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案:女子与奸夫藏尸,仵作杀老汉邀功,小偷成了青天大老爷

在元仁宗延祐初年,元大都发生了一桩命案。有一个妇人向官府报案,称自己的丈夫前去和工头饮酒,结果一直没有回家,怀疑已被工头所杀。由于此前这位工头与失踪者有过口角,所以官府也认定其与失踪案有莫大关系。经过一番审讯,工头招供,称自己杀人后将尸体投入了河沟,而仵作也在十天内找到了尸体。于是,案件了结,工头被处以死刑,官差、仵作们也获得了一番褒奖。

从表明来看,案子办得十分顺利,也算是为死者和家属沉冤昭雪了。然而,如果故事就此打住,也就算不上是“奇案”了。真相之所以能够大白于天下,并不是出现了什么明察秋毫的官吏,而是两年后有个小偷在窗外撞破了一场奸情。

红杏出墙的女子,便是两年前击鼓鸣冤的妇人。当时,小偷本想混入院子,等夜深人静时再伺机行窃。结果,他在窗外听到了醉汉殴打妇人,随后又听见妇人啜泣着埋怨:

缘而杀吾夫,体骸异处土榻下,二岁余矣。榻既不可火,又不敢㨠抬,吾夫尚不知腐尽以否,今乃虐我!

这段文言文翻译过来,大体的意思是:原先杀害了我丈夫,将尸体藏在了炕洞里,两年时间过去了,既不能烧火,也不敢掩埋尸体,我丈夫的尸体不知道烂干净了没有,现在你竟动手殴打我!女子的这番牢骚,被窗外的小偷听得清清楚楚。

不过,原本前来的行窃的小偷,若不是有利可图,也不至于跑去官府告发。巧的是,由于许多工友不相信自己的工头是恶人,懊恼于眼睁睁地看着好人被砍头,于是大家主动筹钱,重金悬赏了解内情之人。

就这样,梁上君子摇身一变成为了青天大老爷。撞破奸情、得知藏尸之所后,小偷和宫人们将妇人拿住,并扭送至衙门。经过一番审讯,她交代了自己和姘夫的恶行——她们趁其醉酒,竟痛下杀手,并将尸体藏在了炕洞里,随后又跑去诬告丈夫的工头。

说到这里,大家必然又会心生疑窦:仵作已经从河沟里找到了尸体,为何死者又出现在了家中的炕坯底下呢?这便是此案中更为离奇的一个地方了。

原来,当妇人跑去官府诬告时,工头随即被捕,最终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但问及死者尸体在哪时,原本清白的工头只好胡编,称死者已经被扔到了河沟里。既然犯人招供,那么衙役、仵作们自然要去按图索骥,找到尸体前来交差了。

但是,工头本来就没有杀人,而且死者被藏在了自家炕洞,仵作们又怎么能在河沟里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呢?

旧时办案,自然是层层施压,最倒霉的便是仵作了。大家常在古装剧中见到的仵作,身份大抵卑贱,他们负责搬运和检验尸体,有时也要协助找寻线索,还时不时地遭受处罚。当时,官府限期仵作找到尸首,否则便要承受鞭笞。就这样,仵作们先后被抽了几顿鞭子,最后实在熬不住,便想出了个下贱的法子——移花接木。

仵作们私下商议,既然一直找不到尸体,索性就杀个路人,将其浸泡在河中数日,等面部全非时再向官府交差、邀功。就这样,仵作们藏在桥边,选择了一个过桥的老汉下手。几天后,老汉的尸体被抬到衙门,仵作们的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而工头自然是“人脏并获”,不久便被处决了。

原本是一桩凶杀案,可最终一波三折,又上演了一桩杀人邀功的把戏,不仅工头含冤而死,过路的老汉更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可是,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也没有想到,最终有个小偷出现在了死者家中,继而又撞破了奸情、听到了真相。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梁上君子竟摇身一变,成了“青天大老爷”。

案情真相大白后,犯妇、奸夫、仵作一并被处以死刑,曾经办案的官员被免职,工头得以沉冤昭雪,两位被害人也得以重新安葬。这桩奇案之所以流传下来,主要得益于元朝进士宋本。宋本刚直不阿,性格倔强,为官清廉,是个官声甚好的名臣。宋本记述的这桩奇案,可谓暴露出了人性的丑恶。但好在,案子的结局,也诠释了“恶有恶报”的铁律,成为古代“折狱”中的典型案例。


注:本文为元代真实案件,配图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