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监”:奈何古人没有镜子,便以水为镜照自己的容颜
“监”字甲骨文金文形体分析
'监'字甲骨文金文形体如下:
甲骨文“监”
金文“监”
从'监'字甲骨文金文形体可见,其古形体与隶变后的楷书'監'及简化字'监'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从古至今未变的就是表示盛水容器的'皿'字。'皿'为容器,常用来盛饭食,在'监'字中指用来盛水的器皿。《说文》:'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皿'字甲骨文形体如下:
甲骨文“皿”
从'监'字整个形体可见,器皿旁边有一人跪坐或站立姿态,其实这个部件即是'见'字。人之上部突出了大大的眼睛,以表示向器皿上方伸头照看,因此'监'之本义便是'以水为镜照看自己'。《书·酒诰》曰:'人无水于监。'此处'监'用的便是本义。
“监”字形体及图形对比(参1)
“监”字的形体变异
'监'字形体发展的轨迹看,其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演变轨迹如下:
(“监”演变轨迹)参2
从以上演变轨迹可见,至战国文字,器皿旁的'见'字开始呈现分离态势。其实,这种变化在金文中已经开始显现,这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朝着模块化整齐化方向的大趋势所决定的。呈现分离态势的金文'监':
形体呈现分离态势的“监”
金文'监'字的构形部分'见'形体开始分离,这是部件化和简约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字形可见,大大的眼睛已经脱离了人的身体,移位至器皿之上,甚至器皿之中。后来,'人'之身体也转移到了'皿'之上,呈现'人''目'并列于'皿'之上的。这一变化也始于金文,大概从战国文字这种形体开始定型。
那么,'監'为何有'臣'呢?其实这个构字部件'臣'就是“目”讹变而来的,'臣'初为竖目之形,'臣''目'形体对比:
甲骨文“臣”“目”二字对比
从'臣''目'甲骨文形体可见,二者形体近而方向有别,因此在'监'中'目'被讹写为'臣'。
'监'字的意义发展演变
以上分析了'监'字的形体,我们已经大致明确了'监'的意义来源。'监'从皿,从见。'见'便是甲骨文'皿'旁突出人之目的形体部分,'见'也是'监'字音之来源,'监''见'古音虽不同部,但都在'见'纽,一声之转。'见'字甲骨文金文形体如下:
甲骨文金文“见”
'监'的本义为用盛水的器皿照自己的影子,后来又把这种能照人影的器物称之为'监'。'监'作为照人影子的器物后来逐渐发展为金属器皿,且'监'字主要用于'监视'义,所以后来便孳生出了'鑑'字。“鑑”字则进一步简化,把下面的“皿”字去掉,直接把“金”字旁移至下部,便有了今天的“鉴”。《诗·邶风·柏舟》:'我心非鉴,不可以茹。'此处'鉴'即为铜鉴。
战国铜鉴
唐兰在《殷墟文字记》中说:'余谓监字本像一人立于盆侧,有自监其容之意……,其本义当为'视也'……引申之为所监之器之名,金制则为鑑,盛水则为濫……。''监'为'鑑'(鉴)之本字可无疑矣。后来,在使用中仍出现'监''鉴'混用的情况:
'圣朝明监,信纳瞽言,故臣谋得行,奂计不用。'(《后·段熲传》)
'赖先帝明鉴,浸润不行。'(《晋书·王恭传》)
'监'字的意义发展大致路径
用盛水器皿照自己的容颜——照人影的器物(后来写作'鑑')————借鉴、参考——监视、监察——古代负责巡察的官府名称,如'国子监'——太监……
参考文献:
1.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1月。
2.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