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恨不高千尺,杜甫的这个诗词名句,如何理解

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里有很多经典名句,给我们欣赏阅读时增加了很多惊喜。如著名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

这些诗句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打动一代一代的人们,就是因为它表达出了某些规律或哲理,引起了人们感情的共鸣。后人背诵它,吟咏它,在人际交往里引用它,感到高度的概括凝练。

今天我们就来读杜甫的一首诗,它里面有一个名句,那就是“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个名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有点长,但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到成都去的路上写了五首诗,先把它寄给严武。763年严武被封为郑国公,所以题目里用了严郑公。

严武这个人对杜甫来说很重要,他当了这么大的官,任成都尹即市长兼剑南节度使,而且又非常热爱诗歌,不但羡慕杜甫的诗才,自己还写得一手好诗。

杜甫曾经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搭建了一座草堂,后来由于成都的徐知道叛乱,他不得不离开成都。这次好友严武重新回成都任职,而且他还特地邀请了杜甫。

故而准备前往梓州阆州一带避难的杜甫又重新回到成都。在回成都的路上写了五首诗歌。我们这里引用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诗的首联是杜甫想象中的草堂,在他避难离开成都后那种破败不堪的情形。其中不乏自然损毁和人为损坏,沙堤崩塌,药栏破败,恐怕连江边的栏杆一起都被湍急的流水冲走了。

颔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曾经在草堂边栽种了四棵松树,他想象到此时这些松树巴不得自己快快长高,而讨厌旁边那些乱蓬蓬肆意生长侵惹松树的水竹子。

颈联从对草堂的想象中走出来,谈对于好友严武的夸赞。这样回到成都以后,生计有了着落,恐怕全都要依靠你黄阁老照顾了。瘦弱多病的身体也有了丹药可治。

这里生理就是指的生存、生计,黄阁老就是指的严武。因为唐代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以阁老相称,其时严武正是以门下省黄门侍郎的身份来成都任职的。

尾联是杜甫说自己这三年避难,东躲西藏,有一餐没一顿,身体都饿成皮包骨头了。原来常常读古乐府《行路难》,不知其深意,这次自己四处流浪,亲身经历艰难困苦,才相信世道艰难,人生坎坷。

这首诗前四句是对昔日草堂旧居的回忆和想象,后四句是对严武重回成都及其人格的赞扬,其中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悲,和对时事政局的感叹。

尤其是“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一联,表面上看是写草堂的自然景象,实际上语义双关,寄托了杜甫强烈的思想感情。

杜甫希望新松快快成长,期盼那些肆意侵凌的竹子被彻底砍掉。安史之乱前后局势动荡,像松树一样的贤能之才得不到任用,而像恶竹一样的小人得志,肆意妄为。

杜甫敢爱敢恨,爱憎分明,恨不得正直的新生力量赶快成长,恨不得除恶务尽,把那些丑恶势力一扫而光。诗中字字句句虽然是写草堂,写好友严武,但是其蕴含的意义非常深刻,反映了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0)

相关推荐

  •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审美赏析

    在<杜甫传>中记载,由于成都少尹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阆州等地.广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二月,听说朋友严武再度任成都尹兼剑 ...

  • 杜甫年谱简编(22)广德二年(764年)五十三岁

    话说杜甫在年末春初的时候,带着全家老小,从梓州出发,先是到达了阆州.他是在宝应元年(762年)的时候带着家人从成都到梓州的,也才过了不到两年,又要带着家人踏上奔波之路了.记载当时心境的有一首排律< ...

  • 杜诗七律赏(67)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新松                                                    恶竹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常担心沙岸崩塌 ...

  • 唐诗闲读:“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今天接着读杜甫的诗. 上一篇我们说,763年的初冬,农历的十一月,杜甫打算从离开梓州前往吴楚等地(目的地当然还是回洛阳老家),梓州刺史章彝设宴送行,礼物送了,饯行酒喝了,杜甫的分别诗也写了,但杜甫却没 ...

  • 【生活箴言】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经典好文)

    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 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 ...

  • 树高千尺全靠根楼高万丈地基深做人就要有良...

    树高千尺全靠根 楼高万丈地基深 做人就要有良心 别忘父母养育恩 父母恩情似海深 辛苦付出养育人 不孝儿女如畜牲 教坏子女害自身 #孝敬#

  • 群众路线是法宝,树高千尺不忘根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 ...

  • 《我和我的家乡》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家乡",不光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更承载了记忆深处的依依不舍与恋恋情深.那里有日夜思念的亲人,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心里话,有割舍不断又难以磨灭的亲情--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无论与家乡 ...

  • 庸常志︱树高千尺

    2020年5月28日,多云. 那个需要改名的亲戚的孩子,有人建议从户籍上改.这倒是个轻省的办法. 但其实从户籍上是改不掉的.那个起错了的名字,还在户籍上的"曾用名"中.这样的结果, ...

  • 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451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 刘方计

    作者简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刘方计 每当有人提到根,我就不由得想到故乡.故乡,有我们的衣食父母:故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故乡孕育了我,孕育了你,孕育了我们大家.故乡是我们的根啊! 当你漫步在满目翠绿 ...

  • 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

    这辈子,记住四种人: 有事时,福祸相依的人, 贫困时,愿意相帮的人, 需要时,雪中送炭的人, 落魄时,默默相伴的人! 来这个世界一回, 谁都不能活着走回, 千万别让自己后悔! 对生活,要充满信心, 对 ...

  • 树高千尺不忘根!

    常言道:"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这句话简单明了,就是一个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古人庾信在其<徵调曲>中写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