的治疗费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外科手术虽然眼见成效较好,但会带来一定创伤,费用较大,一般都适用于中重度肥胖的患者。在这样的情况下,针灸减肥的措施和价值就相对较为明显,其主要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作为开展干预的指导原则,然后按照指定经络穴位进行针刺,实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疏经通络,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中医认为,肥胖的产生与经络淤堵、气血不畅、痰淤阻滞有着密切联系,那么在针灸干预的过程中,主要是应对这一系列特点进行针对性操作,通过相应的措施,按照患者现有的疾病问题以及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选取穴位,然后采取针灸调理是方式进行治疗干预。在中医手段进行针对性应用之后,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成效相对较好一些,有助于普遍性提升整体的效果,对于患者体重的改善与降低有着明确的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临床针灸治疗没有统一的辩证、评价和观察的标准,没有统一取穴的方法,辨证分型、针刺手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标准化的完善。可以肯定的是,此类方法操作效果较好,可以取得明确的效果,在未来研究过程中可以扩大样本量,积极采取相应的标准化措施进行操作,从而为普及应用提供基础。如上所述,临床中医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之后,80例患者相关体重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患者所带来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好,价值相对较为突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